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静
一、教学创意
1. 富有艺术的字词处理。
王荣生老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提出了文言文字、词、句处理的4个原则:放过、突出、深入、分离。在本教学设计中,笔者对“颠”“失石”“不已”这类理解无困难的词,采用了放过的原则;对“圮”“啮”“坎穴”这类难词,只在PPT上标注,让学生知道即可,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临”“并”在现代汉语里不止一个意思,笔者在教学中适时地联系成语,补充一些词汇方面的知识,在学生思维中构建了这些词的词义网络;对于“竟”的理解,笔者则是带着学生在质疑、辨析、比较其含义是“竟然”还是“最后”的学习体验中,一步步走向作者情思的深处;对于“是”“遂”“溯流”等词,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没有提及,而是放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掌握。
2. 新旧教材对比下教学内容的确定。
人教2013年版教材的预习提示和课后习题第一题的第一小题以及第三题,都是关注这一篇文言文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意与思想。部编2016年版教材将原第一个注释中关于《阅微草堂笔记》的介绍放到了课前预习提示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编者注意到这一篇文言文的原生价值,即作为一篇笔记小说,在故事讲述上的艺术。且预习提示“看看作者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由故事起,到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从结局悟道理,再到第二题的材料,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究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这么讲、讲得怎么样等问题。所以,笔者抓住预习提示中“奇闻逸事”的“奇”,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通过探究文章谋篇布局的章法,把握作者的思想。
3.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提出,要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笔者引用课后思考研究第二题《唐铁牛与蒲津桥》的例子,带着学生去探知这个故事与《河中石兽》的相似之处,明确从现代科学知识来看,石兽也有可能出现在“河中”,然后再带着学生改写故事,把故事改成“讲学家”胜,“老河兵”败,之后再比较改过的故事与作者的故事。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设计中领悟纪昀先生的《河中石兽》是故事,而《唐铁牛与蒲津桥》是史料。
二、教学过程
1. 课前PPT候课,课上直接导入。
(PPT显示课题、作者及作者简介。)
2. 探究第一节,觅“奇一”。
(PPT显示:“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到“寻十余里无迹”,以及“圮”“棹”“曳”的意思。)
思考:(1)《河中石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结合故事内容,讲清楚“临”“并”“阅”等词的词义,其中“临”字联系成语“临渊羡鱼”来释义,“并”字联系“相提并论”来释义。
(3)质疑“竟”字的词义,辨析其含义是“竟然”还是“最后”。
点拨:“竟不可得”的“竟”解释为“竟然”,突出的是找不到的沮丧,而后面他们很快又去下游找,说明他们认为在落水处找不到也很正常。“竟不可得”的“竟”如果解释为“最后”,突出的则是他们找得很认真,找了好长时间。从“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印证。从而引出第一“奇”。
觅“奇一”。他们为什么如此认真地去找石兽?十多年之后,重新修建寺庙,为什么不去买一对石兽,或者重新造一对石兽,而要费尽心思去找呢?
点拨:对这个寺庙来说,石兽有其独特的意义,所以寺僧才去找,才找得这么煞费苦心。所以在写故事的时候,我们要让故事有趣,就要安排一些不可思议的情节,而这些情节又要合情合理。
3. 探究第二段,觅“奇二”的铺垫一。
(PPT显示:“一讲学家设帐寺中”到“众服为确论”。)
思考:(1)为什么作者要安排一个“讲学家”来找石兽?抓住“讲学家”和“设帐寺中”,探讨该讲学家的身份和能力。
(2)讲学家认为石兽在哪里呢?理由是什么?讲清楚“为”的读音、词义以及其义在现代成语中的沿用,“杮”的写法与读音,“是非木杮”的停顿。
(3)讲学家对自己的观点是一个什么态度?抓住“笑”“尔辈”“岂”“耳”“不亦颠乎”,指导学生读出讲学家的自大。
4. 探究第三段,觅“奇二”的铺垫二。
(PPT显示:“一老河兵闻之”到“果得于数里外”,以及“盖”“啮”“坎穴”“固”的意思。)
思考:(1)为什么作者要安排老河兵来找石兽。抓住“老”“河兵”,来探讨该老河兵的身份和能力。
(2)老河兵认为石兽在哪?理由是什么?通过画演示图的方式探知老河兵的理由。
(3)为什么要安排讲学家输给老河兵。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結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验,理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的含义。
(PPT显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 改写故事,见“奇二”。
(PPT显示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唐铁牛与蒲津桥》的例子。)
思考:(1)这个事情与《河中石兽》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2)请将故事改写成“讲学家”胜,“老河兵”败。并传达一个道理。
(3)小组合作,互相修改故事。
(4)小组代表展示改写结果,并说明改写的理由。
答案预设:一河兵闻之笑曰:“尔辈颠乎!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一讲学家闻之,笑曰:“水固不能冲石,然其反激之力并不一定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也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矣。”然则天下之事,但凭河兵求石,不知世事多变,可胡乱臆断欤?
点拨:预设答案把“老”字去掉了,想说明他虽有经验,但并不一定对,为后面做铺垫;把刚才表现讲学家自大的词句都用到了河兵身上,比如“尔辈”“岂”“耳”“不亦颠乎”;把体现讲学家自大的词都删了,然后针对老河兵的观点进行反驳,说明不能完全相信经验,经验有时候也是会错的。
6. 这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点拨:纪昀先生写的故事意外多,更能吸引读者,堪称“奇闻”,而我们改写的只是“故事”。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十二期课题“基于经典课例实践性解读的教师研修范式研究”(编号:2017JK12-L0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