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视角下的同城化实践探析

2019-06-11 05:55王伟
创新 2019年1期

王伟

[摘 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破解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成都经济区区域协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其中成都和德阳因具备较好的同城化条件,正成为区域同城化发展的示范,但依然存在顶层设计不足、产业协同和政策协同难度大等问题。成德同城化需要在确立共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着力打造区域协同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地、成都城市发展空间后备区、西部乡村振兴先行区、四川对外开放门户等举措,进一步深化成德同城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都经济区;成德;同城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1-0016-09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的经济治理,实现区域内外商品、劳动、资本、信息等经济要素、经济资源、经济产品等能自由流动和合理有效的配置。区域内部是具有统一高效的目标管理、组织协调、实施运行等机制的开放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动态性的开放性系统,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跨部门、跨主体、跨地区间的合作,发挥各主体间比较优势,实现区域整体经济协同效应,即1+1>2的效应。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不仅有区域经济主体间的协调、团结、协助、合作、配合,还要有共生、共治、共赢的目标和效果。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区域间的市场壁垒高筑、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生产要素流动不畅、产业同构现象普遍,不同区域间竞争大于合作、区域的整体优势难以显现出来。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区域经济也由区域协调、区域统筹发展向区域协同发展思维转变,尤其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动实施,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更深的领域、更多层面的实践探索机遇。四川地处我国内陆地区,也呈现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省情特征,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四川提出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成都作为成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不断强化“主干”能力,通过城市间的同城化,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成都和德阳地理具有空间相邻、要素产业互补、基础设施互通等较好的同城化条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德同城化程度已显著高于成都经济区内其他城市间的同城化水平,在此背景下,要继续拓展和深化成都和德阳同城化进程,推动实现以成都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的国际大都市区目标,使成德同城化成为推动成都平原成都经济区协同共兴发展的示范区域。作为内陆地区,成德同城化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广大中西部地区城市同城化发展提供较好的借鉴。

一、同城化的基本内涵

同城化的概念来自于我国实践探索。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开放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形态逐步由单个城市向大都市区、城市群形態发展,城市和城市之间相互发挥比较优势,区域协同发展效应凸显。纵览我国城市同城化研究,“同城化”概念最早出现在2005年深圳市发布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1],随后学术界开始对城市同城化的概念、特征、发展模式、形成机制、路径研究等开展了众多研究[2-6],在研究对象中对广佛、厦漳泉、沈抚等城市同城化的研究较多。同城化,简单地说就是去行政边界化,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经济边界不断扩大,城市间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城市间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趋于接近,人口、资金、信息等要素突破行政边界在更广阔的城市群区域内流动和配置,形成一个紧密、有机联系、共存共荣的城市群或城市经济体。

二、成德同城化的发展基础和现状

(一)成德同城化发展的基础

成德同城化(成都和德阳的同城化)发展由来已久,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规划》要求充分发挥成都的核心带动功能,加快与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进程,共同打造带动四川、辐射西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四川于2016年9月出台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成德同城化步伐,在全省率先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至此,成德同城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从理论推演来看,成都是成都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是同时存在的。根据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和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将中心城市区域一体化中的集聚与辐射效应之间的关系分为四个阶段,即无强中心阶段→单一强中心阶段→唯一强中心和边缘次级中心阶段→区域空间一体化阶段。相应地,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也呈现四个特征,即不存在显著的集聚和辐射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辐射效应>集聚效应并逐步走向平衡→有组织的区域综合体阶段。成都与成都经济区其他七市一区(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乐山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和天府新区)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单一强中心阶段特征,成都作为中心城市成为要素、生产、消费等的集聚地,对其周边区域的经济效应呈现为集聚效应>辐射效应。

从现实数据看,2016年成都经济区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而成都仅为7.7%,成都经济区的平均经济增速已超过成都,说明成都对成都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从2017年四川主要城市的总量数据来看(见表1),成都作为成都经济区的“主干”地位不可撼动,各项指标远超其他各市,而德阳在总量数据排位中处于中下水平,但从平均数据来看,德阳的经济发展质量较高,其指标排位处于前三位,因此,从成都经济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视角来看,成都和德阳发展水平较为接近,具备同城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条件。

(二)成德同城化发展的现状

1.区位优势突出

成都与德阳地缘相近、历史相承、文化同源,有着良好的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德阳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地级市,仅45公里,两市城际地域连接口20公里,城际间有国、省、县(市)、乡公路18个接口,其中新都、广汉、青白江三区(市)的城区距离更近。两市行政区域间接壤长度达150多公里,不仅是成都都市圈内接壤面最宽的两个市,还是成都产业发展的纵深地带,为两市之间要素流动、产业协作、市场共享等奠定了基础。同时,久远的历史脉络使成德,尤其是两市相邻区(市)县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从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上来看,德阳下辖的广汉市、什邡市,原属温江专区,1983年划归成都市,同年又划属德阳市。因此,文化根基与历史渊源的相近性,为成德同城化发展奠定了厚实的人文基础。

