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模式探析

2019-06-11 08:16左东东李文勤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

左东东 李文勤

[摘要]应用型本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型载体,面临着迫切的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难题,这种改革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必由之路,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密切相关。通过开展人本主义的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倾向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错位状况,加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文章在阐述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证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与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逻辑关系,建立了“一条主线、双向对接、三个融合、四项服务、五重保障”的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模式。

[关键词]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  应用型本科  高等职业教育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8-0050-05

一、引言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95万,2018年为820万。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而另外,随着“制造强国”等一系列国家新兴战略的推进,一些行业出现了专业人才的大量空缺,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错位现象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对市场需求关注度不够,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国家适时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实际上是将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化,即推动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职业规划不合理、缺乏求职技巧、就业期望定位不恰当、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就业部门在未来相当长时间要坚持抓好的一项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准确把握国家政策,主动求变,科学全面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当前,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就业指导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全程化、多元化,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针对学生特点有侧重地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建立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契合用人单位职业要求的就业指导模式。

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是指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潜能,使得学生能够客观地认知自我,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充分了解职业需求,准确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较好地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需错位的问题。

二、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内涵

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是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院长刘玉海教授根据多年高等教育实践经验,按照国家办应用型本科的方针,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需求,秉持“办真心关爱学生的大学”的办学宗旨,结合应用型本科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定位,以转型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背景,创造性地归纳总结后提出的。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是“帮助学生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刘玉海教授认为育人和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努力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并加以引导,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唤醒并激发自身优势潜能,才是对教育的不懈追求。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努力体现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诉求。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因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受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学生拥有自主的意识、自信的心理、自觉的行为、自我的评价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追求是实现人的成长与发展。对应用型本科而言,学生才是办学的主体,因此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并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当中,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我想教什么”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我想学什么”,站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帮助学生成才的根本任务。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服务的重要内容,应该帮助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準确定位,明确努力方向,做好职业规划。

2.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是和谐统一的。尊重并支持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和个性化追求。针对不同的人才成长需求,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案,也就是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一人一导师、一人一目标、一人一规划、一人一课表”。做到科学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激发自身优势潜能,并通过不断累积放大自身优势,成长为某一职业领域的专才,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追求。

3.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实施过程涵盖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在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职业生涯规划竞赛、职业愿景座谈交流以及在相关行业轮岗实训、定岗实践等,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潜能。为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学生可以定期、不定期地与成长导师交流。在此基础上,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有侧重地培养学生,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实施“四年不断线”的主体性个性化教育。

三、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与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逻辑关系

1.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是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支撑。第一,就业指导工作本身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针对不同的职业需求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工科与文科的指导必然不同,不同专业的指导也不相同,同一专业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由于爱好、特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指导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必然有所差异。第二,就业指导工作需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科学谋划,细致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做到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形成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就业指导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给予不同指导,这样才能做到工作卓有成效,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第三,就业指导服务不仅仅是求职技巧的传授,还是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心理的培养,从精神层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与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内涵追求是一致的。

2.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是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第一,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是在人本主义大学框架下,搭建学生成长服务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重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关注、自我认同的心理成长过程,赋予学生成长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调动学生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实现。第二,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个性化的自己,有计划地培养自身特长,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按照学生的成长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自身特质的、个性鲜明的、适合某职业领域的专才。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与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一脉相承,是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四、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一条主线、双向对接、三个融合、四项服务、五重保障”的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模式

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思想。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才”与“需求”的双向精准对接,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趋于一致,同时充分发掘学生个体的优势潜能,尊重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依据这一目标,笔者构建了“一条主线、双向对接、三个融合、四项服务、五重保障”的就业指导模式,如图所示。

1.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过程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是指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指导为主轴,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为焦点,以素质拓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既立体式展示又相互交叉渗透的系统工程。

在学生就读的四年中,实施“四年不断线”的就业指导教育,并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指导内容。一年级学生就业观念不强,就业目标模糊,对自己的认识不客观。这个阶段主要以基本素质培养为主,如文字撰写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待人接物礼仪、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基本常识等。利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结合SWOT分析法,完成大学生职业倾向测试,制定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辅以相应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二年级和三年级可以在专业课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职业背景、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岗位设置、能力要求等。适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走进来”,为学生职业成长答疑解惑;带领学生有目的性地“走出去”,了解真实的职业情境,感受行业文化,使学生对目标职业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四年级学生的职业目标已经比较明确,具备了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岗位需求的不同,采取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为学生在具体问题和具体事件上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对接。供给和需求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二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需建立在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及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就业指导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目标并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自己。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的就是生产、技术、管理一线,因此,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必须以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需求作为导向,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完美对接。

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努力实现产教融合。在校内设立数量充足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外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联合育人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让学生不断修正自身的职业发展定位,从而提升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契合度,实现“人才输出”与“职业需求”的精准双向对接。

3.构建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相融合的模块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由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不同需求,所適合的职业岗位也必然不尽相同。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具体目标岗位,分析出相关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不同的知识、能力、素质对应着不同的课程,学生想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就要选择学习对应的课程。例如,商务人士的主要能力需求是语言沟通能力、相关法律常识、职业道德、社交礼仪、文字撰写能力以及一定的专业知识,那么有志于此的学生就可以选择语言文字、法律、礼仪、营销等方面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

将知识、能力、素质融合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助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愿景选择学习不同的课程,理性地规划自身发展方向,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4.建立“一人一导师、一人一目标、一人一规划、一人一课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推行职业教育导师制度。每位学生至少配备一位职业教育导师,每位导师可以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导师可以由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行业企业工程师、相关领域资深人士等兼任。

在导师的帮助下,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和兴趣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目标岗位的能力要求,适时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个性化课表,从而使得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不断向岗位需求靠近,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个过程也就是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潜能发挥到极致。

5.建立“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学生、家长” 五重保障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体系。简单来讲,就是要做到学生的就业质量不仅仅是学校“自我感觉良好”,更需要来自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多个主体的监督与评价。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评估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需要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估指标体系。传统的评估主体往往以学校自身与教育主管部门为主,难免导致就业指导工作实绩与评估结果不吻合,因此,实施主体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建立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学生、家长深度参与的评价体系。这些主体的参与,一方面,可以让社会更加关心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稳定的多渠道跟踪反馈机制。通过企业了解学生到岗后的工作表现和社会适应能力,跟踪毕业生1~5年的岗位履职能力、5~10年后的职业发展状况,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从而建立起以大学生职业理想实现率和职业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为核心的就业指导工作评价体系。

引入多主体参与评价与监督,有助于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就业指导工作效果, 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使得就业指导体系始终处于动态调整并不断趋于完善的状态。

五、结语

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保障,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关系到学生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终生成长。以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为背景的就业指导工作,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成长的主动性、自觉性、持久性,能够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潜能,获得长久发展。

本文构建的“一条主线、双向对接、三个融合、四项服务、五重保障”的就业指导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有助于将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有助于破解應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难题,有助于为国家经济新常态提供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周颖.浅析人才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发展[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6).

[2]林丽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六位一体”模式探究——以仰恩大学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12).

[3]胡瑞安.大学生就业形势及辅导员就业指导策略[J].衡水学院学报,2019(1).

[4]钟震颖,雷五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与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5]张永春,蔡玉峰.地方本科院校主体性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

[6]魏文斌.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

[7]陈燕妮,曾国斌.以学生主体性为视角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23).

[8]王兴顺.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职业,2016(5).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