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点与经典中彰显自我 在开放与思辨中突出创新

2019-06-12 00:34豆党锋
求学·素材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指令驱动命题

豆党锋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首次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2016年备考,全国各地便以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陈举报老陈”与新课标全国卷Ⅱ“最具风采人物”为模板训练了一年,结果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以漫画的形式考任务驱动型作文;2017年备考,全国各地继续以2015年与2016年的命题形式备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果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与新课标全国卷Ⅱ竟以“排列组合”式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可谓空前;当2018年备考全国各地以“排列组合”为标准模拟演练时,2018年高考作文试题再度升级,命制出了以新课标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与改革宝宝”为代表的将上述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优点融为一体的情景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纵观近四年的高考真题,可以说这四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不断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更是命题中心反押题命题思维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2019年高考命题还将会继续延续这种命题理念,使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在2018年试题的基础上再度升级……

近四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可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而使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理念不断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呈现出“在热点与经典中彰显自我,在开放与思辨中突出创新”的显著命题趋势。

一.第一阶段——关注具体新闻热点事件

【经典真题】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由上例可以看出,此阶段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有以下特点——

(1)试题材料取材于某一具体新闻事件。如本题取材于2015年5月9日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的报道。

(2)写作任务为显性任务,即考生的写作方向与写作内容、文体试题均有明确的要求。如本题明确要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且必须写成书信。

(3)试题材料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与思辨性。如本题可以从多角度看待相关方的行为。

二.第二阶段——关注社会焦点话题或焦点现象

【经典真题】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

,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可以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由上例可以看出,此阶段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有以下特点——

(1)试题材料是从“面”的层面上对某一社会焦点话题或某一焦点现象的关注。如本题是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这一焦点话题的关注,2016年上海卷是“评价别人”、2016年天津卷是对“青春阅读”这些焦点现象的关注,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教育的奖惩”是对“唯分论”这一评价模式的关注。

(2)写作任务的呈现形式为显性与隐性并存。如2016年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2016年上海卷“评价别人”、2016年天津卷“青春阅读”为显性任务,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教育的奖惩”为隐性任务。

(3)试题材料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如2016年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与2016年上海卷“评价别人”均可以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

三.第三阶段——呈现话题开放组合

【经典真题】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由上例可以看出,此阶段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有以下特点——

(1)試题材料选取某些特定材料以呈现某一话题。如本题选取了12个关键词呈现的是“我”所认识的中国,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选取了6句名句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2)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写作指令开始增加。如本题的写作任务是要求考生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我”所认识的中国,同时又增加了一条写作指令——这些关键词之间必须形成有机关联。

(3)试题材料与写作任务开放性与创新性并存。如本题要求可将12个关键词任意组合,从而使试题充满极强的开放性,但至于如何组合才能使立意有深度、有高度,则又充分考查了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写作任务和试题选材完全突破了时事范畴,引导考生行文注重文中有“我”。如本题12个关键词既有热点话题“一带一路”“高铁”“移动支付”等,又有经典话题“长城”“中华美食”等,同时,试题既然要求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行文过程必然离不开“我”。

四.第四阶段——情景设置彰显自我

【经典真题】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歷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由上例可以看出,情景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既融合了观点看法类等其他类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亮点,又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试题材料往往预设一个情景。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与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试题材料预设的情景分别是“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与“外国青年不了解中国”。

(2)在预设的情景中限定一个写作任务。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与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限定的写作任务分别是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写一篇文章与给外国青年写一篇文章。

(3)结合预设情景,写作任务中包含多个写作指令。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写作任务中包含以下写作指令:(1)写作对象——对“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过程所引发的联想与思考;(2)阅读对象——2035年18岁的一代人;(3)处理方式——放进“时光瓶”;(4)最佳文体——书信。

又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写作任务中包含以下写作指令:(1)写作对象——从试题材料所给的12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个或三个;(2)写作内容——呈现所认识的中国;(2)行文逻辑——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关联;(4)最佳文体——书信。

(4)写作任务突出“我”的参与意识。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是要求“我”给2035年的十八岁的一代人讲中国发展的故事;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国关键词”是要求“我”帮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恢复高考40周年”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发表“我”对高考的看法或讲述“我”与高考的故事。

