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2019-06-11 11:53陈元西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跳绳习题区域

陈元西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投身到教改中,以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为首要,以提高教学效益为终极目标。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学,这样的教改才是成功的教改。

新课改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数学教师是这场改革中的主角,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数学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教育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我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体会,谈谈新课改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观点。

1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握好课堂节奏,做到“收放自如”。

新课改中的数学教师必须思想上有所转变,形成以"教师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担心,这样做会影响上课的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教师的教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我们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探究,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会变的越来越强,这难道不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的道理

长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识远远比被动接受新知识要强的多。在这里,不免有的人会问:我们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了,我们老师干啥去呢?其实,教师可利用这段时间,走下讲台关照特殊学生(调皮捣蛋自觉性特差的学生),维持课堂纪律,巡视指导学生,教师主导 整个课堂。数学课旧知到新知再到巩固新知,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主导教学,积极为问题创设情境,在学生合作交流和问题质疑中正确引导他们,在授课过程中应更多的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安排好各阶段的教学时间,驾驭好课堂教学,做到收放自如。

2 创设好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也是要求教师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改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必须创设好课堂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 既要符合教学的内容,又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常常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创造力。通过合作探究的平台,同学之间建立一种非常融洽的人际关系,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但是我们也要避免走入另一个误区,不同阶段的教育主要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小学阶段数学教学重在计算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设计不能仅停留在形象思维训练的初级阶段。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刻意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而不能进入理性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得不偿失,创设再好的情境也起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弋,但要有方向,教师就是导航手。

3 课堂教学法以合作探究式学习法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探究精神,教学中要多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学习中提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如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类比、猜想、推理等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从而积极主动的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他无论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是处理其他事情都比他人积极主动、有办法。

4 着眼于整体,想尽一切办法 力求让人人都主动参与教学。

从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构来看数学知识的学习通常是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直观。利用旧知承接新知,再由新知拓展和巩固旧知。小学数学课有一个有关集合的课,课中有一例题:六年级有9个人参加踢毽子活动,8个人参加跳绳活动,其中5个人既参加踢毽子又参加跳绳活动,问有多少人参加活动?这对于小学生,集合是很抽象的概念。我在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中,他处理的很好,他用学生搞了一个活动,5个人扮演既踢毽子又跳绳活动,则踢毽子活动的人就只要4个学生,跳绳的人则只要3个学生;总人数为5+4+3=12(人)解决了题目中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掘学生潜力,教师画好两个区域(踢毽子为一个区域,跳绳为一个区域),听老师口令:各就各位,只参加一项活动的人很快找到自己的区域.问题来了:既踢毽子又跳绳的人,有的站在踢毽子区域,有的站在跳绳区域,有的原地不动,不知道站在哪儿去?教师再来引导参加两者活动的人站在一个活动区域中对不对,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最后师生总结这5个人有点特殊,这个特殊区域便是既含有踢毽子的人又含有跳绳的人,通过多媒体展示把这两个区域慢慢移动直到重叠,形成了一块新的区域,这个新的区域就是两个活動都参加的人该站的地方,然后教师按照结论在地上画好区域图,教师再喊口令,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区域; 这样叫了不同批次的人数参与活动,人人体验,再把活动抽象化,最后在黑板上画好区域图,用人的个数填入区域,引入集合与交集的概念,根据集合图a,b,c分别表示踢毽子的人、跳绳的人、既踢毽子又跳绳的人,参加活动的人数为(a+b-c)人。他用这个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再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最后得出了一个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对教材、实例及习题的选取,都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及认知水平相接近,确保自己的教学从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

教师要积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 每个人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

5 课堂上精心设计习题,课后精心布置作业及时总结反馈 。

课堂上设计的习题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良好的方法,由于学生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的不同。有的时候 ,我们的教学方法很科学,课也上的很精彩,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但一做题要么不会做;要么错误百出。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课堂习题的选取而要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 基础水平而又有难度但经过努力又能实现的习题,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的布置这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可根据课堂学生的反应,习题布置有代表性 ,能突出反映所学重点、难点和易错的习题,通过解决这样的问题,既能达到巩固新知,又能拓展新知 。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做题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成绩。

每一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认真写教学反思,并形成一种习惯,在反思中总结得失,通过反思改进自己,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投身到教改中,以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为首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终极目标。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学,这样的教改才是成功的教改。

(作者单位:恰勒什海乡学校)

猜你喜欢
跳绳习题区域
分割区域
跳绳的起源
擦桌子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区域发展篇
NO.10 跳绳
宝宝鸭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