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为研究视角,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建议。期待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一、 前言
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作为主体,应用的是粗放式的示范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内心独自感受与体悟的过程,鉴赏与创新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象。基于此,如何推进美术课堂教学的变革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应用到美术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二、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资料搜集中的应用
美术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具体性、形象性以及可视化,这是美术教学的端口和依附点,离开这一特点审美意识与审美体悟将会无从谈起。基于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视觉效果作为核心,搜集可以为教学内容与目标服务的素材,之后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与编辑,使其有的放矢,为课堂教学服务。而在搜集教学资料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利用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一些资料。而如果教师的现实生活环境无法满足搜集资料需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媒体终端去完成这一工作。教师可以利用手中的计算机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强大的互联网就会显示海量的资源。教师结合教学需要,可以下载一些资源留作备用,之后就可以通过PPT、Flash、PDF、Photoshop等软件工具去编辑精美的课件。同时,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插入音乐、文字、语音、网络链接以及视频动画等等去丰富课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美术教师搜集的教学素材将会更加丰富,为学生呈现的课件将会更加多彩,这就为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效率、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互动中的应用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多元互动这一领域,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得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生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得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在多元化的视觉享受中,学生的灵感也可以有效激发出来,进而实现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从这一点上来看,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这也是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
以写生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与目标要求,通过强大的互联网选择与学生能力水平相符的写生内容,如图片、視频等等,之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成五彩斑斓的PPT、Flash、PDF、Photoshop课件。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情境与场景中,进而进行观察分析与鉴赏,从这一过程中感受和体会知识与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件针对性的布置练习内容,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充分应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创作,最终达到思维与实践双重层面的延伸与拓展。如在开展水果写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达·芬奇的重复画蛋这一名人案例作为思维的先导,达到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训练,使得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快速地画出在形态与色泽上都比较相近的水果,并要求他们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同之处。之后,教师可以提供初中学生感兴趣的车模、航模等物体,引导观察之后将这些实物收起来,联系默写,进而实现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导、科学化的训练设计,可以使得学生热爱美术创作,在课堂中始终对观察、思考、创作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在这样的互动中得到激活与训练,最终实现三维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
四、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创造力培养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内心深处的创新思维有效转化为创造成果。从人类认知规律的角度来看,学生尝试设计创作的基本前提是学习好基础造型,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循序渐进的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创作实践。同时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最后厚积薄发。而在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借鉴范例少、前期准备工作比较繁重的难点,所以美术教学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留下诸多遗憾,无法满足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无法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电脑绘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绘画技巧可以更加真切而全面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使得美术课堂教学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帮助学生更准、更快、更好的感受与体会创作技巧。例如,在“梦中家园”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自己在网络上搜集到的优秀作品,带给学生视觉冲击的同时,向学生介绍这些作品的主题、元素以及编辑创作方面具备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在心中勾勒创作主题、构思相关元素,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内容的印象;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网络上搜集与整理的理想素材逐步放到粘贴板上;此时就可以利用Photoshop这一软件工具开始“PS”,直到达到自己内心的理想效果;在学生创作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搜集起来在局域网上进行分享,引导学生鉴赏他人的作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总结与引导,然后鼓励学生在借鉴他人作品优点的同时展开二次操作,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得学生的创作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与个性的机会和平台。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美术课堂时效性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进而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建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132-133.
[2]李鑫.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多媒体美术教学的实践与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田国江,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贾家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