從成都和德阳辐射效应显现的时间上来看,自2011年开始,成都和德阳经济增速均呈现放缓趋势,但受益于成都经济外溢的影响,德阳经济增长速度逐步高于成都经济增长速度,成都对德阳的经济辐射效应逐步显现(见图2)。德阳距成都45公里,交通便捷,形成了德阳至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德阳凭借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优势,得到成都更多的辐射,使德阳城市竞争力较经济区内其他城市更强。从城市间辐射的空间距离上来看①,通过计算1999—2016年间成都对德阳的辐射半径变化情况(见图3),可以看出,成都对德阳的辐射半径自2007年之后呈现加速增大的趋势,进而推测出成都对德阳的经济影响力持续增大。

2.经济互补性度强

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阶段,同城化过程中核心城市和次级城市间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核心城市往往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城市服务功能及相关产业链向外延伸,而次级城市则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与核心城市间产业相互补充,产业间存在垂直分工②或水平分工③的关系。从发展阶段来看,成都、德阳两市所处的发展阶段较为接近,成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德阳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来看,成都、德阳两市的产业互补性较强。2017年,成都三次产业比例为3.6∶43.2∶53.2,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则呈现高级化、轻资产化;德阳三次产业比例为11.7∶48.0∶40.3,工业和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呈现高端化、重资产化,服务业是其短板。从产业的发展重点来看,两市在三次产业领域中既有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与未来产业间的产业互补,也有产业内的产业竞争(见表2)。

根据1979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模型,计算得到成都产业结构相似度为0.924,在我国同类同城化城市中的排序处于中下游(见表3),其产业同构程度相对不显著,即两个城市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其产业相似度相对低,但依然有较大的产业重叠区,有利于产业一体化发展。

从成都和德阳的经济联系强度①上来看,本文利用著名地理学家塔菲(E.F.Taaffe)提出的经济引力论模型,计算当前我国同城化取得一定进展区域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而观察成都、德阳经济联系强度在其中的排序,从而估算成德同城化后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先后选取了国内目前同城化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如广佛、长株潭、西咸等同城化区域,通过引力模型计算2016年这些区域同城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按照经济联系强度大小进行排序(见表4)。由表4可知,成都、德阳之间经济联系强度处于中等偏上游水平,也就是说成德同城化的必要条件存在,通过同城化能够有效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3.交通相融互通

成都与德阳两地是四川高速最多、铁路线最密、通道最畅的区域,交通联系强度与经济联系强度高度匹配。成都与德阳间已建成21条交通通道,德阳连接成都的“555”(5条快速公路、5条高速公路、5条城市轨道)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成型,正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德阳至简阳和德阳至都江堰段等项目5个,已规划成绵高速公路扩容、成彭快铁北延线等项目12个。特别是成都与德阳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营,通畅快捷的交通缩短了成都与德阳两地的时空距离,德阳全域成功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成都与德阳两地“如居一城”,成为两地同城化发展最有力的支撑条件。

4.机制初具雏形

成德同城化两地协同体制、机制初步形成。2013年8月,成都与德阳两市签署了《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等“1+8”合作协议。2017年5月,成都与德阳两市签订了《成德发展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等一揽子协议,随后又印发实施了《成德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成都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并建立了两市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项目考核机制,为成德同城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成德同城化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

放眼广佛同城化成功经验,2009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正式把广佛同城化上升到省级层面推动;2016年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及《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都提出要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化。国家级、省级层面的意见及文件的出台,有力保障了广佛同城化高位推进。审视成德同城化,前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缺乏省级层面统筹推进机制,推进力度不大、统筹协调不佳、发展效果不显。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区划的惯性思维、狭隘的利益观念等成为成德同城化的壁垒,在审视、谋划、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未考虑周边区域的协同、合作、互补发展。

(二)交通基礎设施对标先进地区有较大差距

从广佛区域、沪苏区域案例来看,同城化两地间均有高铁、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城市轨道组成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审视成德交通设施条件,德阳连接成都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成型,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通而不畅,城市轨道交通还需破题,与成德经济发展、居民通勤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见表5)。

(三)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未真正形成

尽管成都与德阳在产业方面大部分存在互补性,但由于两地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区域性产业布局各自为政,成都“东进”区域相关产业未能与德阳相关园区产业融合发展、错位发展,在装备制造、汽车产业、航空航天等产业协作上,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转移对象与承接地预期目标存在差异,产业协作推进缓慢,仍未形成“成链成群”抱团发展的格局。

