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弦又称“口簧、口琴”等,在中国有20多个民族有口弦这件乐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对口弦的独特称呼。我国对口弦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从此相关学者对口弦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与探讨。本文以我国目前对口弦研究的文章为基础,对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口弦音乐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简析。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口弦;研究现状;简析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獻标识码】A
在我国不同民族对口弦称呼不一,汉族称为“口弦、口簧、口琴”,柯尔克孜族称为“奥孜库姆孜”彝族称“和贺、冲”回族称“口口、口琴子”等。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环境的的因素,其口弦的形制大小余种类有所不同,其演奏方式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口弦制作的主要由竹子、木、金属三种材料制作而成,三种材料不同的组合方式也导致了口弦演奏的多种音色与分类。
有关口弦的起源的研究,各位研究者一致认为是起源于人类的远古时期,各少数民族对于口弦的起源更多的是倾向于流传在民间的美丽的爱情故事与神话传说。这给原本就历史久远的乐器加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笔者想通过对我国三个少数民族的口弦研究现状的简析,试图揭开口弦乐器的“神秘”面纱。
一、历史渊源
有关口弦的起源,相关学者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从相关文献的记载与考古学的发现也可以证实这一点。口弦在我国历史上称呼不是一层不变的,从先秦到明清之前称作“簧”,明清时期称作“口琴”。在文章中胡出现“簧”与“口弦”等不同称呼,是由于口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称呼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实质一样。
(一)文献记载
1.竹制口簧
竹簧,远古称簧。先秦重要史籍《世本》对口弦的记载为“女娲作簧”,由此可以推测出口弦在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就已经产生了。
我国历史文献中对于少数民族口弦的记载较晚,在唐代李延寿《北史》(卷九十五)和北齐魏收《魏书》(列传八十九)中讲到四川、贵州一带的僚人说:“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僚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用竹为簧,郡聚鼓之,以为音节。”这说明在唐朝,竹簧是受少数民族青睐的乐器。
图一
有关竹制口弦的最早图像记载是在北宋时期陈旸的《乐书》《乐书》(卷一三一)中。
2.金属口簧
东汉时期刘熙的《释名·释乐器》中记载了金属口簧中的“铁簧”:“……簧,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有关北方少数民族金属口簧的最早记载见于《清史稿》:“以铁为之一,一柄两股,中设簧,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嘘唏以成音。”
北宋陈旸在《乐书》(卷一二三)中对铁簧的最早图像记载(图二)。
图二
(二)口弦的考古学发现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口弦琴,其材质为“骨”制,数量有20多件,距今约4000多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的弦乐器,这对文献资料记载与相关研究者对于口弦起源于人类新石器时代的推测是强有力的佐证。
(三)各民族的历史传说
各民族对于口弦的起源有属于本民族的美丽传说,在柯尔克孜族口弦的起源是一位美丽的姑娘为了在晚上看护自家羊圈是用来提神的工具,由于其音色优美逐渐发展成为其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回族对口弦的起源有不同的传说,地点均为宁夏的六盘山地区。其一,一位美丽的女孩在家乡大汗时在深山里找到水源,回到家乡时由于长途跋涉口干舌燥说不出话,便用手中折下的竹子弹出声音最后找到了水源;其二,是一位姑娘在被毒蛇咬伤后为了向心仪的男子表达爱意而将头上的竹子装饰品削成精巧的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彝族人们的生活中,口弦与神、鬼,祈福与去病等事项联系在一起,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有时也作为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的工具。
二、口弦在我国的分布及分类
(一)分布
口弦的制作大多为就地取材,由于我国各地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各民族在制作口弦的材料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影响。竹制口弦多流传于我国云贵、四川、宁夏等地,金属口弦流行于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
(二)分类
口弦本身依其形态差异被分为:簧装于自体者;簧装于体外者。我国口弦乐器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形状及口弦簧数的多少进行分类。目前主要使用的有木、竹与金属三种材质制做的口弦。不同民族口弦的簧数有所不同,木制与金属制多为单簧口弦,竹制多为多簧口弦。
按口弦簧舌数量可分为单簧口弦与多簧口弦两大类。单簧口弦多为木制口弦与金属口弦,多簧口弦以竹制口弦居多。按口弦演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拉绳弹奏与拨簧弹奏两种,其中拨簧弹奏可分为“拨簧舌尖式”(新疆柯尔克孜族的口弦“奥孜库姆孜”)与“拨簧舌根式”(凉山彝族)。
(三)制作
