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及疗效评价

2019-06-11 23:32王鑫宋家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疗效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

王鑫 宋家欣

【摘 要】 目的:探究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与疗效。方法:对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与研究组48例(采用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17%,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复发率为2.08%(1/4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2%(11/48),复发率为12.50%(6/48);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采用中药口服与保留灌肠治疗,能够对患者症状进行显著改善,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复发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中药口服;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疗效评价

在妇科疾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进行性痛经与不孕等,属于一种持续性病变,子宫内膜组织(具有生长功能)中出现在子宫内膜之外的地方[1-2]。该病会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育能力,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在西医治疗中,主要采用激素治疗,服药时间较长,且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而采用中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中药口服与保留灌肠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在本次研究中,对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中,平均为(28.4±3.2)岁。平均病程为(10.2±3.7)个月。其中未婚12例,已婚36例,已生育34例。研究组患者中,平均为(29.2±3.4)岁。平均病程为(11.3±3.9)个月。其中未婚11例,已婚37例,已生育35例。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在月经第1天开始用药治疗,每次给予2.5mg治疗,每周治疗2次。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具体如下:

1)保留灌肠治疗

药方包括:艾叶、威灵仙、透骨草各20g,当归、小茴香、丹参各15g,红藤、桃仁、败酱草、红花各12g,没药、乳香、虎杖、炮姜各10g。用水煎浓缩到150mL左右,温度在40℃左右,进行保留灌肠处理,避免在月经期给药,每天晚上保留灌肠治疗1次。

2)中药口服治疗

药方包括:巴戟天、丹参各15g,赤芍、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各12g,乌药、小茴香、砂仁、当归、川芎、延胡索、五灵脂各10g,重楼9g,干姜6g,吴茱萸3g。每天服用1剂,用水煎至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避免在月经期给药,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需要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10项,总分为100分,分数从低到高表示症状越来越严重。另外,需要对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对其复发率进行了解,复发的标准为治疗后痛经与性交痛再次出现或加重。在疗效标准中,治愈:患者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盆腔包块明显缩小。有效:症状有所好转,盆腔包块缩小或无增大。无效:症状无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其中治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其中治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0例;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复发率为2.08%(1/4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2%(11/48),复发率为12.50%(6/48);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比较常见,针对该病的治疗,常规治疗中给予激素拮抗治疗,但是其治疗时间比较长,且治疗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对生存质量的提高没有促进作用。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可以对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行下降,消除病灶,缓解疼痛,但是不良反应较多。

将中药口服与保留灌肠应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保留灌肠治疗,可以直接通过直肠给药,避免对胃肠道刺激,降低胃液对药物的吸收,药效可以通过肠壁渗透直接作用在盆腔与子宫病灶中,其疗效显著[3-5]。其中保留灌肠药方具有化瘀、活血、止痛、散寒、温经、通络等效果。在中药口服治疗中,具有通经、止痛、祛瘀、活血、养血、散寒等功效。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采用中药口服与保留灌肠治疗,能够对患者症状进行显著改善,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复发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淑琴.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妊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医药,2016,13(04):71-72.

[2] 王慧玲.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6,24(04):136-137.

[3] 司远彬,李北氢,孙秀静.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6,18(03):580-583.

[4] 唐仕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并发不孕症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1):87-88.

[5] 冯晓娜.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33):456-459.

猜你喜欢
疗效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探究
降糖三黄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大学生流感样疾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