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的生态化“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设计

2019-06-11 05:29杨海茹刘清堂张玉王洋
中国电化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态学学习环境信息技术

杨海茹 刘清堂 张玉 王洋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学习环境的平衡。该文从生态学理论视角,探讨了学习环境的主体性、混合性、互动性、智慧性、泛在性、虚拟性等变革特征,设计了信息技术支持的生态化“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模型,并分析其核心构建要素“两种群”“三环境”,最后阐述了环境模型体现的生态性及模型应用的学习路径。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变革是应然,以学习环境转变支撑学习嬗变是必然,应使二者平衡以促进教育新生态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变革;学习环境;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学习者学习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关键点。2015年,新加坡提出Master Plan4计划,为培养面向未来和有责任感的数字学习者和公民,建立支持随时随地学习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相连接的ICT学习生态系统。2017年,美国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建议使用技术吸引和提升学习者学习,以便所有学习者都能参与并加强学校内外的学习体验,使其成为全球网络社会中的积极参与者。2018年,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在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提出未来数字校园全覆盖建设、“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等目标。2018年,教育部提出课堂教学改革,认为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课堂改革要坚持学习者为中心。以上政策表明,面对时代需求,学习变革迫在眉睫。学习环境为学习提供了外部支撑条件,成为学习变革的保障和支撑力量。为了满足新的教育改革需求,学习环境设计也面临新的转变。学习环境已经突破传统的围墙,由传统的单一物理环境向多元学习环境转变,学习资源由专用资源向大资源方向转变,这为学习环境的生态化提供了需求、支持和动因。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下,如何从生态学视角设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学习环境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讨论了生态学视角下学习环境的转变特征,构建了信息技术支持的“物理-虚拟-资源”融合的学习环境模型,并探讨了学习环境应用路径。

二、学习环境设计与生态学理论概述

(一)学习环境设计

1.学习环境的界定

杨开城认为学习环境是各种资源的组合,可以支持建构性学习;盛群力认为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意义,促进学习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包含物理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和和情感学习环境;Jonassen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利用信息资源和知识建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国内学者指出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外部支撑条件,包含有学习资源、人际关系等物质和非物质条件。国外学者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环境里的学习行为,可以组建学习共同体,寻找资源、解决问题等。

2.学习环境设计的特征

钟志贤认为学习环境设计,就是教师或者学生个体以及学校对学习环境的创设,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的高级思维能力发展和支持更有意义的学习。钟启泉认为,学习环境设计具有学校层面和课程层面两种形式,课堂层面的学习环境设计应该重视学习者学习过程及其经验本身,建议构建“设计-实践-反思”迭代的非线性微型课程设计流程,丰富学习环境设计的内涵。有学者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解,认为学习环境设计应当遵循四个特征:“建构性”“自控性”“情境性”和“协同性”,设计成“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或者融合以上的“共同体中心”的学习环境。还有学者依据创造性教学设计视角,认为学习环境设计时应重视这几个关键词:自控学习、个别差异、学习动机、思维过程、合作活动、多重体验、自我表现等,创造一个“探究型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的思考与表达。

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学习环境是在一定的学习空间内,借助自适应认知工具、应用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自我和协同知识建构的所有外部支撑条件。学习环境设计不仅要重视课堂层面,学校层面的学习环境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层面学习环境设计不仅关注课堂,还要关注其他物理、虚拟、社会文化等环境创设。

(二)生态学理论概述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派生自“Oikos”,意为“住所”“房子”等。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概念,既“研究动物与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现在普遍的解释,生态学就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研究包含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等领域。个体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生物个体;种群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同种个体组成的群体;群落是生活在同一特定环境中各种不同种群组成的复合体;生态是个體和环境的关联,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生态学有两个基本原理,生态系统原理和生态平衡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是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整体性原理。生态平衡原理是指,当有外来干扰时,生态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趋于平稳的状态,这种生态平衡具有复杂的反馈机制和循环技能,具有动态相对平衡性。但是,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自身调节范围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紊乱,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失衡现现象,需要人类通过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来适应新的环境,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生态学可以说是关于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可以被其他学科发展借鉴。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生态意识,要意识到生态就是生命的观点、有机的观点、自组织的观点、内在关联的观点,是“生命存在的状态”。世界是由人、自然、社会鲜活的生命体组成,生命的特质就是有机性。因此,生态学方法就是把各种生物、种群、群落置于彼此联系又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关键在于“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在应用生态学理论启发教育问题的研究时,应遵循有机性、完整性、连续性、动态平衡、适应性、多样性和共同进化的原则。

