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语文课程改革途径探析

2019-06-11 11:17徐海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职业

徐海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新的局面,迫使中职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中职语文应在注重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体现职业特点和强化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实施课程改革。

[關    键   词]  新时期;中职语文;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8-0120-02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并没有随着规模的扩大得到显著提高。我们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学到知识,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新时期,中职院校对其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文化课作为职业学校课程组成的重要部分,如何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使之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成了从业者不得不去思考的重要课题。而语文课作为文化课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叶圣陶曾经说过:“表达观点靠语言,写出思想靠文章。”从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中可见语文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文,将难以与他人沟通交流,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语文是中职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各类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应对未来工作和人生的基础。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现中,语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

(一)世情

首先,在学校方面,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高技能人才,但在现实的培养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企业的现实压力,往往导致职业学校片面强调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极易造成道德文化和职业素养的欠缺,即使毕业进入了用人单位之后,也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其次,在家长方面,许多家长主观上也轻视职业教育,他们认为来职业学校就是学技能的,而语文课等公共基础课可有可无,学好学坏无所谓。甚至有些学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就干脆说:学好专业课就好,何必学语文。

(二)学情

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总体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足。有许多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甚至连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都不能正确掌握,更不用说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的学生阅读量极少,知识面窄,对文本的理解和想象力不足,同时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学生能够投入语文学习中有着很大的难度。

(三)教情

很多中职的语文教师毕业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接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难以为中职学生所接受,加上大多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厌学现象普遍,时常导致学生不想学、教师不愿教现象的发生。

另外,由于职业学校往往对语文课不够重视,很多语文教师难以获得进修学习的机会,难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中职院校中往往存在语文课师生配比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语文教师存在着课务过重的情况,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注重传统文化,突出语文特性

201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职业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语文承担中国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更要承担起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语文是与传统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使传统文化与语文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形成高尚的精神修养,使语文课更充实且更有深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化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相关故事,通过设计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如可以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优秀的古诗词蕴含丰富的情趣,对学生的心智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发展能力和文化素养,让每个学生受益终身。

(二)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德育渗透

2016年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工匠精神”的概念。工匠精神代表了市场需求、政府的人才培养方向,更是对广大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而中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工匠精神必然成为中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现实需求,这就使在中职语文中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可能。在中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对日后工作能力有益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建立执着专注的精神有着极大帮助,而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

另外,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德育素材,为我们开发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跟秦王斗智斗勇,最后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如莫泊桑的《项链》,通过主人公玛蒂尔德因贪恋奢华而遭受痛苦的故事讽刺虚荣心,反映了不良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和社会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中国,水的困惑》,文章分析了中国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原因,警示我们水危机的现实,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展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三)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专业特征

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他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所以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任务就不能等同于普通高中,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研究和探索专业知识的融合点,设计符合职业要求的教学,从语文出发,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的相互促进。

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征,他们普遍要求把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具体的专业能力,为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服务。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可尝试实践“嵌入式”教学方法,以专业知识为载体,通过语文能力训练,借助职业因素来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如教学中如遇上“关注环境”的主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开展调研、撰写调查报告等,以此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教材中还有关于“推销产品”为主题的综合實践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商品展开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并介绍商品等,模拟产品推销情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和口语交际能力。这样,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融合专业技能,一定会达到语文和专业课互利共赢的局面。

(四)强化职业素养,探索实践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努力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变以前的“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变以前的“教师单边讲授”为“师生互动教学”、变“普通课堂教学”为“创设情境教学”,教师适时地将语文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其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而便于与专业相结合,且容易被学生所喜欢。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学生就业方向,以此为指导,将语文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有专业特点、职业特色的语文课。

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对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我们的语文如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做好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那么语文必将能为职业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思帆.关于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神州,2017(12):125.

[2]祁勇.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管窥[J].职业教育研究,2010(3):110-111.

[3]肖进军.浅析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方法[J].广东教育:职教,2012(6):41-42.

[4]余绚.为中职语文课堂注入活力:课程改革常态化的探索之路[J].现代职业教育,2017(5):98-99.

[5]张雷.多项并举做好中职语文课程改革工作[J].科学咨询,2017(9):87-88.

[6]石芝.中职学校德育渗透的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职业
语文课文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