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劲草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经典《学记》中说:“斅学半。”意思是教学任务的完成,一半靠老师引导指点,一半靠学生自主学习。又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同学间切磋琢磨、问难辩诘的重要意义。
“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同学、家长、社区等等)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 经常在一定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 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新学年,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小Z,很有灵气的一个孩子,以前在外省上学,写着一手漂亮的正楷,但是性格很内向,下课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爱与小朋友一起玩。
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我们学校的音乐校本课程是巴乌,孩子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巴乌,下课后会聚在巴乌角“咿咿呀呀”地吹奏着欢快的曲子。小Z也在转来后准备了一支巴乌,只是从未见过他把巴乌拿出来,有小朋友邀请他一起吹一曲,他也只是害羞地撇过头去,悄悄地走开。我想,可能因为男孩子不太喜欢音乐吧,对演奏乐器这种事情不太上心。
直至有一天,在音乐课上,小Z因为拿巴乌的姿势正确被音乐老师小小的表扬了一下,我看到孩子眼中闪过两道快乐的光芒,嘴角抑制不住地弯弯勾起。我顿时觉得我忽视了一个孩子的需要,他需要尽快融入我们班集体,他没有校服,不会做操,不会吹巴乌,我想他内心肯定很孤单,这时候更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
深思熟虑之后,我选中了小V来教小Z吹巴乌。小V成绩优异,善解人意,在巴乌演奏上尤其突出。更为重要的是,她与小Z是邻居,两家放学后经常结伴同行。所以小V成了小Z转学后最先结识的好朋友。“师徒结对”后,我会在下课时悄悄观察他们,发现“小老师”教得认真,“小徒弟”学得起劲。有时旁边也会围着很多关注的身影,这个说手指应该怎么放,那个着急的给他做示范,还有的争着要当他的老师。小Z也经常会笑出声来,我想他也感到被新班级的同学围在中间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吧。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小Z的一个眼神,让我明白了他对融入新班级的渴求与需要。试着引导小Z和小V组建起“学习共同体”是我的一次深思熟虑又小心翼翼的“触碰”,却帮助小Z和其他同学找到了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既缓解了小Z的不适感和紧张感,也拉近了孩子们心与心的距离。
潜:唤醒孩子的自尊自信
课间休息时,以前总是默默呆在角落里的小Z再也坐不住了,一有时间就和小V肩并肩地“定”在了巴乌角,一遍遍地练习着。动听的音符和响亮的欢笑声洒落在金色的阳光里,真美!
午休时,我果断把时间腾出来,邀请“神秘嘉宾”为全班同学演奏。小家伙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台上捧着巴乌的小Z。小Z既兴奋又忐忑,期间不小心按错了几个音,小V一直陪在他旁边,在他慌乱时还帮他把手指移到正确的位置上。小朋友们善意地笑看这一幕,在音乐声结束后为这对小“师徒”送上了雷鸣般的掌声。小Z的羞涩渐渐褪去,一抹自信的笑成功占领了那张稚嫩的笑脸,那双笑盈盈的大眼睛里有两个更快乐的小V!
短短一个月内,小Z对巴乌由逃避躲闪,到尝试接受,最后完美演奏。他的每一点进步与成功,小V都会兴奋地跑来告诉我。这位小“老师”毫不吝惜地与小Z分享着自己的吹奏心得和技巧,真心为“徒弟”的进步开心喝彩。这次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小V的付出和影响。
不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小Z的成功更离不开他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而学生的自我教育又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在小Z奋勇向前的路上,我感受到了他的自尊心及上进心。我也走进了其他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他们小小的好奇心和满满的爱心。作为班主任,我用一点小小的智慧,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爱心开出美丽的“花“,这“花”的芬芳引来了小Z自信的“蝶”,也让小Z深深感受到了新集体的尊重与爱。
引:树立孩子的美好愿景
小V获得了江苏省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英语老师来送证书时,也重点提到了小Z。原来小Z以前的教材和进度跟这边有些不同,对英语的学习很吃力,口语也很薄弱。送走了英语老师,我请小朋友把练习巴乌的“小师徒”叫到面前来。我把证书郑重地交到了小V的手里,刹那间,我捕捉到了小Z眼中的钦佩和小小的羡慕。从此放学的路上,两个小伙伴开始试着用英语对话。一开始还有点接不住招,渐渐地,小Z对我甩出的简单英语对话能应答出来了,英语课上也愿意张嘴说话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接到了小V爸爸的电话。电话里,小V爸爸直接表达了感谢,说小V最近书法进步很大,以前仅仅认真工整的字现在能看到正楷的笔锋了。另外,一向不爱说话的小姑娘最近回家后“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跟家人分享学校的趣事,聊的最多的是小Z。孩子变得更加阳光,更加快乐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曾说:“教育的意义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 从小Z和小V的成长经历看,建立“学习共同体”就是落实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从而实践教育意义的有效形式。
師爱是灯,点亮孤独心灵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要想孩子远离孤独,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用热情去帮助他,驱逐孤独。”这种热情就来源于“爱”。
小Z作为转校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因而更加难以融入新集体。小学二年级,正是小Z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既要去适应陌生的环境,又要承受着各种压力,使之能尽快拥有 “安全感”和“归属感”,与班级其他成员和谐相处,是作为班主任的我急需思考及解决的。面对转校生,我们班主任要以爱为灯,照亮新成员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到他的渴望与需求,在师生心灵交流的基础上,给予他们相应的关爱和帮助,引导他们面对现实,承受压力,战胜困难。
友情是桨,划向和谐彼岸
同学的帮助对班级新成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不可代替。同龄的伙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沟通和交流方式,这些都能帮助新成员更好地适应环境,融入班级,让班集体更加和谐。
因此,我让小V和小Z“师徒结对”,请小V指导小Z学习巴乌,练习口语,帮助小Z尽快了解和适应新环境及新集体。在这样的过程里,小Z感受到了来自小V及同学们的浓浓的善意及友爱,更从不断的进步中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鼓励,使他获得了自尊感和满足感,渐渐快乐和开朗起来。孩子总能给我们带来大大的惊喜!在小V与小Z的相处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小V也看到了小Z身上的闪光点,积极主动地去模仿学习,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阳光。
集体是船,满载爱与美好
对待孩子,老师都应用爱浇灌,用心呵护。不过,爱心不是老师的专利,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爱的能力,教会孩子爱的方式,用“爱心”唤醒“爱心”,用“爱心”点燃“爱心”。集体是一艘大船,只有满载着爱心与美好,才能驶得更远,才能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小Z与小V“学习共同体”形式的新颖和有效也深深吸引了班里其他的小朋友,一时间班级“师徒结对”蔚然成风。巴乌角的音乐声更加悠扬,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空前高涨,集体的大船装着满满的爱与正能量,悠悠然游弋在浩瀚的知识海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