张恒
这一轮下跌,到什么程度才能见底?反转信号是什么?什么样的新因素可以改变周期态?
《汽车人》在2017年就预计车市有出现负增长的可能,而实际上,2017年的销售数据,尤其是下半年还是不错的,再加上2018年第一季度车市的数据也可以,所以我们当时用了“有韧性”三个字来评价中国汽车市场。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2018年二季度车市开始出现遇冷迹象,三季度竟然急转直下滑落,进入第四季度仍然没看到转好的迹象。
今天的现实情况和当初我们的预计,不得不令笔者反思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当观测量子时,测得它的位置越精准,则对它的动量就越不可知;如果测得它的动量越精准,则对它的位置就越不可知。所以更可靠的方法应该是,同时把它的位置和动量放在一个函数里看,预测一个区间值。
虽然我们预测到了车市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但在时间线上相差了一年左右。没有料到,需求会跌落得这么快。当然,汽车市场是个复杂的系统,远比一个量子要复杂得多。
对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估计,行业内提到最多的模型,是直接把发达国家汽车千人保有量的数字套用到国内,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一个模型是否适合,重要的是看这个模型外的前提条件有多大程度上能够匹配。
以交通出行的实际状况来看,中国人出行不光有丰富的选择,私家车出行的替代品也非常多。我们知道,在美国,如果你不自己开车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在中国却没有那么麻烦。不光是替代品的多样化,其他出行方式的成本比其他发达国家也更低,无论是公交、地铁、出租车,方便且相对价格低廉。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共享出行的方式中国也是最丰富的。
如果再加上人口密度和公共资源分配等问题,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到不了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者,需要比大家想像更长的时间才可以達到一个均值,是非常可能的。
下面重点来谈汽车市场,及对未来的预测。首先应该判断的是,本轮拐点是否是中国汽车市场这三四十年来一个超级周期的拐点?如果是的话,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面对的只是中小周期的波动。第二个需要判断的是这一轮下跌,到什么程度才见底?反转信号是什么?第三点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新因素加入可以改变周期态?
需要承认的是,在判断汽车市场周期性问题的时候,笔者受到了宏观经济周期性、货币周期性以及证券市场周期性经验的影响。同样作为复杂系统,里面有一些关键因素一定是相通的,但是也有非常多的因素是大不相同的,这自然是套用模型和经验主义的难点。
越来越多人相信,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迎来一个超级拐点。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当行业头部企业增长都开始收缩的时候,意味着总需求已经见顶了。麻烦的是,2016年的强劲增长,令很多汽车企业那时候开始破土动工进行军备扩张,现在来看是具有相当风险的。
我们经常强调,下跌的风险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波动率过大,也就是下跌过快。乘联会给出数字动辄下跌百分之二三十,就有些这个意思了。这波杀跌什么时候能够企稳?让车企能够做到以时间换空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对决策层和企业高管来说,是具有可操作意义的。
大家更关心的是,阶段性底部何时能反转,或者是何时能够止跌?和资本市场不同的是,《汽车人》认为汽车市场是没有什么泡沫的,所以基本面应该不存在较长时间大幅滑落的情况。如果经济情况不出什么明显意外的话,2019年有相当的概率能够看到市场企稳。对何时能够反转?资本玩家的经验是赌政策底。在乘用车市场,更多的可以概括为“消费者信心”,政策底,更多带来的是信心。
目前,我国高层正在进行大跨步的减费降税改革与政策制定。这些政策更多是宏观层面的,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前不久,有关部门也明确表示,暂时没有专门针对汽车市场减税计划,但毫无疑问的是,长期而言,更高维度的减费降税改革,对汽车市场健康成长会更有益。2015年到2016年的那一波购置税减半,实际上是透支了2017年和2018年的消费能力,可持续性上,是有折扣的。
从十年前的经济危机来看,更多的财政刺激转变为需求,是一个中长期传导的过程,短期难见效,所以应该有耐心。
同时,科技进步、产品升级带来新需求的增长。在芯片领域,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先是个人电脑,然后是笔记本电脑,接着是手机和平板,现在的增长点是汽车芯片。汽车行业当下的技术变革,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是蛮合适的。现在的情况是,汽车“新四化”开始不久,这些新卖点还没有引起消费者足够的购买意愿。由于单价较高,消费者对创新功能显得也更理性一些,但大家都看到特斯拉独特的产品定位以及一直以来的逆势增长,确实激发了新的市场需求。
对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重新评估现有的战略,并做出全方位的调整。市场虽然不好,却不会是灾难性的,2019年将会是调整的时间窗口,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机会。新的需求正在到来,未来的车企更需要的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非一招吃遍天下或者步子迈太大成了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