从近四年的高考真题来看,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呈现出以下规律——

1.试题一般都提供材料

材料一般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教育的奖惩”的试题材料就为一幅图画。

2.试题材料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文化性,写作话题具有极强的思辨性

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陈举报老陈”实质探讨的是“法律与人情”之间的辩证关系,2016年浙江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实质探讨的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辩证关系,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国关键词”实质探讨的是“成就与问题”“历史与传统”等话题之间的辩证关系,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与改革宝宝”实质探讨的是“现实与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

3.限定写作任务

(1)显性呈现

所谓显性呈现,就是试题材料中有明确的文字要求考生的写作内容必须是什么。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风采人物评选”明确要求考生的写作任务是“阐释谁最具有风采”;2016年上海卷明确要求考生的写作任务是“如何看待、评价别人的生活”;2016年浙江卷明确要求考生的写作任务是“如何看待虚拟世界”;2016年天津卷明确要求考生的写作任务是“如何看待青春阅读”;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国关键词”明确要求考生选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并写一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文章;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感悟中华名句”明确要求考生选两三句名句写一篇文章,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明确要求给2035年的一代人写一篇文章……

(2)隐性呈现

所谓隐性呈现,就是试题材料中没有明确的文字要求考生的写作内容必须是什么,但考生的写作内容又绝不是随意而定的,而是要根据材料的内涵确定必须写什么,如果不写这个内容,那么本文必定属于离题文。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虽说题干上没有明确要求考生写什么,但考生的写作内容必须是“教育的奖惩”,如果文章偏离了“教育”这个话题则必定离题;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如果文章偏离了“老腔”这个话题则必定离题。

4.逐步突破时评的命题范畴,试题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强

如2015年与2016年全国所有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均为观点与看法类的,然而,2017年三套新课标卷虽说也涉及了热点,但也涉及了经典,如卷Ⅰ的关键词“京剧”“大熊猫”,卷Ⅱ“感悟中华名句”。同时写作过程越来越注重彰显自我,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与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都要求行文过程要有“我”的存在。

由近四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的演变过程及命题规律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形式将会更加灵活与创新,很有可能将所有高考作文试题类型特别是近四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优点融为一体,即采取命题作文式的指令,新材料作文式的形式,话题作文式的开放,从而让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走向更加成熟与完善,具体表现如下——

1.命题作文式的指令

所谓命题作文式的指令是指试题为顺应降低审题难度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大方向,会将写作任务用明确的语言甚至命题的形式加以呈现,隐性任务出现的概率会相对降低。

2.新材料作文式的形式

所谓新材料作文式的形式是指未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仍将是采取“材料+写作指令”的形式出现,材料让试题的写作空间增大,指令让写作任务明确,这些有利于鼓励考生创新,从而使试题呈现出开放与创新并存的局面。

3.话题作文式的开放

所谓话题作文式的开放是指未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将完全突破最初的对时事热点或社会焦点加以评论的命题思维,而是将试题变成一个“大框”,什么就可以往里面“装”,从而使试题呈现出热点与经典“相拥”的局面。

4.复合类材料将会成为试题材料的主流

复合类材料将会成为试题材料的主流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为了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思辨性、创新性,大多试题将会就着某一话题从多个角度呈现多则材料。

5.写作指令会越来越多

所谓写作指令可以理解为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过程中需满足的某些条件,增加写作指令既能考查考生四大语文学科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又能拉开文章的梯度,有利于高考选拔更优秀的人才。

6.行文过程越来越突出自我

打击套作与宿构,鼓励考生我手写我心、抒发真情实感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主流方向,所以在未来命题中,试题一般都会设置一个与“我”有关的场景,同时在众多的写作指令中一般都会含有“我”这一写作指令。

【名师原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正是靠着这“关键一招”,我们开启了除旧布新的远征,取得了“史诗般的进步”。

40年来,我们一起走过:我们见证了黑白电视机,也见证了世界上超薄电视机亮相深圳;我们见证了集贸市场,也见证了网购热潮;我们见证了农村改革的破冰,也见证了美丽乡村;我们见证了亚洲金融风暴,也见证了进博会;我们见证了特区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是你、是我、是他,是前辈,是朋辈,亦是后辈。

在你的生活中,你见证了什么,请选择你所见证的内容并结合上述材料与社会现实表达你对“我们一起走过”的感悟与期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分思路】

本题的写作任务中包含以下写作指令:①你见证了什么;② 结合上述材料与社会现实选择你所见证的内容;③表达你对“我们一起走过”的感悟与期待。考生紧扣写作任务,并结合以上写作指令即可行文,同时在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感情倾向的确定。试题材料对改革开放的定性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所以考生在此感情倾向下对改革开放只能歌颂,而不能质疑。