历史文献中对于口簧制作的记载:清人张泓在《滇南新语》“口琴”一节中写道:“口琴,剖竹成蔑……横侧贴腮近唇,以气鼓簧……鼓顿有度,其簧闪颤成声。目前相关学者对口弦制作的记录:口弦的制作是制作乐器的艺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制作经验所做成的,对口弦的长、宽高等数值是一个大概的估量,并不精确。
1.木制口弦
选择合适的材料晾晒并将其削成应有的厚度;那已有乐器在木板上刻出模型并进行裁剪、打磨;在乐器两端的外沿框上打孔拴线;进行乐器的试音,这样木制口弦的制作就基本完成了。
2.竹制口弦
竹制口弦的制作。主要工具,锯、刀子、铅笔、尺子、锥子、砂布等。制作程序:选择材料、加工材料、裁割、画线、挑簧、打磨、修饰这七个步骤。
3.金属口弦
制作主要工具。锯、各种刀子、剪子、尖锥、小铁锤、小枕墩、砂布、铅笔、固定板等。制作程序。准备材料、加工材料、打制口弦柄、画线、制簧片、抛光修饰这六个步骤。
三、口弦功能
(一)文献中对口簧功能的记载
1.乐器
《鹿鸣》曰:“吹笙鼓簧”。《礼记》:“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竽、笙、箎、簧。”口簧曾用于清代宫廷笳吹乐队。
2.饰品
西汉的史游《急就篇》中所提到的“冠帻簪簧结发纽”,可知簧在古代的一种功能是作为古代女子的发饰所用。
3.传情达意的工具
明倪辂著、杨慎编的《南诏野史》中记载“黑干夷”(即彝)的风俗说:“婚配,男吹(葫)芦笙,女弹口琴,唱和相悦。”
(二)目前学者对口弦功能研究
1.社会学功能
口弦是在我国各民族中的使用者多为女性,有的民族甚至对其的定义为女性“特”有的乐器,甚至有相关的研究者对口弦的“女性化”特征针对某一民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释与研究,口弦作为回族女性的乐器体现着回族女性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在家庭及社会地位中的不断提高与女性思想解放的体现。
2.语言学功能
在历史文献或者部分民族对口弦来源的民间故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口弦作为人们传递语言信息的工具,广泛地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一功能在历史的变迁中被很好的传承下来,是因为不同民族口弦的制作是符合本民族语言声调的规律,人们根据生活中所使用的熟悉的语言声调通过口弦的弹 奏模仿实现私密语言的传递,这一现象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口弦的“说话”现象。
3.音乐学价值体现
音乐是用来欣赏的。在远古时代,口弦作为人神交流的工具,甚至在现代社会凉山彝族的人们仍用口弦作为去世者在超度时所用的乐器。在彝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中把口弦作為寂寞时的陪伴,作为人们情感的寄托随身携带。
4.民族审美观的体现
口弦多是各民族的女性在使用,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影响口弦弹奏的情况下装饰一些在本民族审美范围内自己喜欢的饰品,可以佩戴在身上起到装饰作用。
四、口弦音乐本体的研究
目前对我国口弦所属民族研究较为深入的有凉山彝族口弦、宁夏回族口弦与新疆柯尔克孜族口弦,下面将依次整理近些年相关学者对这三个民族口弦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
(一)凉山彝族口弦
1.分类及唱名研究
凉山彝族口弦有竹制和铜制两种材质做成。有单簧、双簧、三簧、四簧这四种口弦,目前单簧口弦只有在凉山的个别山区保存下来。簧片基音唱名是“do、re”(双簧口弦),“la、do、re”(三簧口弦),“sol、la、do、re”(四簧口弦)。
2.演奏方法
演奏者将口弦需要固定的一端用左手固定好放置在演奏者的两齿之间,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旋律走向用右手食、拇指弹拨簧端时调节口腔的大小便可以演奏出心中的旋律。
3.律制及音乐特点
单簧口弦的律制为纯律;双簧口弦的律制是纯律向五度相生律过渡;三、四簧口弦律制为五度相生律。音乐特点:语义性的:演奏者根据凉山彝族语言声调对乐曲进行处理;语义性向非语义性过渡的:这类乐曲是在言语声调摹拟的基础上产生的乐曲演奏;非语义性的:这类乐曲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乐曲为纯粹的旋律,内容多为表达演奏者当时的所感所想。
宁夏地区流传的口弦有竹制、木制与金属制三种。
历史渊源探究:口弦并不是回族固有的民族乐器,它是随着回族的产生于外迁进入宁夏的回族所带来的。
口弦音乐特点:节奏性,由于宁夏口弦无明显的音高,乐曲的旋律性也不强,节奏成为演奏者演奏乐曲的主要特点;模仿性和即兴性,口弦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乐器,演奏者会根据自己所处的场景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即兴演奏的旋律居多;自娱性,由于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口弦是妇女在家独处时消除苦闷的工具,这件乐器伴随着回族女人成长的各个阶段。
乐曲。据记载,在宁夏流行的回族口弦曲目有六七十种,传承下来的固定曲目有《廊檐滴水》《骆驼铃》《苦难调》。
口弦所体现的音乐文化特征。回族音乐文化的内在特征。回族音乐由于受到所信奉伊斯兰教义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出相对沉静的音乐特点;回族人的音乐观。宗教信仰对回族音乐观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人们对“音乐”成为“赞”或“念”所有的“音乐”必读符合宗教信仰的要求。
(二)新疆柯尔克孜族口弦
历史渊源。从柯尔克孜族的发展历史与我国口弦向中亚传播的时间推断出,至少在公元前3世纪末时,柯尔克孜族就可能出现“口弦”这件乐器了。
乐曲及演奏。口弦的制作材料主要为木制和铁制,演奏时将口弦放置于口中的两齿之间,左手固定住口弦的一端,右手拉扯或弹奏簧舌弹出乐曲的节奏,演奏者根据旋律音的高低通过口腔的变化实现乐曲旋律的完整演奏。乐曲:《Gulhayet》《Gulsun》(民间流传)、《Eleiment》(原创)、《Gulhayet》《Yeldengguyi》《Tainiment》《Taichi》《sar kez》。
音乐文化阐释。口弦传承多以家庭姓氏为单位,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柯尔克孜族人的生老病死,以小见大通过这件乐器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认识与了解到柯尔克孜族音乐文化生活。柯尔克孜族在历史发展与形成中由多个民族组成,由于民族宗教信仰中“乌麦女神”的影响,柯尔克孜族女性的家庭与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这在口弦的音乐中明显的体现出来。
