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臻,刘 璐
(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0054)
长江三峡是以河流峡谷为重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线性廊道,它代表了人类史上最早期的活动路线并体现着峡江文化的发展[1],蕴含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20世纪末三峡工程的兴建在产生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剧烈变迁,进而影响到库区文化遗产的赋存条件,使其面临隔断化、破碎化和孤岛化。
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见证了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历史的兴替,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历史时期社会变迁,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资源。而我国目前的遗产保护主要集中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村镇3个层次,对于三峡这类跨行政区域、范围广、文化底蕴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单从以上3个方面采取单独式的保护远不能覆盖整个区域。因此,三峡库区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保护开发模式,这成了亟待解决且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遗产廊道是始于美国的一种遗产区域保护方式,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等特点[2]。作为绿色廊道和遗产区域结合的产物,遗产廊道不仅强调线性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而且强调其旅游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3]。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部分,生态文明视角下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生态文化观念不够稳固。因此,借鉴遗产廊道理论,整合库区沿线孤立分散的遗产点和自然景观,对于三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遗产廊道研究始于2001年,兴起于2007年。近10年来,我国学者将创新的研究方法和前沿的科学理论引入遗产廊道研究中,对遗产廊道的内涵、评价、构建及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王志芳等用具体实例介绍了美国遗产廊道的概念、选择标准、法律保障和管理体系以及遗产廊道保护规划应着重强调的内容[3]。在廊道的评价过程中,俞孔坚等[4]、王思思等[5]运用最小阻力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沙迪[6]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廊道的适宜性评价展开分析;杜忠潮等[7]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构建遗产廊道的旅游价值评价与分级体系;张捷[8]采用德尔菲法建立遗产价值评价和现状评估模型,提出渭河西咸新区段遗产廊道建构的可行性及建构意义。另外,有部分学者对茶马古道[9-10]、大运河[11-12]、丝绸之路[13-14]、京津冀铁路[15]等遗产廊道的构建展开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文化遗产点这一角度出发,探索计算遗产廊道范围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峡遗产廊道的旅游空间的构建与优化进行初步探讨。
本文以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为研究主体。“三峡”的概念在我国已有上千年,传统意义上的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所在的河段,其东西边界是重庆市江津区至湖北省宜昌市[注]本文中宜昌市特指宜昌市市辖区。的“川江”段,南北界限是昆仑—秦岭构造带与扭动体系中的新华夏构造带[16]。现代意义上的三峡多指三峡库区即受三峡工程蓄水位影响的区域:下至湖北省宜昌市、上至重庆市江津区,共18个市、区、县。本文中的“三峡”指后者,即行政区域上跨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三峡库区。三峡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人文与自然荟萃之地,三峡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区域上积淀了大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文化、历史和旅游价值。
遗产廊道的相关元素统计资料来源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4)、《重庆市市级文保单位》(2014)、《湖北省省级文保单位》(2014)、《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014)、《重庆市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2014)、《湖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2014)等。
