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承载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如何深入理解并达成其课程目标,是当下学校课程改革的焦点。
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距今已有一年多时间。《纲要》明确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落实和达成这一目标,须先厘清几个问题。
目标为何而提出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既是观照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也是对学校教师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提出的总体性质量要求,规范指导和引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向,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目标依据,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与引领指导价值。
为何提出这样的目标?其定位与出发点具体为以下几点:
回归教育本源,追寻知识学习与生活意义的契合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到“人”本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破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割裂,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为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寻求意义生成的源泉,让学生知识学习与生活意义寻找到最佳契合点,促进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并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促进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各种关系,增强价值体认,树立爱国情怀,将对社会的整体认识、国家的责任和個人的职业理想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价值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感。
尊重学生个性与志趣,释放学生潜力与情怀。传统的学校教育因对知识的过度偏倚与重视,压制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自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开放的教育活动,把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爱好置于核心地位,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走进社会,围绕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展开广泛的实践探索,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以释放,在主动的探究实践与服务行动中释放情怀,发展志趣。
让“动手”与“动脑”结合,强化学生创新实践力。当前学生的实践能力亟待提高,这是对薄弱环节的强化。实践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力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诉求。“动手”与“动脑”结合才有创造,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将创意和想法,通过动手操作与动手实践付诸实现,以解决现实生活世界中的问题。
目标体系如何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一个分层次、多级别的目标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指明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达到的总体要求以及每个学段的具体要求,为学校课程规划实施提供导引与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段目标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四个方面明确目标具体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具体而言:
在价值体认维度目标中,小学阶段重点在于促进学生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初中阶段则进一步加深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高中阶段就需要深化社会规则、国家认同、文化自信,体现了价值体验—价值澄清—价值内化—价值引领渐进发展的过程。价值体验是基础,价值体认从价值体验开始,而价值体验是个以身体之、以心悟之的过程,价值澄清是价值体认的关键。
责任担当维度目标的建构,从小学阶段关注个人自立精神培养与自理能力的养成,到初中阶段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高中阶段形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无论是服务意识、服务范围,还是服务能力,多角度体现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渐进发展与提高。
问题解决维度目标的建构,体现了不同学段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递进式发展。在问题提出与生成方面,小学阶段重在问题意识的养成,初中阶段发展学生对问题的价值判断、思考选择与提炼能力,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后,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同时要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方面,小学阶段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初中阶段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高中阶段深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对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审视、反思并优化调整。在成果表达方面,小学阶段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初中阶段要形成基本符合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建构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形成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创意实践维度目标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小学阶段的目标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服务于学习和生活;初中阶段目标是不仅运用一定的操作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实践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提高创意实现能力;高中阶段的目标是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增强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形成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意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落实与达成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落实与达成,需要学校教师在整体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并将其转化到具体行动中。
一要把握目标的导向性。教师要整体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把握目标的导向性,将目标融入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指导与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纲要的目标要求,基于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已具备的素养基础与能力起点,掌握学生需求及差异性分析方法,厘清目标要求与发展空间,能根据学生实际以及主题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具体的活动目标,在活动实施指导中和活动评价中,以目标为依据开展工作。
二要把握目标的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也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横向统合性,课程目标的四个维面具有整体性,彼此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相互融合与促进,反对机械割裂的做法。教师在具体确定主题活动目标时,要基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与主题特点,通过内在的统合与联系,把握目标的整体性,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三要把握目标的发展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不仅需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目标,还要为当前的活动目标找准立足点。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与具体活动指导中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于中小学生不同学段已具备的素养基础与能力起点,厘清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空间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进阶发展的路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整体性目标规划与序列化建构。
四要把握目标实现的过程性。核心素养是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本身蕴含着对学习方式的要求,教师应把握目标实现的过程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注重知识与经验的整合,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围绕主题、探究、表达,促进学生将行动、体验、反思等融为一体。将目标具体落实体现在活动指导中,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知识与经验的整合,促进学生“身”“心”“灵”合一。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