学习环境设计受到心理学、教育学、技术文化、实用主义视角等多元理论的影响,当前从生态学视角研究学习环境设计成为新的关注焦点。从生态学角度看环境,法国思想家莫兰认为,环境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与人类不是对立,是从属;世界不是客体,人也不是孤岛,人与环境是相互融合的。学者Arthur认为学习环境就是一个包含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学习生态系统。在学习环境设计时,我们应该重视整合性、适应性、平衡性、共生性等生态意识,为学生自然发展构造包含物质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等要素的复杂生态系统,创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提供多的选择权给学生。

(三)信息技术支持的生态化学习环境设计相关研究

当前,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态化学习环境设计与建设。张立新等认为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具有系统性、平衡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等特征,从个体与群体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和支持系统方面,建构了生态虚拟学习环境模型及应用策略。杨现民等提出,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有机生命体,具有产生、成长、成熟、消亡的生命周期。基于此观点,他们构建了泛在学习资源进化模型和泛在学习生态系统模型,其中的有机体包括资源种群和用户种群,环境包括学习服务,学习终端设备以及支持环境等。武法提等对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化设计提出了策略,比如非线性、动态性、开放性等。郑旭东等从具身认知视角,提出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存在“感知-行动”循环的动态耦合机制,推动了学习环境之生态隐喻的建立与发展。

综上,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及生态化学习环境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都很有意义,拓宽了学习环境设计的视野,促进了网络学习环境的发展。但是,已有研究多从生态学角度关注虚拟学习环境要素及关系,而对于资源、用户及多元环境之间的关联及应用路径缺乏深度的探索。文章尝试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环境的转变,并尝试构建物理一虚拟一资源融合的学习环境模型及应用路径。

三、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环境变革的特征分析

生态学角度看,学习环境是一个开放性、动态平衡、有目的、有序的教育生态系统。为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活动和学习技术支撑,学习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革,主要凸显了主体性、混合性、互动性、智慧性、泛在性、虚拟性等转变特征。了解学习环境变革特征,为学习环境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一)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中的主体和客体地位發生颠覆式的变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讲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和探究者等角色。学习者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环境设计的中心,强调“以学为中心”以及“共同体为中心”的主体性环境特征。

(二)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到混合式学习环境转变

传统教学环境中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向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整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多终端会议系统、视频同步互动教室实现了师生同步异地、同地异步、异地异步的混合互动;班级电子白板、网络虚拟社区推动了混合式学习资源的不断发展;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学习者的“离身”认知结构,增强了虚拟和现实的混合沉浸感;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的课前预习变为基于网络的知识建构,出现了师生、生生协作交流的混合学习主场,凸显了学习环境的混合性特征。

(三)从单一互动学习环境到多元交互学习环境转变

交互式电子白板、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纷繁多样的技术工具构建起“师生、生生、人机、人与资源”的多元交互学习环境。例如“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平台,通过多向交互、协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实现本地课堂与异地教室的虚拟“面对面”,增强师生的互动效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体现了学习环境的互动性特征。

(四)从被动接收式多媒体学习环境到主动参与式智慧学习环境转变

常见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习者被视为学科知识的接收者、认知工具的接受者、学习资源的旁观者。智慧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工具微型化、智能化以降低学习者认知负荷,学习资源个性化、主动化以避免学习者信息过载及知识迷航,学习服务自主化、定制化以实现学习者自适应的个性发展。学习行为分析、生理信息分析以及多模态数据分析技术在学习环境中的普及应用,可以记录过程、识别情景、联接社群、感知环境等体现了学习环境的智慧性特征。

