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治疗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19-06-11 05:36肖璐
北方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大学生

【摘要】作为一种艺术治疗手法,舞蹈治疗对医学、艺术和心理学等各学科进行了跨域综合,它将舞蹈动作纳入到了看似格格不入的医疗领域中。传统心理治疗侧重于病患与医生之间的问询式沟通,而舞蹈治疗则一反常态地将舞蹈化的动作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舞蹈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作为对传统心理治疗的方法补充,舞蹈治疗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合理认识自我等层面意义重大。作为一种非言语性的动作符号,舞蹈比其他常规化手段如说话等更能完成人类个体对情感的表达、情绪的发泄。基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多忽略舞蹈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作用,但实际上舞蹈的作用决定了其有可能纳入疾病治疗领域,且已有这样的治疗领域出现。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从高中步入大学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人生转折点,学业、情感、人际交往、人生目标等都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作为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要求大学生能够合理进行心理疏导以完成自我心理成长,避免或解决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但一系列心理问题仍层出不穷,如有的大学生仅关注专业能力而忽略其他必要能力的培养,有的过渡沉迷、热衷于玩耍游乐,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有所欠缺,这些均是大学生可能面临的各类心理问题。近年来高校不乏一些已入学的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最终休学、退学的情况,这一现状无疑让人揪心。实际上,心理疾病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个体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由此这些大学生才能够形成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心态。人生观的确立最终会引导着学生进一步完成心理的成长及价值观的定型。高校中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健康的人生观而无法形成相对清晰明确的个人规划,于是这类学生群体在后期就业中也往往产生收入低下、无法适应职场生涯的强大落差感。为应对这一问题,高校中多设有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课程环节,试图以此来完成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

二、舞蹈治疗的实际应用

从舞蹈最早出现于人类历史的记载中,便已萌芽出其心理治疗作用,如图腾崇拜、消灾祈福时的祭祀、欢庆舞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舞蹈的特殊性,“舞蹈治疗”一词正式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若对舞蹈治疗的相关手段进行阶段性区分,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其一,进行适度、适量的热身运动完成对人类个体身体意识的唤醒;其二,教导个体进一步学习、演练一定数量的舞蹈动作;其三,进一步就舞蹈动作引发舞蹈者的心理想象与创造;其四,由舞蹈治疗师对上述过程进行最终评价与后续指导,以最终达到心理疗愈效果。

当然,需注意的一点是,上述治疗的步骤要点、体现形式必然会因治疗对象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与作为参与者的治疗对象具体的想象力基础、创造力资质有着重要关联,而其中又尤以治疗对象的动作与情绪可变动性最强。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参与者的动作、情绪等变量进行观察,并基于此与参与者进行交流沟通。参与者的肯定与接纳程度高低标志着舞蹈治疗的完成程度高低。舞蹈治疗师需给予参与者有针对性的指导与鼓励,以此获得参与者的认同与接受,并达成舞蹈治疗的最佳效果。当然,作为潜在层面的医生,治疗师还承担了对治疗对象进行精神情感分析的重要作用,正确有效的情感分析能够勾起参与者脑海中的联想与记忆,使治疗师在治疗对象即兴创作的过程中和参与者进行相关疗效方面的解释与探讨。当然,舞蹈治疗也不妨将团体协助的形式纳入其中,通过治疗师与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最终达成相对友好融洽、宁和平静的环境氛围。此外,若在舞蹈治疗过程中实现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的适度综合也不失为这一治疗方式的重要进步,这无疑能够很大程度上完成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定型。

现阶段已有的舞蹈治疗在大学生心理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以下几点:

其一,应注重舞蹈过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中具有较高普及性的教育类课程之一。传统化的心理教育课程往往是以在教室内讲授书本内容作为基础形式,基于此教师不妨设置一定数量的舞动环节,将相应的舞蹈活动与课程讲授相结合。这一内容的植入,既能丰富课堂形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够提升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效果。

其二,适当增加以舞蹈治疗作为主体的团体辅导类课程。团体辅导近年来已经充分运用于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中。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校方心理咨询中心对一系列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汇集,将这些学生视为团体进行相关心理咨询与疏导,并以舞蹈治疗作为主体心理辅导手段。这一手段能够让学生在舞蹈活动中完成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自我精神状态的改善。