GIS空间分析方法能够准确认识、评价和综合理解空间位置和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17]。本文主要以ArcGIS 10.3作为数据分析平台,建立三峡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三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利用GIS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核密度测算和空间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廊道的空间范围。其中,GIS空间数据探索分析和核密度测算主要是通过文化遗产点的分布特征来揭示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而空间缓冲区分析通过对文化遗产点建立缓冲区并加以计算修正,反映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状况及距离可达性。然后,从节点、通道、域面3个方面对三峡遗产廊道的旅游空间进行初步构建。
文化遗产点形成或发展于文化廊道,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奉节县的白帝城、秭归县的屈原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重庆市的“川江号子”“铜梁龙舞”)。通过专家打分法,对资料统计中的284个元素进行打分,最后得到173个文化遗产点。本文将根据判别得到的三峡文化遗产清单作为遗产整合资源池,这些文化遗产点成为三峡遗产廊道的基础,并通过ArcGIS 10.3建立三峡文化遗产数据库,与三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相联合,将文化遗产点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见图1)。
图1 三峡遗产廊道文化元素空间分布图
图2 三峡遗产廊道文化遗产点分布核密度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重要程度高的文化遗产点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主城区(以下简称主城区,包括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和巴南区)、江津区、涪陵区、丰都县和万州区。笔者采用ArcGIS 10.3 中的Kernel Density 工具进行核密度测算,根据需求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生成三峡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布格局(见图2)。由图2可知,文化遗产点在主城区最为集中,其次从涪陵区、长寿区经由丰都县、石柱县、忠县、万州区至开州区、云阳县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带状遗产集聚区。这一空间集聚带状分布效应为三峡遗产廊道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渝东北部(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及湖北段(宜昌市、秭归县、兴山县)也有显著区域性集中势态,这些集聚特征可以很好地辅助廊道的构建和遗产聚落的识别。
进一步分析发现,三峡文化遗产点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状态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有关。三峡遗产廊道是人类重要的迁徙通道,在历史的脚印中,人类知识、思想、价值、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碰撞、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巴楚之争,巴国不断向西退守至嘉陵江支流,形成巴国古都的空间迁移:平都(今丰都县)—枳(今涪陵区)—江州(今主城区)—垫江(今合川区)[18];三国时期的吴蜀之争,三峡则是作为极其重要的战争通道,留下了白帝城、张桓侯庙等战争遗址;三峡在明清时期曾是重要的商贸通道,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和物汇聚至此,使得沿岸城市繁荣富庶,因此形成商贸码头和古城街道风貌,比如万县码头、大昌古镇、石柱西沱古镇等。巫峡、瞿塘峡壮丽的自然景观使得文人墨客造就了华夏诗城奉节、秭归秋风亭、宜昌三游洞等文化古迹。
1.廊道“单位”半径计算
三峡在空间上跨越了重庆市、湖北省共18个市、区、县,笔者现对遗产廊道进行分割,将其分为主城区、丰都县、云阳县、巫山县和宜昌市5个区域单位,通过ArcGIS 10.3软件中的距离分析工具,计算各单位内文化遗产点间的距离,确定中心点,并以此中心点为圆心做缓冲区,找出各单位的临界拐点,进而确定单位最小半径。
以主城区人民解放纪念碑为中心点,分别以35 km、45 km、55 km、65 km、75 km为半径,利用 ArcGIS 10.3空间统计工具中的Proximity-Buffer做缓冲区,每个缓冲区中文化遗产点所占的比例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点所占比例随缓冲半径增大呈曲线增长;当缓冲半径小于65 km时,文化遗产点的数量增长迅速,曲线的切线斜率随之逐渐变小,当缓冲半径到达65 km时,斜率接近于0。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该区域单位半径的临界拐点即为65 km。根据离廊道最近邻原则、集聚原则以及半径最小点最多的原则,确定该区域单位的半径为65 km。
图3 三峡文化遗产点与半径空间关系图
用同样的方法,再分别计算出丰都县、云阳县、巫山县和宜昌市区域单位的半径分别为60 km、70 km、45 km、60 km。
2.文化遗产点“影响力半径”计算
遗产廊道的范围是由其所包含的文化遗产点的影响力来决定的,因此遗产廊道的范围即为文化遗产点影响力的总和,影响力大小可通过“影响力半径”这一指标来衡量。下面结合专家对文化遗产点的评价打分,分别计算各文化元素的影响力半径。
假设i表示文化元素,R为单位半径,N为单位圆中所包含的文化遗产点的数量,Si为专家对文化元素i的打分,r为单位圆中文化遗产点的平均半径,ri为文化元素i的影响力半径,则有:
(1)
(2)
由式(1)(2)推出式(3):
(3)
并根据式(3),计算出各文化遗产点的影响力半径。
3.文化遗产点缓冲区构建
以前文得出的影响力半径作为缓冲距离,对遗产廊道所有文化遗产点做缓冲区,得出廊道的影响域(见图4)。
旅游被视为一种社会经济体,其运作及发展需要以空间系统为依托。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19]。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三峡遗产廊道的空间结构对其旅游开发及保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4 三峡遗产廊道文化元素的缓冲区