(五)从正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到非正式泛在学习环境转变

当前,开放教育资源蓬勃发展,海量的学习资源改变了学习者单纯从正式课堂环境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有研究发现,人的一生有超过70%的知识来自于非正式学习,表明其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们从课外活动、场馆环境、图书馆等日常生活经验或实践环境中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这种学习活动被称为非正式学习。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智能移动终端创设的泛在学习环境,为非正式学习的产生提供有力的支撑,学生可以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这体现了学习环境的泛在性特征。

(六)从真实物理校园到多元虚拟学习环境拓展

传统教学是以学校与教室为中心的正式学习过程。物理、虚拟交叉融合的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学习环境的局限,开辟了一个独立于真实学习场所的“第三世界”。教师和学生可以从同一物理环境分离,虚拟时空与校园环境得以融合。MOOC、虚拟社区、自带设备、社交媒体等促进了海量学习资源的持续进化,为多元环境交叉融合的生态学习环境提供了支持。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应用生态观整合信息化教育系统各个要素及技术支撑条件,构建多维生态学习环境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四、生态化“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模型设计

(一)模型建构

信息时代,在浩瀚的学习资源海洋中,学生迷航且不能很好地鉴别资源的优劣。教师应把优质的学习资源进行组织和整理,放在网络平台中或者云中心,增加资源的易用性和共享性。传统意义,学习资源是支持学习的所有信息,是学习环境的要素之一。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学习资源是有机体应用的消费对象,具有生命有机性和发展性,包含除了校舍、书本、教师、专家、电脑等之外的,所有支持学习者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我们认为学习环境设计,除了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建设,还应重视资源环境(学习资源管理平台及各种教育云等存放资源的场所)。因此,参考杨现民、盛群力等学者关于资源和环境的观点,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启示及生态化学习环境已有成果,我们结合当前学习环境的变革特征,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构建了融合共同体中心特征的生态化“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模型,如下图所示。

模型内环是学习共同体为中心的“物理-虚拟-资源”三元环境,三者相互关联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生态系统。从教育生态化环境的适应性角度看,是在传统物理环境的基础上,纳入了资源环境和虚拟环境。模型中间环是学习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撑和持续发展保障,包含互联网生态环境和规范环境。互联网生态环境提供学习所需的各种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使学习系统具有开放性、互联性、共享性、持续性等生态特征。规范生态环境主要包含一些学习规范和学习模式等,例如,课堂正式学习、场馆非正式学习、虚拟协作学习、个性化资源主动推送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模式和规范,是一种三元融合环境中的学习文化,承担着保障环境氛围和秩序的功能。模型外环是社会环境,是生态学习系统的社会支撑。社会环境主要是三元环境中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含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的具体活动,以及活动中建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信息化领导、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督导、学科教师、学生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等。

(二)要素解析

1.“两种群”

“种群”是环境的核心要素,包含参与学习行为的用户种群和支持学习行为的资源种群。种群是环境中的有机体集合。学习环境生态系统包括用户种群与资源种群,前者是环境中的关键物种,是生态系统的建立与运行中心;后者是学习的外部支撑条件,是用户种群的消费对象,二者相依生存并相互动态链接。用户种群包含学习者组成的学生群、教师组织的教师群,以及他们彼此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环境中以学生种群为中心,教师种群引导支持学生种群活动,学生种群反过来反馈给教师种群促进其专业成长。教师种群和学生种群协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具有共同愿景和共同文化的学習共同体。资源种群是用户种群的消费对象,为用户提供适应性的给养,内部也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竞争的关系。资源质量的差异可以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优质的资源有助于用户种群的发展,反之不然。

此外,用户种群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矛盾关系。用户在进行资源消费、考试测评时属于竞争关系,而在疑难解答、协同讨论时属于合作关系。为了更好地支持用户种群的发展,要基于用户个性特征与资源属性特性,建立用户模型、资源模型及资源自适应推荐系统,让二者之间存在关联映射关系。用户特征分为用户基本信息、兴趣偏好、学习行为记录、认知学习风格等。通过用户分析、数据挖掘、情景推理聚合不同类别用户信息,形成生态化学习环境中的各类用户种群。根据用户的属性和需求范围,为学习者定制单一学习资源或批量学习资源。资源特征主要指资源交互类型、难易程度、媒体承载类型等。对于资源来说,系统可以根据对学习资源限制条件的多少,为该学习资源匹配单一的用户或者多个用户,通过资源集聚整合、用户种群分析、教育大数据挖掘等方式实现资源主动推送服务。

