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民彤
对于人的死亡感受、死亡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些早早经历过生死的人,对死亡的感受和认识,是超过一般人的;而对一般人来讲,往往是经历了亲人病故死亡之后,才有了对死亡的心理感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有这种感受是进入中老年之后,而且,随着岁月的更迭,这种心理和情感越发强烈。作家贾平凹说,依他的经验,三十岁以前,从来是不思考到死的,人到了中年,下一辈的人拔节似的往上長,老一茬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死的概念才动不动冒在心头……
贾平凹在《愿人生从容》一书中给我们“画”出一幅幅人们对待死亡的众生相。有一种是参破生死的人,比如那些哲学家、高人、真人,他们对死从容不迫。另外一种是那些糊里糊涂的人,对死没有恐惧。还有一种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人,他们最恐惧死,又最关心死。
怎样理解贾平凹曾说的“死去有死去的好处”?死,是一种“得道”。贾平凹说:“孔子有句话,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我特高兴,噢,孔圣人说过了,早上得了道、晚上就应该死了,这不是说凡是死的人都是得了道的吗?那么,这死是多么高贵和幸福,而活得长久的,则是一种蠢笨。”
如果这样理解,死就是“得道”,既然“得道”了,死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既然死是人的最后归宿,既然寿的长短是闻道的迟早,既然闻道而死去的时候是一种解脱和幸福,那么,对于死应该坦然。”
死也是有价值的。小人物的死,遗体捐献出去。贾平凹的一个画家朋友,“说他死后,眼睛得献给XX医院,心肺得献给XX医院。”历史上大人物的死譬如秦始皇,“评价一个人的历史功过就得依此人死后是否还造福于民。秦始皇死了那么多年,后人发掘了个兵马俑坑,使中国赢得了那么大的威名,又赚了那么多旅游参观的钱,这秦始皇就是个好的。”这样的小人物、大人物,都是死得其所。
死亡是人人平等的。可是,人性里最大的可悲处是不能享受平等。试想,我们作为一个平头百姓,平日里看不惯以权谋私,看不惯不公正的发财,提意见呀闹斗争呀地要平等,可彻底消除贵贱穷富和男女老幼界限的最平等的死到来时,却不肯死,不死不行时,才依依不舍地去了……
总之,对待生死,可以见出一个人的生命观、人生观、宗教观乃至幸福观。对死恐惧,恐是人之常情,但是,缺乏对死亡的认知和一个正确的态度,则是愚蠢的。
对于死亡的看法,罗素有一段话:当想到死亡问题时,最好以一种坚韧的观点,从容而冷静地去思考它,而不要有意地去降低它的重要性,相反地,对于能超越它应感到一种骄傲。
(摘自《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