(2)见证内容的选取。考生可从个人层面来选材:40年前,全家一张铺,40年后居者有其室;40年前,门前摸钥匙,40年后,门前伸五指;40年前,雪花重影,40年后,高清液晶……考生也可以从国家层面来选材:从小渔村到国际都市,从世界工厂到中国智造,从“东方红”一号到量子通信……

(3)对“我们”内涵的理解。试题材料将“我们”理解为“是你、是我、是他,是前辈,是朋辈,亦是后辈”。所以考生如果将“我们”理解为前辈,可抒发对前辈的敬仰、感恩、致敬之情;如果将“我们”理解为朋辈,可抒发责任担当、脚踏实地、团结奋进、致敬时代之情;如果将“我们”理解为后辈,可从传承改革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民族发展的接力棒等角度构思。

(4)对“感悟与期待”的理解。抒发感悟考生可从“前辈”与“朋辈”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开拓创新、脚踏实地、责任担当、甘于寂寞等;表明期待考生可从“后辈”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青年责任、独立潮头、再创辉煌、民族复兴等。

【学霸范本】

我们一起走过

韩顺喜

作为“00后”的一代,我很幸运地赶上了祖国飞速发展的大好时代,我见证了世界上超薄电视机亮相深圳,我见证了美丽乡村,我见证了“一带一路”,我见证了进博会……【体现写作指令:结合试题材料】十几年来,我与祖国共同成长,一起走过这辉煌时代。【体现写作指令:我】

我们一起走过,走过这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体现写作指令:我们一起走过】

小时候,我经常听父母说他们的童年:黑白电视机糊上一层彩纸就是彩色电视机,小城中的三大件仍然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手里拿着的也就是大哥大、BP机,出趟远门最多也就是能坐上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

如今,不仅世界上超薄电视机亮相深圳,而且可折叠的软屏电视机也将亮相,放眼当今世界,岂止是电视机的更新彰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的进步?君不见蛟龙探海、嫦娥奔月、量子通信、港珠澳大桥、天眼“睁眼”、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体现写作指令:联系现实见证了什么】

哪一项科技成果不彰显着祖国科技的突飞猛进?【体现写作指令:抒发感悟】

我们一起走过,走过这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体现写作指令:我们一起走过】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信奉“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的生活准则,可当我们的钱包鼓起来的时候,我们又发现,生活除了需要“钱”,更需要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从哪里来,当然是从我们的文化中来。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君不见,《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见字如面》《绿水青山看中国》等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广场舞、社区文化舞台热闹非凡;看电影、赏演出、听音乐节已成了多数人工作之余的首选休闲方式……【体现写作指令:联系现实见证了什么】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一起走过,改变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也百花齐放,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更多姿多彩,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体现写作指令:抒发感悟】

我们一起走过,走过这经济合作共赢的时代。【体现写作指令:我们一起走过】

40年前,迫切希望改变落后面貌的中国主动打开了国门,从此融入了世界,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十几年来,我见证了亚投行的成立,我见证了乌镇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我见证了上海世博会、进博会的盛况,我见证了“一带一路”的构建,我见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习主席在G20峰会上说:“中国的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不是要唱独角戏,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体现写作指令:联系现实见证了什么】在西子湖畔秀美风光的衬托下,这个妙喻让合作共赢的发展愿景熠熠生辉。【体现写作指令:抒发感悟】

十几年来,我与改革開放一起走过,我见证了前辈用奋斗所书写的传奇,【体现写作指令:前辈】也见证了新时代追梦者所创造的辉煌,肩负着民族复兴重任的我们,一定会坚守实干之精神奔跑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用累累硕果缅怀先烈,致敬民族,不负时代,与改革开放继续一起走过!【体现写作指令:表明期待】

【亮点借鉴】

一.紧扣任务,中心突出。

考生紧扣写作任务立意行文,高度讴歌了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抒发了对“我们一起走过”的感悟与期待。如此,不仅紧扣写作任务,而且全面体现了写作指令,从而使文章中心突出。

二.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考生紧扣“我们一起走过”开篇,然后从“走过这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走过这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走过这经济合作共赢的时代”三个方面阐述之,在选材上,将绿皮火车、移动支付、《绿水青山看中国》、进博会等几十则素材巧妙入文且毫无堆砌之感,从而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猜你喜欢
指令驱动命题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样,不一样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新机研制中总装装配指令策划研究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太空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