2.“三环境”

(1)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是传统意义的物品环境,指分布于不同地域的学校、教育机构及各种场馆学习环境(博物馆、科技馆、STEAM实验室)等。学校环境包括实地场所、多媒体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由教师与研究者负责环境的设计与运行,教学方式采用班级授课,教学评价以纸笔测验为主。教育机构是现在正式课堂学习外的一种辅助学习方式,由校外教育企业机构运行管理,采用面对面和在线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用小班化教学或者一对一教学组织形式。场馆学习环境是由博物馆、科技馆的管理人员、科学教育工作者共同设计和管理的学习环境,采用情境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单或者APP等工具,与展品及同伴之间开展的非正式学习活动。

(2)虚拟环境

虚拟环境是指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的学习环境。例如,网络课堂、专题社区、MOOC社区,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创建的三维虚拟体验环境等,通常由企业团队设计开发和维护平台及设备的管理。教师利用虚拟社区辅助教学、学习者采用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或者协作学习。学生的学习评价经常采用在线测评系统以及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学习者可以借助技术体验临场感强的三维学习环境,增强对抽象知识的多样理解,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3)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是指支持数字化学习的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它包含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市地区的教育资源云平台以及各种APP学习平台等,通常由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开发运营。借助技术的连通性,让资源成为用户间沟通的桥梁,使其具有再生性、协同编辑性、持续进化性等属性,可以对资源进行标准化描述、检索、分类、标注、聚合实现资源环境中的互通互联、共建共享。

(三)生态特征

本研究中生态化“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主要体现了整合性、适应性、自我组织性及多样共生性等生态特征。

整合性是指生态系统内的所有要素密切联系.相互合作。环境模型将整合的理念扩展到学习环境设计中,整合了学习者学习所需的一切支持条件,从物理环境到虚拟环境等,满足了不同学习个体需求与环境互动的可供性。三个环境相互用双箭头链接,表明其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用户种群,教师和学生相互支持,在学习共同体这种可以称为文化生态环境中,共同取长补短获得共生。

适应性是指人为了理解环境并与之和谐共处采取积极主动的活动。同时,学习环境能够基于人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富有弹性的变化。在学习环境模型中,适应性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结合具体教学目标以及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环境设计等,让其在和谐的生态的共同体气氛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发展。环境模型中,发展箭头表示学生和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升学科素养、信息素养、专业素养等适应学习环境的转变。学习环境可以为不同个体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推荐,为用户提供消费对象,同时资源又可以再生反馈给用户。环境模型中,用双箭头表示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发展,也要适应外部互联网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的要求。

自我组织性指学习生态系统是生命的组织,具有一定的自我再生能力。环境模型中,用户种群是中心地位,和资源种群都具有生命有机性,且二者相互支撑。用户种群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引导者、促进者,学习共同体是高校学习的组织形式。学生具有主体性,拥有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可以结合需求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采取比如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查找和应用信息,促进自身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学习目标及学校实际条件,自组织选择适合场所或者资源,进行学习环境微设计,提升学习环境的再生性等。

多样共生性是指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各种活动和关系是一种多样性的共生关系。学习环境模型中,体现了学习者与多样环境的互动,产生了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比如学校正式学习、机构培训学习、场馆非正式学习、虚拟社区学习、智慧教室学习、增强现实场景学习、APP资源移动学习等。共生性,体现了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互利共生性。一方面,学习环境为学习者学习的有效发生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提供所需的内容材料、辅助性资源、认知工具、策略情境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学习者也为学习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建构注入新的活力,并以生产者的身份为学习环境添加丰富多样的环境元素。