旅游空间结构可视为点、线、面的立体组合,其中点即节点,一般是指空间结构中旅游活动最为聚集的中心区域。节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众多高价值旅游资源自然聚集所形成的资源密集型节点;另一种则是依赖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公共设施而形成的服务设施密集型中转节点。旅游空间结构中的线即通道,指各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其中有主次通道之分。面则是旅游空间结构得以存在的基底,是指节点和通道连接所覆盖的区域。
三峡遗产廊道跨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巴东县、兴山县,重庆市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万州区、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区、长寿区、涪陵区、主城区、江津区共18个市、区、县。本文将所跨越的市、区、县作为廊道构建的节点。
节点一般指空间结构中旅游活动最为聚集的中心区域,节点所在之处多为资源集聚区,包括自然资源和公共设施,这使得该区域旅游活动变得密集与活跃。遗产廊道呈空间上跨度大、范围广的线状且各文化遗产点分布不均,全线的统一均衡发展势必难以实现。因此,确定遗产廊道的优先节点至关重要,通过以点带线促进整个域面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自然、文化、经济的平衡发展。
本文以廊道跨越的18个节点市、区、县为基础,从资源价值、通道条件和服务建设3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评定节点的等级。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统计三峡遗产廊道内各节点所包含的资源数量,并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出各节点的资源价值得分。
第二,将通道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进行赋值,高速3分、国道2分、省道1分。统计各节点内出入域面内临近节点的通道条数及等级,并计算出得分。
第三,以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指标代表各节点的服务建设水平。
以上3个评分均以100分为标准进行换算归一化处理。
由表1可知,综合水平得分最高的前三个节点是主城区、万州区和宜昌市,其次是奉节县、江津区等,紧接着是巴东县、秭归县等,居于最后的是巫溪县。据此确定廊道节点发展体系(见图5),其中核心节点为主城区、宜昌市和万州区;中心节点为奉节县、江津区、丰都县、长寿区和涪陵区;支撑节点为巴东县、秭归县、云阳县、忠县、巫山县;延伸节点为巫溪县、开州区、石柱县和武隆区。笔者在统计调查中发现,主城区资源占比最高且其文化遗产78.7%为红色抗战遗产。这是因为重庆市作为战时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指挥中心,八年抗战和四年反法西斯战争给重庆市留下了百余处抗战遗迹。长达数年的大规模内迁和日军空袭使得主城区由旧城向周边区县扩散,形成了今天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格局[20]。基于主城区的空间格局和文化遗产分布特征,主城区可作为三峡遗产廊道的起点和核心节点。从历史文化和整体自然环境出发,探求三峡遗产廊道的空间构建体系,对于唤醒人们对抗战文化的集体记忆和重塑三峡文化景观具有重大意义。此外,万州区、宜昌市凭借高品质的文化遗产和庞大的文化遗产数量作为核心节点城市辅助主城区,成为三峡遗产的核心之地。其他的中心节点、支撑节点和延伸节点城市将整个三峡线性遗产串联延展,为遗产廊道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奠。
表1 廊道各节点综合水平分析
图5 三峡遗产廊道节点分布图
从整体层面来看,廊道跨度大且各层次节点分散,依靠单独发展节点从而带动并扩散至整个廊道域面较为困难。因此,在廊道建设过程中,优先发展核心节点即主城区、宜昌市、万州区,再以此为核心确定廊道斑块主题,带动中心节点、支撑节点和延伸节点的发展,分别以奉节县、云阳县、巫山县和巫溪县等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构建以特色旅游经济带为特征的中小城镇旅游体系[21]。
1.通道网络结构评价
通道网络结构是指各节点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连接状况,通道网络的优劣反映了各个节点之间的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廊道空间结构是否完善。可用结构与密度两个维度来表示通道网络,交通是否便利主要取决于通道网络结构而非密度。衡量其网络结构的主要指标是连接度与通达度,可利用图论理论中的有关拓扑指数对廊道通道结构进行整体定量分析[22]。本文主要选用度量网络回路性的α指数、衡量网络连接性的β指数和衡量通道连线比率的γ指数来评价分析三峡遗产廊道的通道结构。
第一,α指数。α指数是测量网络结构回路性的指标[22],计算公式为:
α=[(E-V)+1]/(2V-5)
(4)
其中:E表示通道网络中两节点之间直接连接的边数,V表示节点数;α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当α为0时,表示没有回路;当α为1时,说明通道回路达到最大级别。因为通道回路性与节点的等级无关,所以衡量α时,不加以区分节点等级。根据统计,三峡遗产廊道节点间的连接数目E=27,节点数P=18,由式(4)计算得出廊道的α指数为0.34,表示回路性属于中下等水平,这就增加了旅游的不便性,提高了旅游的成本,减少了游客的积极性。
第二,β指数。β指数为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连线数目,是对网络连接性的度量[21],计算公式为:
β=E/V
(5)
其中:β的取值范围在0~3,数值越大表示网络连接性越好[22]。根据式(5)计算出该通道的β值为1.61,可见,三峡遗产廊道通道网络连接性属于中等水平。而对于节点较多的区域来说,较高的β指数是廊道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与保障。从表1中可以发现,各节点城市的通道资源得分都不高,就目前而言,三峡遗产廊道内主要的高速公路横向为渝宜高速、翻坝高速、沪蓉高速、沪渝高速;纵向为成渝高速、兰海高速和包茂高速。而节点内部大多数遗产资源分散,各遗产资源所在地之间大多数是县乡道或省道,路况不佳。