对以上三个民族的口弦从历史渊源探析、乐器的分类及形制、音乐本体、音乐文化与传承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口弦作为人类音乐的活化石在这三个民族保存相对较好的原因是:三个民族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社会形态发展比较缓慢。凉山彝族在1956年之前仍处于奴隶社会,人类发展最初始的社会阶段,缓慢发展的社会形态直接影响了口弦发展的速度,其音乐与乐器的形制仍保持最初的音律与形状,是少数民族中口弦音乐保存最为原始的民族;宗教影响方面,回族人们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女性在道德与行为上的严格要求,加之受到传统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在回族社会政教合一的情况下回族女性的发言权相对较弱。口弦作为回族女性所使用的乐器,其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旋律上符合当时社会女性的心里诉求。柯尔克孜族的宗教信仰并不单一,其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相对自由与宽松。在众多的信仰中,不乏女性信仰的存在,乌麦女神就是延续至今的信仰之一,信仰的核心就是对女性生育的崇拜,因此女性在柯尔克孜族的社会与家庭地位很高,而作为伴随他们生活的口弦乐器也同样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与其社会形态的发展基本保持一致,在1956民主改革前彝族的宗教信仰停留在人类信仰的初始阶段——祖先崇拜与灵物崇拜。口弦作为伴随彝族人生老病死的一件乐器沟通着人与神鬼之间的信息,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显而易见。
五、口弦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中的口弦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民族与当地政府对口弦的研究保护与传承采取了很多措施。口弦传承通过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传承艺人的学习培训,当地学校对通过课程对口弦知识传授等多种渠道展开对口弦开发与利用。多种方式齐头并进,口弦的传承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更多的人了解并熟知了这件民族乐器。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代社会中口弦在以上三个民族的传承中遇到以下问题。传承方式的传统化:口弦的传承主要依靠家族传承的方式,还有一部分师徒传承的情况。在当代社会想让更多的人学习与了解口弦音乐文化需要改变传统的传承与教授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社会中的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已不复存在,多媒体的介入使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口弦随着人们说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在人们传统生活中所占有的地位也逐渐下降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消失;乐器自身音响效果的影响:口弦弹奏时音量很小,演奏者与倾听者需要在很安静的环境下近距离才能听到口弦演奏者演奏的乐曲旋律,在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变快的情况下静心去欣赏一段口弦的旋律很是稀少;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生活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口弦的“话语”功能逐渐减弱,人们可以直接通过语言或者通多手机及其它渠道的方式直接表达对想要联系或爱慕者的信息的传递或表达。
口弦作为研究人类早期音乐的“活化石”对了解人们早期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口弦在现代社會的变化是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情况下积极的创造现代社会中口弦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方式,保护人类远古的声音——口弦。
参考文献
[1]应有勤,孙克仁.口弦的综合考察[J].中国音乐学, 1988(2).
[2]曾遂今.凉山彝族口弦之一[J].音乐传播,2016(1).
[3]曾遂今.凉山彝族口弦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3).
[4]张丹丹.新疆柯尔克孜族奥孜库姆孜调查与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5]百佳.宁夏回族口弦社会性别探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6]韩婷.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口弦音乐文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7]应有勤,孙克仁.口弦的综合考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2).
[8]袁炳昌,毛继增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艺研究所编.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1986:199-205.
[9]殷海山.《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256-257.
[10]万雪玉.奥孜库木孜与柯尔克孜族女性[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1).
[1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1:517-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