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基于“中国精神”课的听课评价解析研究

2019-06-11 05:47梁毳
知识文库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学习者思政

职业教育是为满足学习者的就业及转岗需要,促进每个学习者的优势智力、方法能力的提升而进行的教育。文章主要探讨高职院校督导在实施课堂质量听课评价时,从“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课的听课评价解析出发,达到对思政课学习有效性方法的研究,对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四有”课堂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实施针对有效性实现方式的听课评价对促进思政“四有”课堂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学无非要回答三个问题:教什么?如何教?怎样教?的问题。在回答这三个问题上,目前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从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应该为经济发展服务还是促进社会公平服务,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是强调现实针对性还是广泛的职业适应性,从职业教育的价值是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还是人本价值,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有赖于建立人人平等的人性观,还是关注公平兼顾效率的发展观,注重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从教学理念上是能力本位还是知识本位,教、学、做、评一体化还是重教轻做(学)、重做(学)轻教,从课程设置上是能力训练(或实务或案例)还是基础知识讲授,从课堂组织上是活动本位还是讲授本位,从教学环节上是实施课程能力目标、项目名称及完成步骤、学习活动开展、学习成果、学习评价的环节还是实施复习、导入、授课、小结或总结、布置作业等环节等。虽然观点不同,但对探索“四有”课堂的实现方法,却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教学设计思路。

职业教育是为满足学习者的就业及转岗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最有条件根据每个学习者的优势智力、方法能力的提升,因材施教,帮助学习者成长。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精神,我院根据“关于开展教风、学风专项诊改及评优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教风、学风专项诊断改进及评优工作,目的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促进学校教風建设,进一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意识,推进“有心、有用、有趣、有效”的“四有”课堂建设。在持续开展的“四有”课堂建设中,通过督导听课评价,高职思政课在探讨实现“四有”课堂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教育性、实效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认识,实施针对思政课有效性实现方式的听课评价对促进学生的优势智力、方法能力的提升,因材施教,帮助学习者成长,促进“四有”课堂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课的听课评价解析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中专题7的内容,主讲人为林广梅。该次课是梁毳和薄运玲老师一起听的。该次课特点是以篇首视频(中国精神)导入新课,紧扣主题,效果好,以计时器严格控制交流研讨3分钟时间,每个小组派两个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将中国精神对学生的启发与大学生行为的意义融合在实例点评中,将枯燥的理论融合于张海迪等典型事例中的方式组织教学,以中国精神的源(实践和社会生活)、流(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的讲解结合社会生活实例、贴近学生实际,实现了思政课的“三贴近”,很难得,效果好,以中国精神、中国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经典视频结合古今中外史实与名人名言,简明直观、形象生动,交流研讨(结合视频谈谈你对中国精神的理解、视频给了你哪些启发?)引导学生思辩,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突出重点,以思维导图整理理论要点,用学生讨论成果展示与点评,学以致用的方式突破难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成果展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使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教师教学和专业功底扎实,PPT文字简明、制作精美,图片、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运用合理,课堂互动形式多样、新颖,互动效果好且互动时间把控精准。

该次课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紧扣,学习目标应用了OBE理念和布鲁姆目标分类方法,具体可测量,设定的知识目标:应该知道中国精神的内涵。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中国精神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理论,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设计践履方案。素质目标:发扬民族精神,激发改革创新创造的时代精神等,该次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目标是预期的结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的,且在实际授课中,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展示得到了落实也贯彻整堂课始终,在实际授课中突出了思政课的政治性、教育性、实效性的具体要求,具有研究和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育督导室)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学习者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