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蕊
[摘 要] 高校需要科学、合理地构建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注重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延续性并进行不断创新,注重管理的有效性和经费的实用性,让科研经费管理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完善,建立信息化科研经费管理平台,注重科研经费的流通过程,内部、外部相结合,全方位管理科研经费,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经费的经济效益。
[关 键 词] 高校财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218-02
目前,我国对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使高等教育事业在“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下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对其重视程度的提高,在高校科研经费的投资方面数额也越来越大。2017年,在《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统计公报》上曾公布过2016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财政经费,数额高达6671.8亿元,而其中的8.3%,也就是803.9亿元为高校科研经费的数额,2016年的高校科研经费相较之前的五年,年均增幅为6.33%。高校科研经费的数额一年比一年多体现出了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大量的资金极大地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所以,如何对高校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创新,让其更适合目前高校科研的发展规律,从而切实有效地加强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构建原则
如果高校具有良好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能在科研经费的实际管理中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高校想要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首先需要熟知以下的构建原则。
(一)注重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延续性并进行不断创新
高校在着手构建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时,期间会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这种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的过程。对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完善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时间段,需要结合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发展方向,吸收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优点,并在现有的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令其逐渐趋于完善。
(二)注重管理的有效性和经费的实用性
判断一所高校能力状况的重要因素就是观察其科研能力水平,想要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但科研经费并不是无穷无尽的,申请到的科研经费都是有限的而且过程也并不是十分容易。所以,在保证科研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支出,让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注重科研经费的实用性,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
(三)让科研经费管理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完善
时代的不断更迭让管理原则也在不断变化,目前这个开放性的环境能够让管理机制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原则,包容性也变得更强。所以,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环境中故步自封,应多方面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管理方案,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外,在完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注重其可靠性和完整性,在不断创新中总结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在申报、支出方面的问题
在申请科研经费时,由于不完善的经费预算编制,让一些人为了多得到一些经费而私自增加额外的开支,不管与研究课题有关与否的开销都加以上报。如果在实际预算评审中,评审员判断错误,将科研小组内不相关的开支也当作科研经费拨给科研小组,就会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另外,在科研经费支出时,也非常容易造成经费的浪费。尤其是在小组负责人没有相关经验,不会管理科研经费,又没有规范性的管理条例供其参考时,负责人就容易判断错误从而造成经费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打着为科研的幌子,却使用经费做其他事情。
(二)科研人员注重科研经费而忽视科研质量
我国关于科研课题制有这样一个政策《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这个计划表明了:课题制是指要不同科研小组之间公平竞争,支持其中最优秀的科研小组,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就将研究课题当作中心点,课题小组以这个为中心开展研究和管理等其他一些与科研有关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十几年了,具有能够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增加科研经费来源的优点。但在长时间的实行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科研人员不再重视科研的过程,一味地追求结果,急功近利的现象日趋严重,研究人员也越来越浮躁,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中,反而在研究成果的评估和验收中浪费更多的时间,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极易让高校蒙羞而减少经费的来源。
(三)没有健全的信息化科研经费管理平台
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较多,国家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一些大型的企业都会在经费方面给予高校一定的帮助,通过设立各类的资金申请项目等方式来实施。国家级别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上到国家,下到私人都有设立一些人才培养计划,投入资金供科研人员使用。多来源的科研经费管理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不同的科研项目之间的管理还没有形成联系,目前仍处于独立的状态,而且不同的部門对不同的项目信息掌握得也不一致,信息的不完整增加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容易造成经费重复申请,或者遗漏申请现象的发生。这就是因为没有健全的信息化科研经费管理平台,从而导致了科研资源的浪费。
(四)科研经费的分配问题
知名教授、学者和有一定权利的人申请科研经费要比年轻的科研人员、无权力的青年教师容易许多。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如果评审员过于重视申请人是否有资历,就会忽视一些年轻人的实力。按照申请人的级别高低来分配科研经费,而不依据科研项目本身的研究价值和科研小组的研究水平,就会加重级别较低的科研人员发表大量文章来快速提高自己职称的现象,给大家造成一种级别不够就无法申请到科研经费的假象,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科研人才的培养。
另外,评审员在审查较高级别科研领域的科研项目时,凭借主观判断。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研究的人通常较少,这些人一般都会与评审员有些交情,由于这些潜在的联系,申请人很容易就能申请到经费,这对其他科研人员来说是不公平的。
三、关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创新的建议
(一)建立信息化科研经费管理平台
目前,我们正处于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数据信息化为科研信息共享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科研信息时,要结合高校目前科研经费的实际情况,利用共享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分配利用,全方位管理科研过程以及有关科研方面的要素。另外,还有两个信息平台可以供高校利用,分别是财务、科研管理系统,将这两个系统结合起来应用,可以更全面地管理经费的流向和使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科研经费的生命周期。管理经费的不同部门和经费的申请人可以根据信息平台中的方案,更加合理地使用经费,不容易超出预算。这种全方位检测科研经费流向的过程,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经费,使其透明度更高,进一步实现主动管理科研经费并加以控制。
(二)注重对科研经费流通过程的管理
应加大申请科研经费以及项目结束时两部分的审核力度,将科研经费使用期间的监管权力分配给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在实际使用科研经费和研究开发项目期间,主要负责监管任务的有科研项目负责人、单位法人以及科研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进行期间,要始终与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保持联系,严格按照其预算要求来实施科研项目。而主要负责管理科研项目的部门,主要是管理项目的开始和结束阶段,注重科研项目预算计划状况,并定期对科研项目的绩效状况进行考核评估。不同类的科研项目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向,负责管理科研项目的部门不能仅使用一种管理模式来开展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另外,监督审核部门、管理科研部、管理经费部门以及课题研究小组之间要多交流、多商量。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要尽量科学、合理,不夸大项目预算,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编制。科研项目成立之后,研究开发期间的主要负责人是科研项目的承担者和参与研发的人员,主要负责的部门是科研、财务和审计部门,多人、多部门负责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了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科研项目结束后对其进行审查时,科研管理部门可以依据项目进行期间的绩效考核结果,从而加强科研项目结束时的验收制度。
(三)内部、外部相结合全方位管理科研经费
在管理科研经费时,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监控科研经费的组织,这个组织的负责人为学校的领导,组织成员为财务计划部门、科技生产部门、纪律检查部门和监测审查部门的所有负责人,全方位管理、监测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此外,财务部门要负责对科研经费使用后的核实审查工作,负责核查的工作人员要结合科研经费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全部信息,使用其专业知识,分析其具备的財务风险,从项目成立时、研究开发的过程中至项目结束验收,对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多角度监测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审查任务不仅是高校内部的责任,作为外部力量的社会也应承担起监管的责任,在现有的管理方式上不断创新,找到最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管理和监测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建立投诉热线,及时反馈人民群众的问题,最终实现用内部、外部相结合的模式全方位管理科研经费。
四、结语
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是一个层层结构紧密联系的管理体系,是一个对科研经费系统化管理的体系。因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研经费的大力支持,只有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才能进一步得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所以,高校在自身的发展中要不断引进并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在不断创新中,逐渐最大化实现科研经费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让高校的科研力量带动我国的科技发展。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