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分析及驾驶技术探讨

2019-06-11 09:51石玉敬
时代汽车 2019年5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石玉敬

摘 要:安全行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我国车流量不断增长、道路安全问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虽然我国的道路交通情况得到了改善,交通事故发生率却居高不下,国家道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也是保持较高状态。因此,分析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增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提升他们的驾驶技能,这是每一位驾驶员的重要职责,本文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汽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驾驶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交通运输业也在不断发展,所以我国拥有小汽车的人数不断增多,交通事故也时常发生,车祸作为致人死亡的元凶,也成为了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一个不利因素。而交通事故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绊脚石,只有充分认识汽车安全驾驶的影响因素,制定排除不利因素的解决方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祸的发生率,为人们提供安全保障。

2 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不利因素

2.1 汽车质量

汽车的保养状态和配置是影响安全驾驶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车主应该定期保修车辆,检查车辆的质量是否过关,这样才能安全上路。但是,经调查发现,我国只有一半车主做到了定期保养汽车,其他的车主只有发现问题才会维修车辆。

2.2 驾驶员状态

驾驶员是安全驾驶的决定性因素,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驾驶安全性。疲劳驾驶是我国汽车行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如果驾驶员没有充足的睡眠,那么他在驾驶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出现分神的情况,遇到情况也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1]。其次,驾驶员的精神状态也会影响驾驶安全,如果驾驶员处于情绪激动或崩溃的状态,他们的注意力就无法集中在开车上,有时为了宣泄情绪甚至会刻意加速飙车。还有些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比较差,遇到事情容易慌乱,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伤害或损失。

2.3 驾驶环境

驾驶环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比如天气、交通信号、路面状况等都有可能会影响驾驶安全。如果遇到雾霾、冰雹和下雪等极端天气,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会变高;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也比没有的更安全;晴天比雨天和下雪天更安全;白天驾车比晚上更安全。

2.4 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确保驾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品质,因为行为是受到意识控制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行为。有些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驾车时随意闯红灯、转弯不打转向灯、超速行驶,这类违规行为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驾驶员必须明白驾驶安全的底线,比如说绝对不能在疲劳状态或者醉酒状态驾驶,开车途中不能玩手机打电话,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这样才能做到安全驾驶。

3 确保汽车安全驾驶的注意事項

通过分析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可知,汽车行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且这些情况会反复出现,要想保证安全驾驶,车、人和环境就要做到统一。但是,安全驾驶还会受到环境和车辆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是人为能够轻易改变的,所以驾驶员首先要控制好人这个主观因素,提升自身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要想做到安全驾驶,主要是注意以下几点:

3.1 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良好的驾驶习惯是行车安全的最大前提,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启动车子之前驾驶员要仔细观察周边情况,做好行车的一切准备工作,调整好座椅位置,检查一下仪表是否正常运行,系好安全带;车内要随时备好应急物品,如急救包、灭火器、警示牌和铁铲等;定期进行车辆检查和保养,确保各部件能正常使用;驾驶员不能疲劳驾驶、超载行驶和酒驾,一切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行为都要杜绝。至于车辆检查,以刹车为例,刹车主要由刹车液、刹车片和刹车鼓组成,检修人员要严格注意刹车的磨损情况,如果刹车片磨损较严重就要及时更换,因为会降低刹车速度,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刹车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在日常生活中,驾驶员可以通过听声来辨别刹车是否正常,如果刹车的时候出现嘎吱嘎吱的响声就表示刹车片可能受到磨损[2]。

3.2 落实安全驾驶五要素

安全驾驶是一个需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安全驾驶五要素是驾驶员共同总结的经验,主要内容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视线灵活、预估风险等等。五要素能够给安全驾驶一个很好的保障,驾驶员应该时刻牢记。比如说超车大部分原因就是驾驶员没有做到预估风险,没有忽略了超车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驾驶员一定要把五要素落实到行动中去。在预备超车的时候驾驶员要准确预判风险,仔细观察道路四周的交通状况,判断哪些区域是安全的,并注意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在安全的前提下超车。完成超车操作后应进行后视镜、转向灯和盲点检查,确认车辆没有问题再原道返回。在夜间超车尤其要加强警觉,因为夜间光照不足、车灯之间会形成反光,这给驾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更要遵循行车规则。在超车之前驾驶员应按两次喇叭并打开远光灯,更要紧盯前面的路况,只有规范操作才能更好地保障行车安全。

3.3 掌握突发情况处理方法

道路交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在驾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转向过度、涉水路段阴雨天气和泥泞路,这些客观因素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多困扰。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驾驶员必须掌握一些突发情况处理措施,这样在面对紧急状况的时候就不会惊慌失措,能够对事情进行一些基本处理[3]。学会处理突发情况既是驾驶员的必备技能,也是安全驾驶的关键保障。比如说行车时驾驶员转向不足,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前轮破裂或者行驶速度过快导致的,尤其是前轮驱动的车辆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更高。如果遇到这种状况,驾驶员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猛踩制动踏板或者转动转向盘,不然就会导致车辆三百六十度转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降低车速收油门,这样车身的重量就会均匀分布到车胎上,让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阻止车辆侧滑,此法同时适用于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的车辆。通过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可知,车辆故障造成的人员死亡中制动失灵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驾驶员一定要熟练掌握制动技巧。现如今的汽车大都是采用防抱死制动系统,而驾驶员的常见问题是踩制踏板力度太轻,这样做就会延长制动距离。正确做法应是急踩制动板,并且把踏板踩到底,同时转动转向盘控制方向,躲避障碍物。比如说在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这种天气驾驶很容易影响视线,而且路面多积水,车轮可能会打滑,制动鼓与制动蹄可能会造成制动失灵,这样的话就很可能会出现交通事故。因此,在这种天气驾车要格外注意,开车前要检查发动机、制动器和刮水器等情况,同时要注意降低行车速度,这样在遇到阻碍的时候也能尽快刹车闪避。如果出现制动不灵的情况,应降低车速并踩住制动踏板,这样制动鼓部位的水分就会逐渐消除,驾驶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4 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驾驶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想确保安全驾驶,驾驶员需要熟练掌握多种技术。本文论述的只是其中几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努力提升自己的驾驶综合能力,不断总结经验,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自身及乘车人的安全,还能有效维护交通秩序,减少公众财产损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柳合堂.关于我国汽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0(17):288-290.

[2]李广辉.汽车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研究[J].时代汽车,2017,13(22):28-29.

[3]喻宏伟,朱卫民.我国汽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分析[J].魅力中国,2014,2(25):396-398.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