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凯 李艳敏
摘要:设计是需要文化的承载,赋予设计以灵魂。许江说:“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竹精神文化的诠释,解析竹现代的居住空间设计作品。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创新,活化和再生的方法,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此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关键词:竹文化;居住空间设计;传统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3-0086-02
居住环境虽然是一种物质的需求,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享受其精神生活带来的满足。设计是满足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设计的方式,让现代的人们归属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被古人用于日常生活,也被古人寄予精神内涵。竹文化作为设计的载体,再加以创新的形式,会给当代的居住环境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以及认同感。
1 竹的精神文化内涵
苏轼在《与潜僧绿筠轩》中写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了他对竹子的无限喜爱以及高雅品格的体现。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是一种不惧严寒坚韧不拔的高贵品质,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则是代表着谦谦有礼的美好形象。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托物言志,创作了数以干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干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一种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些只是竹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些精神内涵可以称作竹子的内在美,文人墨客善用托物言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我们也受这种精神文化的熏陶,形成了我们特有的一种优秀的品质。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们更把这些视作我们的精神食粮,以此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2 竹制工艺品的日常应用设计
竹子的外在美也就指竹子的各种编织技法形成不同好看的造型和肌理以及各种用途。这是由于竹子的本身生长周期快,可塑性高,所以自古以来就被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环保考量,有大量家具与纸改用竹子制造。竹子也可制作工艺品、乐器等。竹子的用途很广,同时也很方便。如果和現在的新技术结合起来,竹子将会是现代比较受欢迎的材料之一。
图1是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东方竹之亚洲竹生活艺术展。这些都是居住空间内部的构成要素。如(图1)一根根竹子立于空间之内,营造出一种身处竹林的感觉,用竹片堆积成蜿蜒曲折富有韵律的小山丘的造型,并在上面放上各式各样用竹子编织的竹篮竹筐等等。把整个空间打造成如山林般的寂静幽秘,悠闲自得,使整个空间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好像不需要描述就有种身处其中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也是设计师应该学习的,怎样打造出让人既舒服又有归属感的空间。如(图2)这套茶具是张德明为白瓷茶具设计的一种新的编法为竹丝扣瓷,为它取名为“幸福”。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纤细的竹丝,柔软的竹蔑,紧扣瓷胎,胎弯竹弯,依胎成型,竹丝和瓷胎浑然一体。竹丝细到只有大约0.4毫米,经纬更细。线条有静有动,相互呼应,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竹编肌理。白瓷和竹蔑,在此设计下相互交融,草木通灵。竹子的编织技法很多,如果专门去研究它的编织技法也是很有嚼头的。这组花瓶纯白简约,像是身着白衣的舞者扭动着身体,富有动感,竹编的包裹又以静制动,极富美感与设计。会想在卧室或者餐桌放上这样的花瓶再插上花,会使整个居住空间别有一番情调。通过这些作品,对竹子的一些编织技法和在居住空间的运用等各方面的解析,学习到传统的魅力和创新的重要性。
3 “竹”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3.1 国内居住空间设计中“竹”的运用
竹子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构成了竹文化,只要说到竹子必定会想到中国,这是文化的一种渗透。通过竹精神的解析和竹制品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都体现了传统手工艺文化起到的作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大到居住空间小到居住空间里的每个元素,都是文化的输出。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活化和再生一种新的居住空间环境,一种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居住空间设计。
如(图3)是传统居住空间里会用到的家具屏风,但是它打破了传统屏风规规矩矩的几何造型,而是用不规则形状拼接而成。再仔细看每面屏风的竹编造型和纹理都不相同,传递了不同的美的感受。屏风主要起到分割、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竹编屏风的设计和旁边的竹制柜子,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使得整个空间有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其实屏风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并不常用,这个作品更多是借用屏风这种传统的家具形式,加以创新,让人们了解到竹子的编织技法,更多是当一件艺术品来欣赏。
3.2 国外居住空间设计中“竹”的运用
日本建筑大师喂研吾在长城脚下设计的竹屋,是比较典型的运用竹子营造的居住空间环境。他说灵感来源于他儿时的记忆,每当他去游戏场的时候总会经过一片竹林。想到竹子必定会想到中国,并且在长城脚下,这是意义非凡的一个设计。当然他还有一系列关于竹子的空间设计,他对竹子的热爱不低于中国文人对竹子的热爱。
喂研吾充分运用其景观生态手法,将建筑做到像从自然中生长出一般。仿佛一开始,他便存在于这里。这也正符合他的“负建筑”理念,“如何让建筑消失”成为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让建筑消失并不意味着牺牲建筑的实用性,而是如何通过环境与建筑的融合来展现一个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设计形式。在喂研吾的设计生涯中,竹建筑是一个重要的门类,对他来说,建筑应该变得“柔软”。抛开二十世纪混凝土的材料,寻找一种柔软的温暖的具有人文情怀的材料来满足人们的居住环境,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竹子,正能满足于此。
居住空间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一种舒适的状态,而大自然是最能使人身心愉悦放松,喂研吾竹屋的设计利用竹子把建筑与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也是最符合中国人居住心理的设计,竹文化在我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所以这样一个设计是被我们所接受和赞美的。喂研吾对竹建筑的设计思路依旧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唯一不变的是坚持建筑与周围环境结合的哲学理念,以及如何用竹材料来展示文化底蕴的人文思想。
4 结语
好的设计最终要回归于自然,归属于文化。现在的人追求的是一种品位,都想把自己的居住空间打造的高雅美观。设计就是一种成就美的过程,首先设计师要拥有高度的审美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综合能力的集成下,才能把竹子运用的不俗。才能设计出属于我们的居住空间,以此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这是对文化的继承,也是一种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我们中国不缺文化自信,但我们中国人缺文化自信,特别是中国设计师缺文化自信。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做属于中国的好设计。
参考文献
[1]陈鹏宇,吴佳玲.基于传统文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1):109-110.
[2]王静.从设计文化的角度谈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价值[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6):194-195.
[3]毛庆鑫,金海明,宣言,顾建栋.基于竹文化的竹家具创新设计[J].科技视界,2014(22):32-33.
[4]童茜.竹文化在环垮进术中的运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6.
[5]赵卫峰.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6]李赐生.竹文化竹家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0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