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娟
【摘 要】 目的:评估并分析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胎儿脐带绕颈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列入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将同期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胎儿脐带绕颈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列入研究组,给予实施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
胎儿脐带绕颈;护理;风险管理
胎儿脐带绕颈属于妊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脐带是胎儿和母体实施物质交换的通道,脐带绕颈会缩短脐带,影响胎儿血气交换,改变其血运,使得胎头浮动不衔接,延长产程,易发生宫缩乏力,影响分娩,严重时甚至造成胎儿窘迫、死亡等后果[1]。所以,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中要加强护理,降低产妇及胎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此次的研究,为两组胎儿脐带绕颈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并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为胎儿脐带绕颈患者选取效果最为显著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所取的成果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选取例数:92例胎儿脐带绕颈患者;分组方式:共分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46例;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风险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全部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胎儿脐带绕颈、生命体征稳定、年龄小于35岁、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语言沟通障碍、知情并自愿参与治疗、已签署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对照组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8.47±4.16)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8.63±1.65)周。研究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84±4.22)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02±1.69)周。比对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其结果存在差异小,无统计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为: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医院的相关规定,介绍主治医生与护士,为患者实施相关检查,告知患者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孕妇分娩时,助产士要密切观察其产程进展情况,指导孕妇分娩,为病患实施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风险管理,具体为: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立以医师、护士长、护士等人员组成的小组,加强对小组成员脐带绕颈知识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积极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培养风险意识。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案:积极完善奖惩机制,激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主动性与责任心,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层级分组护理模式,根据组员的综合能力,明确各人员的岗位职责,并进行监督检查、质量控制等操作,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3)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做好临床评估工作,分析胎儿脐带绕颈潜在的危险因素,注意活跃期常压面罩吸氧干预、孕妇分娩时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4)风险防范和控制:加强对产妇的健康宣教、饮食干预以及心理护理,为其讲解分娩的知识,提高产妇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认识,提高其依从性,消除其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树立分娩信心。分娩时要及时确定脐带绕颈周数及松紧程度,正确选择是否需要使用止血钳剪断胎儿脐带。对相关人员实施风险事件的案例教育,吸取经验教训,防范风险。5)定期检查: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讨论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为风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高依据[2]。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2)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通过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值<0.05表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胎儿脐带绕颈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是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的主要因素,可引发新生儿窒息甚至死產、死胎。风险管理是在护理操作中融合风险理念,采取各项预防措施,预防风险事件发生,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3]。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通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案、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和控制、定期检查等护理管理措施[4],寻找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的风险,总结风险种类,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标准和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改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5]。此次研究结果为: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之,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丰贵香,唐仕肖,李妙荣.改良McRobert体位在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4):82-84.
[2] 张彩丽,杨崑,杨讴.脐带绕颈产妇改良体位护理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16-217.
[3] 陈福美,王丽华.脐带绕颈深度与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09):1371-1375.
[4] 毛佳慧,徐芬,陈贵君.新产程标准在初产妇潜伏期活动管理与分娩体验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09):1235-1239.
[5] 边虹萍.脐带绕颈对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