五、生态化“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模型应用

当今社会由于信息的过载、知识的激增、个人需求的多样性,更加强调学习的终身化和个性化,因此生态化“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该学习环境模型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所处学习环境的实际条件,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支持多样的学习功能。我们将物理学习环境设置为A,将虚拟学习环境设置为B,将资源学习环境设置为C,学生应用此模型开展学习路径有以下六种选择:(1)学校内的正式学习(A):物理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校常规教室学习,借助教师、教材、多媒体环境中的简单实体教学资源进行面对面的正式学习,是传统的学校学习路径;(2)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B):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打破了传统学习封闭式的空间壁垒,促进虚拟学习普及应用,虚拟“场”中学习者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或者自主学习实现处处可学、时时可学、人人可学的泛在学习,是一种在线学习路径;(3)物理、虚拟联结的混合学习(A-B):此学习路径体现的是在校学习与虚拟学习的整合,是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联结,可以开展混合性学习、智慧性学习、泛在性学习等新的学习路径;(4)物理、资源联结的学习(A-C):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替代性媒介与APP资源平台实现与海量学习资源联结,通过二者联结以实现基于大资源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开展场馆学习、Steam教育、移动学习等非正式学习路径;(5)虚拟、资源联结的学习(B-C):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借助社区平台提供的海量学习资源,实现基于资源的个性化或者协作学习。学习者可以享受到个性化资源主动推动服务,开展MOOC、专题培训、学习定制等个性化自主学习路径;(6)物理、资源、虚拟互联的学习(A-B-C):多维生态环境支持的学习体现了教育生态化的基本思想,学习不再是单一的依赖于某一方系统的支撑,而是基于多维度协同构建的自适应性学习环境进行。学习主体归属于某一学习共同体,对于学习主体的发展更具有促进意义,在此环境下可以开展自适应生态化学习路径。

总之,在生态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物理环境中可以进行正式学习或者非正式学习,在虚擬环境中可以建立学习共同体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团队协作学习,在资源环境中可以获取学习所需要的个性化资源进行自适应或者自我调节学习,真正实现了环境对学习的全方位支持。当前,一些新兴智慧学习环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信息技术的组合运用、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虚拟的学习共同体、线上线下的教育融合、视频直播的远程资源支持等都是“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未来教育应用的雏形。该模型环境中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应遵循技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变学习方式的原则,避免出现为了“技术而技术的”的环境创建误区。技术只是教育变革中的“沧海一粟”,虽然有潜力变革教育,但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替代策略”应用于教学中,还不足以支撑整个教育系统变革的发生。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变革的本质,是整个学习认识过程及构成要素的组合与重构,是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继承转向面向当前信息化社会的集成创新。因此,生态化学习环境中提供的多样化学习路径及环境要素对学习变革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学习壁垒,促进了学习环境主体性、混合性、互动性、智慧性、泛在性、虚拟性等不同程度的变革。“21世纪学习能力框架”认为生活/职业技能、学习/创新技能、信息媒体/技术技能是新时期学习者应该掌握的基础技能,而这些能力的习得必须依赖学习环境、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标准与评估等方面的协同支撑。学习者在“自定步调、自我监督、及时反馈”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可以采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获取自适应推送学习资源,实现人与人、人与资源的深度互动,提升学习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支持的生态化“物理-虚拟-资源”学习环境的设计对未来学习环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以信息技术实现学习环境变革是学习系统适应时代要求、促进教育发展的应然,以学习生态环境的转变支撑学习嬗变是学习变革的必然,是打破传统学习藩篱、催生信息时代新型教育的必由之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教育的应用,智能化的生态学习环境设计将成为发展的新方向。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变革是应然,以作为学习外部支撑条件的学习环境的转变,支撑学习嬗变是必然,应使二者平衡以促进教育新生态发展。

作者简介:

杨海茹: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育等(yanghairu@mails.ccnu.edu.cn)。

刘清堂: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育、学习分析技术(liuqtang@mail.com.edu.cn)。

张玉: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1559912312@qq.com)。

王洋: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学习分析技术等(1284526718@qq.com)。

猜你喜欢
生态学学习环境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