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蓝
○舆情回顾
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陆续放榜,一时间,考研成绩成为舆论热议焦点,由@四川高校咨询主持的#考研成绩#的话题,一度冲击新浪微博热搜榜首,截至2月25日,阅读量达13.5亿人次,参与讨论的人数达54万人次。
○舆情要点
“考研热”持续多年。2018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后,报考人数迎来激增,首破200万大关。到2018年,全国报名人数则升至238万,较上一年增加37万,增幅达18.4%。今年这一数据持续走高,报名人数为290万,较2018年激增52万,增幅达21.8%,成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报名人数的增长一方面源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报告》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年来一直增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较上一年增加14万;另一方面,往届生的人数也不容小觑。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2018年往届生占比达到45%,接近半数。
考研成绩陆续公布后,引发了“考研热”的新一轮讨论。2月21日,中国新闻网发布题为《当学历成执念:“考研热”还会降温吗?》的文章,多角度采访考生,探讨了“考研热”的成因以及当下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有人表示,考研就是为了提升自己,即便落榜了还会继续二战,也有人坦言,考研是为了拿到更高的学历作为好工作的“敲门砖”,而自己已经失败很多次,决定放弃。之后,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陆续转载该文,舆情热度持续攀升。
有专家指出,各高校扩招幅度提升,硕士文凭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学历证书。此外,某些职业深入发展,倒逼学生不得不读研。同时,部分学生心里的“名校情节”也是考研热的原因之一。
○媒体观点选摘
《人民日报》:需理性选择 努力应对
对国家而言,研究生聚人气,创新就有活力。对个人而言,考研热风头不减,学子不应盲目跟风。无论是初战考场,还是屡败屡试,无论是走学术之路,还是为就业蓄能,理性选择,努力应对,便无遗憾。
红辣椒评论:别让考研反成人生掣肘
选择考研的不同理由,其实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大学生在人生路上的不同姿态。高姿态者有长远理想、亦有短期目标,有前进方向、亦有前进动力。低姿态者目标感不强,更无法谈及长远理想。
没有理想目标作动力支撑,考研这条路定会走得很艰难。一方面,动力不足必然导致备考效率低下,为了考研而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很可能白费。另一方面,为躲避就业而盲目考研,根本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如果落榜,再花两年时间准备,会让自己不断陷入同样的死循环;如果上榜,假使仍未确立理想目标,继续随波逐流——即便两三年后顺利拿到一纸硕士文凭,又该如何选择以后的路?考研本是好事,但如若只将其当作躲避就业的工具,那就反而使它成了人生掣肘。考研越热,大学生越该冷静,越应当认真考量每条路,为自己找准定位、找对方向,向着目标有条不紊地前进。
光明网:不能只看到个体的“执念”
当前“考研热”高烧不退,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读研,并不是指向“研究”,甚至與能力提升无关,而是目的明确——只为换取一份“更好的工作”,通过提升学历以在就业市场获得一块更具竞争力的“敲门砖”。这在事实上反映出,作为精英教育象征的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研究”之本意,而是具有不可小视的“泡沫化”倾向。从研究生教育的目的看,它未尝不是精英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网友观点
@伯爵红茶加拿铁:读研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接触更优秀的人,怎么都不是一件坏事。
@好投手:考上研究生不意味着得到一切,考不上研究生也不意味着失去一切。这个成绩是过去这一年乃至多年努力的展现。
@无忧北湾:相较本科,研究生学历在选择工作方面可能性更大一些,已经成为现在的学历标配。部分招聘企业也明确提出学历不同,起薪也是不相同的。
@ 1984奥威尔:没有办法,大学扩招,而实际的工作职位又供不应求,所以用人单位只能择优录取,而大学生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能力。
@唐诗韵:事实上,当下大学生考研,就像中小学生补课一样,大家都补,你不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鼓楼卦象:用人单位把硕士当作筛查人才的标准,考研也成了社会风气,自己没有研究生文凭总觉得不安心。
○舆情观察
290万考生“会师”考研战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当然,这些积极投身考研大军的考生们各有故事,不全是为学术。但是,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当这么多人选择合聚一起,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共同判断,即考研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年轻人相信知识,愿意通过知识和自我提升,改变命运的努力与奋斗。
考研成绩出来后,从媒体的采访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考生选择考研的目的都是为了自我增值,希望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既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自身的特点。当然,不可否认,也有一部分人仅是因为毕业的焦虑,“随大流”或是“刷文凭”。
目前,舆论对“考研热”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生文凭是否真的是获得更好工作的“敲门砖”?二是“考研热”究竟是炮制学历泡沫,还是会真的提升社会整体科学文化水平?
对此有学者指出,硕士研究生学制仅两到三年的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如果没有明确专业目标地学习,不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成果,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缺乏竞争优势导致的“就业难”;对于社会来说,倘若考生一味追逐学历和文凭,而不是立足于能力和技能的提升,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尽快从“学历社会”真正迈向“能力社会”,对社会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升作用不大。
可见“考研热”的浪潮下,考生选择还需更加理性,明确自己的读研目的,不可盲目跟风。动力不足必然导致备考效率低下,为了考研而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很可能白费。而对高校来说,与扩大招生规模相比,提升研究生质量其实更为重要和迫切。否则,大量研究水平良莠不齐的研究生步入社会,将会引发舆论对研究生学历含金量的质疑。
2017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已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基于此,高校既要对致力于在学术研究这条道路上有所建树的学生,加强科研水平的培养,帮助其提升学术研究质量,也要进一步明确学硕与专硕之分,实现选择的多元化。改变以往单纯以学术型硕士为主,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考研热”的局面是多方面社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对于社会环境变化作出的自我“调适”。因此,不可仅议论部分考研族的盲目和跟风,还要看到其背后的真实诉求。多方发力,共同提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让考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学有所获,从而以真才实学反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