(四)两地政策协同难度较大

成都作为副省级城市,享受了许多国家级改革创新试验政策,有更加雄厚的财政实力和更多的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的政策更加开放,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自贸试验区、高新区自主创新,甚至包括全面创新改革的政策等。良好的政策优势,加剧了成都的虹吸效应,增强了对流动人才、科研机构、总部经济等的吸引力。德阳很难直接借鉴成都的做法,没有条件实施同等优厚的政策。

四、推进成德同城化的对策建议

成德同城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延伸、城市空间布局、产业互补发展、历史文化认同、信息技术应用、科技人才支撑、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成德同城化是区域内城市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逐步突破原有行政地理边界限制,实现城市集群化发展将是未来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这是承载经济重心转移的主要载体,顺应了时代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按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要求,城市同城化需要在共同的发展目标指引下,推动产业优势互补、基础设施互通、城市功能共享、重点领域共建,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目标,因而,成德同城化要从六个方面构建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

(一)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建立高层次指导对接体系,建成打破行政地域界限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强化规划协同和推进机制协同,在全域范围内与成都进行重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统一布局和建设。制定出台更具针对性和开放性的专项政策,打造出人流、财流、物流自由畅通流动的良好发展环境。统一编制空间发展规划,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大都市城镇空间结构。

(二)着力构建四川先进制造业引领区

通过编制《成德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引导传统制造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深圳创造—东莞制造”模式,依照“成都研发、德阳制造”思路,打造以成都龙泉山脉以北为起点、以德阳为终点的成都东北制造业“黄金走廊”,加快发展以汽车、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等为支撑的万亿级高端装备产业带。配合成都与绵阳电子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形成以石墨烯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等为代表的中下游产业链集群,融入成德绵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

(三)着力构建四川现代服务业高地

借势成都传统商贸业外延,打造青白江—广汉、金堂—中江两条商贸走廊。对接大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完善梯度层级旅游市场,携手共建以“巴蜀故事”为品牌、以金沙—三星堆文明为支撑的世界古蜀文化旅游目的地。借力成都西部金融中心打造,推动成都各类资本参与德阳双创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建立金融服务实体创新发展示范区。

(四)着力构建成都城市发展空间后备区

完善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公交化城际动车、城市轨道交通等为支撑的复合型交通体系,全面缩短成都与德阳中心城市时空距离,推动形成一小时成德铁路、航空服务圈。引进新加坡伊顿、首控教育、北外附中、中国(西部)微创国际医学中心等一批名学校、名医院,打造特色优质教育集群和健康服务业全产业链。建成以市域“八江十湖”为核心、中心城区“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为特色、高新区“一湖六岛”为亮点的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形成成都北部优质生活圈,让“成都工作、德阳生活”成为常态。

(五)着力构建西部乡村振兴先行区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成都与德阳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乡村为重点,建设成德现代农业发展示范走廊,共同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标准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化加工基地。建立生产—检测—配送—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打造满足成都都市圈需求的高质量农产品生产基地。

(六)着力构建四川对外开放门户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融合国际航空枢纽、国际铁路港、智能型国家公路物流枢纽等口岸设施,形成连接整个四川、通达全球的“公铁空”联运体系。加快建设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和成都国际铁路物流港,持续实施“蓉欧+”战略,发挥成都自贸区和德阳综合保税区外贸优势,充分利用德阳制造业优势,围绕进口产品种类布局深加工产业集群,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能力,全力打造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和向西向南开放经济高地。

参考文献:

[1]曾群华.关于区域同城化的研究综述[J].城市观察,2013(6):85-95.

[2]曾群华,邓江楼,张勇,等.都市圈、城市群与同城化的概念辨析[J].中国名城,2012(5):4-11.

[3]桑秋,张平宇,罗永峰,等.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9(3):32-36.

[4]高秀艳,王海波.大都市经济圈與同城化问题浅析[J].企业经济,2007(8):89-91.

[5]焦张义,孙久文.我国城市同城化发展的模式研究与制度设计[J].现代城市研究,2011(6):7-10.

[6]王振.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响[J].科学发展,2010(4):101-109.

[责任编辑:丁浩芮]

Abstract: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etic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tackling the great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Chengdu Economic Zone has been accelerated, Chengdu and Deyang are equipped with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urban integration, becoming the demonstr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top-level design, great difficulty of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policy coordination. Based on the shared development goals,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between Chengdu and Deyang needs to adopt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etic development, such as focusing on building regional synergetic demonstration area, leading area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favorable place for modern service sector and reserve zone for Chengdu urban development, revitalizing pilot rural area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opening Sichuan Province wider to the rest of China and beyond.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etic Development; Chengdu Economic Zone; Chengdu-Deyang; Urban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