其三,将舞蹈活动纳入到相关心理健康理论的治疗运用过程之中。当前仍存在有舞蹈特长的学衡才能学习相关舞蹈课程的偏见。为实现对上述观点的纠偏,高校相关心理咨询部门应强化心理、舞蹈等多学科间的跨界合作,举办相关的以心理疗愈为主题的舞蹈艺术类活动。当然,由于心理疗愈主题的限制,这些活动的开展应降低竞技性、表演性因素,这有利于使学生更为踊跃自信地参与到舞蹈艺术类活动中,并最终实现舞蹈对学生心理情绪的调节与引导作用。

故由上可知,舞蹈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与治疗领域的植入,能夠完成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引导其进一步积极乐观地进行自我认识、勾画人生蓝图。又由于舞蹈治疗并非单一性,而是集心理、精神等多方因素于一处的复合体,故高校在进行相关心理咨询机构的筹建准备阶段时,可注重将舞蹈治疗与精神心理等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综合,这有利于高校心理治疗手段的进一步创新,使高校的心理治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舞蹈治疗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舞蹈治疗的核心在于对舞蹈动作的合理有效利用。其中舞蹈不以常规舞台上的表演为目的,也不局限于身体舒展舒适感的单方面获得,而是更多地以舞蹈运动的形式来达成对作为治疗对象的舞蹈者内心情感的释放与表达,进而达成舞者心理与现实两个世界的相对平衡状态。其直接目的在于,舞者可通过肢体动作的演绎实现自我情感的表达,将潜在的负面情绪抛弃并形成相对正面乐观的情绪,进而实现自我身体、心理的健康化。舞蹈治疗高度重视舞动过程中即兴动作的演绎及其中的情感表达,强调个体的身体行为与情感状态的一体化,并最终实现对个体后续行为、情感的积极影响。舞蹈治疗的实际践行过程往往将舞者作为活动的中心体,将舞者的舞动过程视为个体在现实世界中角色的二次演绎,并借由治疗师的引导来消除舞者内心原有的负面情绪与心理,确立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

舞蹈治疗本身是对现代舞蹈与心理科学两个不同学科内容的再次综合,是促进人类个体的思想情感交流、打破社交障碍的重要形式之一。舞蹈的治疗方式达成了治疗过程中团体成员的肢体接触、动作交流,使团体中的个体能够深刻感受到来自合作者的身体对话,个体的身体直觉在此过程中得到苏醒,由此舞蹈治疗过程中的律动形式最终使团体活动的各个个体相互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完成沟通与互动,实现了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两向提升。为完成与他人的舞蹈合作,舞蹈参与者需充分发挥视觉、触觉、动觉等各类感官以进行内在情感的交流。但显然团体成员不一定完全熟悉,故为降低由于双方陌生感而造成的舞动交流障碍,舞蹈治疗的治疗师可采取团体合作式的支撑训练。支撑训练的相关形式主要是多人一组(人数多少可视具体情况发生变动),多人一组的团体形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个体间身体力量的支撑互助,进而建立起较强的团体信任感,达成对舞蹈交流障碍的消除。

舞蹈治疗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其社会性。舞蹈治疗意味着集体舞、社交舞等舞蹈形式也很有可能纳入到治疗过程中。上述集体形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能够一改高中时期男女异性交往的沉闷抑郁氛围,使高校大学生在相对轻松自由的集体活动氛围更好地进行相关学习、社交等各方面压力的宣泄与沟通。团体活动使一定数量的个体成员达成群集效应;同时,由于舞蹈本身带来的肢体语言沟通,舞蹈治疗的团体活动形式往往能够形成较之日常活动中更为自由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基于此,舞蹈治疗对于舞蹈参与者在社会交际、适应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引导个体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与人性之中。面对相对高效的治疗成效,社交舞蹈、集体舞蹈等形式在社交恐惧症、人际交往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舞蹈治疗中的群体方式给予交谊舞更为丰富的社交内涵,且心理学、精神学、现代医疗等相关基础知识在舞蹈治疗过程中的实际运用使舞蹈治疗这一新型心理医疗模式在具体医疗实例中取得了相对乐观的治疗效果。

四、结语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他们有理想、有朝气、富于青春的活力,积极向上、向往真理、热衷探索。舞蹈不仅有助于心智的开发和高尚审美情趣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能潜移默化地對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在大学生中间开展舞蹈治疗心理疾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大学生是时代前进的弄潮儿,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疾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严峻性,通过舞蹈治疗心理疾病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大学生良好的身心构建。舞蹈治疗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也会带动群众性的发展,通过对大学生这一基点把舞蹈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覆盖到社会中去,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从这个意义上看,舞蹈治疗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6(3).

[2]刘苗苗.舞蹈艺术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节作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9).

作者简介:肖璐(1990—),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