第三,γ指数。γ指数是用来反映一个区域网络中的连通发达程度[23],计算公式为:
γ=E/[3(V-2)]
(6)
其中:γ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如果通道间没有连线,则γ=0;如果每一个节点同其他节点都有连接,则γ=1。根据式(6)计算出该廊道的γ=0.6,说明区域网络中,节点间的连通性处于中上等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通道网络结构与资源分布的匹配关系
在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3个大尺度的指标即各节点的资源数量、通道条件和服务建设水平。从微观角度出发,将各个节点的资源价值与通道条件进行比较,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节点,从而进一步分析其通道网络状况。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各节点资源价值与通道条件对照表
注:“↑”表示节点城市通道条件优于资源价值;“-”表示节点城市通道条件基本持平于资源价值;
“↓”表示节点城市通道条件劣于资源价值
根据表2,我们发现节点的资源价值和通道条件大致呈现3种对比状态,通道条件得分优于、劣于、持平于资源价值得分,可以将这3种通道网络状态定义成慢进慢出型、快进快出型、快进慢出型。
慢进慢出型:云阳县、万州区、主城区以及江津的通道条件得分低于其资源价值得分,这些节点的通道状况与其所赋予的资源价值不对等,通道条件的不理想增加了游客的进入屏障,但是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将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快进快出型:宜昌市、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巫溪县、开州区、石柱县、长寿区、武隆区的通道条件得分高于其资源价值得分,相对而言这些节点的资源价值不高但是通道网络较为稠密,因此可进入性高但体验性较低。
快进慢出型:巫山县、奉节县、忠县、丰都县、涪陵区的通道条件得分与其资源价值得分大致持平,较高的匹配度促成该节点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
3.通道网络结构优化
根据前文所述,整体来看,三峡遗产廊道在连接性、回路性、连通性上处于中上等水平,旅游成本仍较高,这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积极性。表2也直观地反映出,廊道节点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开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对通道进行优化。
首先,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的运转性高、流通性强,可使节点间连接性和回路性增强。库区内高速公路网络空间布局呈中心发散式网络形态,以主城区为核心枢纽形成了“三环十二射”公路网。在东北方向上,主要依靠几条以主城区为起点的横向高速公路即渝宜高速、沪宜高速、渝湘高速,建议在目前基础上新修纵向联线,将渝东北、渝东南、黔北节点进行环形路网连接。除了以主城区为中心起点的高速外,还应加强万州区的枢纽作用,即扩建提升国道318或者新建高速公路,使得向东连接云阳县、奉节县、宜昌市(万宜高速目前正在实施),向西连通忠县、丰都县、涪陵区,并加强万州内部的回路性即建设万州外环高速公路外连万州—宜昌高速、万州—利川高速及万州—开州区高速。
其次,区县道路建设。修建秭归—巫山、奉节—巴东、万州—石柱、忠县—开州区、武隆—丰都等较高等级公路。节点区域内修建高等级公路可以增强网络间各节点的连接度与廊道子网络的回还性,从而最大化利用所涵盖的旅游资源增加文化遗产点的影响力半径,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再次,客运线路改造。对于某些目前没有条件改善通道网络的节点,为了提高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应该开通新的旅游客运路线。根据旅游空间的网络分布情况,采用循环线路设计的原则,例如提高外围节点的连通性,宜昌—秭归—巴东—巫山—巫溪、主城—涪陵—武隆、主城—万州—云阳—奉节—巫山线,增加客运道路的便利性。
三峡遗产廊道体系庞大,表现形式多样化,是一个跨度广、历史长、资源丰富的复杂系统,本文基于遗产廊道理论,借助GIS 空间分析工具,从节点、通道和网络3个角度对三峡遗产廊道的构建及优化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在空间总体分布特征上,三峡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呈集聚态势,但在各市、区、县内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主城区、江津区、涪陵区和万州区。
(2)通过三峡遗产廊道范围计算,确定了5个区域单位的廊道半径,推导得出其文化遗产点的“影响力半径”并最终得出廊道影响域。
(3)从资源条件、通道条件、服务建设等3个方面对所有节点进行了综合考核,并确定了主城区、万州区、宜昌市3个廊道优先建设节点。
(4)三峡遗产廊道通道网络密度低、结构差,发展不均衡;各节点的资源价值和通道条件不匹配,网络地位差距比较明显。
(1)通过对域面内节点的评价考核,制定廊道节点发展体系。从整体层面来看,廊道跨度大、各层次节点分散,依靠单独发展节点从而带动并扩散至整个廊道域面较为困难。因此,在廊道建设过程中,优先发展核心节点,再以此为核心确定廊道斑块主题带动中心节点、支撑节点和延伸节点的发展。整个三峡遗产廊道以廊道斑块形式进行主题精准发展,同时建立旅游解说系统以增强廊道旅游空间层次感。
(2)重新梳理和评价分析三峡遗产廊道的通道网络结构,对原有通道进行优化升级。根据通道网络结构与资源分布的匹配关系,划分3种通道网络形态。在原有的通道基础上,新建和改造三峡库区内高速公路、区县道路和客运线路。
本文研究三峡遗产廊道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在于促进沿线遗产的保护和廊道的整体开发,因此在确定了廊道范围的基础上,下一阶段将重点研究廊道沿线遗产点的保护开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