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静思
《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由此可见,“学友”尤为重要。有了学友,伙伴间相互交谈、探讨,可以使双方的思路越来越开阔,也可以从彼此身上得到更大的启发。伙伴学习,作为新型的课堂教学形态,对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明显的作用。
合理分工,激发伙伴互助学习
伙伴学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合理组建“伙伴团队”。这点与合作学习相类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興趣、爱好、性别等组建不同的伙伴团队。在组建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合理分配优等生、学困生、中等生,保证伙伴学习的顺利展开。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尊重学生意愿,自由组建。在组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出“最佳领导者”,负责小伙伴的分工、指导等工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分工,激励伙伴互助学习。伙伴探究任务: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远一些?请以伙伴学习方式,设计小实验,从而得出结论与启发。在伙伴学习时,由“小领导”进行分工。首先,伙伴们共同设计实验步骤;其次,后进生负责“搭一搭”,即用木板塔搭与地面成30度的斜坡;中等生负责“滚一滚”,即让圆形物体在木板塔斜坡顶上,自动放下滑落;优等生负责“量一量”,即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并记录下来。经过三次实验,伙伴们再聚集在一起,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由于任务之间离了谁都不能圆满完成,环环相扣,因此,伙伴们能够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并使自身在合作时得到发展与提高。伙伴间的“小领导”可以轮流担任,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参与,形成互助互学关系。
设计任务,引导伙伴共同学习
小学数学中开展伙伴学习,教师要注重任务的设计,以真正调动起学生开展伙伴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任务要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任务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以促进学生开展伙伴学习。考虑到小学生对伙伴学习的开展不够熟练,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以保证伙伴学习高效开展。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伙伴学习任务,引导伙伴共同学习。任务:请以伙伴学习方式,利用多种方法,研究出圆柱的特征有哪些。为了激发点燃学生伙伴学习的激情,教师融入一定的竞争元素,设计了一定的激励方法。师:哪一组最快、找到最多的圆柱的特征,可以得到嘉奖。奖励的方式稍后揭晓(留着悬念,激发学生开展伙伴学习,齐心协力)。在合作时,有学生负责画圆柱,或是从身边找出圆柱体,共同观察圆柱,分析特征;有学生负责记录伙伴们提出的特征;有学生负责推理验证伙伴们提出的观点等。如果在伙伴学习时发生一些“不愉快”“不和谐”的现象,教师要及时调控。同时,如果教师发现伙伴学习时学生不会交流,教师要及时渗透方法,如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分工等等。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对伙伴学习逐渐了解,推动小学数学改革与发展,真正利用伙伴学习,助力学生发展。
激励评价,促进伙伴发展提高
伙伴学习的形式、实施固然重要,但教师也要注重对伙伴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着重利用激励评价,并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指出不足,以促进学生及时调整。例如:在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柱与圆锥》这一课进行评价时,教师尊重差异,用不同的语言,实施激励评价,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组伙伴展示学习成果时,伙伴们都能各自说出不同的圆柱特征,如圆柱两个底面相等,圆柱有无数条高等。此时,教师及时展开评价:太棒了!伙伴们都能说出不同的圆柱特征。可想而知,每个成员都参与了伙伴学习,我们给这组小伙伴送上掌声好不好(带动班上学生鼓掌)。第二组伙伴展示学习成果时,只有前面三名小伙伴说了圆柱的特征,后面的一名小伙伴就无话可说了,但在提到特征时,有一名小伙伴提到了圆柱的高都相等这一特征。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哇,相比上一组小伙伴,这组小伙伴能够提出不同的特征,属于“新发现”。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一名小伙伴没有说出圆柱的其中一个特征,还需深入交流哦。激励评价,能温暖学生的心,更能给予学生前行的力量。
布置作业,延伸伙伴学习空间
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便在教学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同时,设计一定的作业,可以有效延伸伙伴学习空间,将伙伴学习拓展到课外,助力学生发展。为了激发伙伴学习的热情,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兴趣爱好、数学学习需要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例如:在学习完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一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展开课外伙伴学习。作业:请以伙伴学习的形式,共同调查某一小区住户的某星期的每天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统计图;然后,再根据统计图,提出至少两个问题。在这个作业中,伙伴间需要互相配合,共同调查,记录数据,再进行图形绘制,再根据数据结果,提出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这个实践作业活动,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发展,伙伴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密切,真正将伙伴学习拓展到课后,助力学生发展。在第二天的展示课上,各小组的伙伴带着调查结果,作业成果展示,教师再及时点评。
练习反馈,提高伙伴学习质量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深入的今天,“减负增效”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减负的不仅是学生,教师也一样。在面对两个班近百名学生,有时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总让老师们感到无能为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校期间提升学习的效率,提高练习的质量?练习之后的批阅、反馈、纠错、评价这些方面如何能够落到实处?我想,伙伴的作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伙伴学习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伙伴就在我们身边,伙伴之间的交流一直在进行中。课堂练习甚至试卷测试之后,以伙伴之间的互相批阅、互相评价为主要形式,当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这样的伙伴学习,真正的将练习的反馈保证了时效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这一单元是本册教学的难点,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针对这一内容,教师课堂布置了一张简便计算的强化练习卷,学生完成之后,先由教师批改组长的练习,再由组长批改本组员的练习。其中有一道题0.34×7.6+6.6×0.76,一位学生在解题时遇到了困难。组长引导大家思考:“怎么把0.76变成7.6,用乘法分配率来简便计算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答道:“乘10。”算式转化为0.34×7.6+0.66×7.6,顿时豁然开朗。另一个组员随即补充不同的方法,举一反三,还可以将算式转化为3.4×0.76+6.6×0.76,同样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伙伴之间的交流与评价,使每位组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升。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伙伴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途径。在开展伙伴学习时,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多观察学生们伙伴学习时的情况,由此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