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019-06-11 10:19王雅芳
山西农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价值链成本管理

王雅芳

摘 要: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目标利润的强有力手段。目前各类企业生产运作模式更新速度快,产品制造工艺和流程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甚至会导致成本的定价决策产生失误。因此以作业动因为驱动力的作业成本法逐渐显现出它的优越性。论述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意义以及企业运用成本管理的困难和建议,希望作业成本法可以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其价值。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成本管理;价值链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12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75.3        文献标志码:A

1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源于国外,企业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形成“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是继“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于20世纪初创立“科学管理学说”之后,企业管理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作业成本法是指将同一作业库中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以作业活动为分配标准,进行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成本核算方法。它是利用作业链、价值链、适时制、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等原理进行逻辑分析,产生的一套科学、精确的成本核算方法。目前,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处于萌芽阶段,该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利用[1]。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下的核算结果更加精确。

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对比

首先,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是以产品为对象分配间接费用,作业成本法则以作业活动为分配对象,将产品所应承担的间接费用划分为各类作业活动中产生的费用,因此核算结果更加具体化、对象化。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对于工艺复杂程度不同的产品来说,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够精准,而作业成本法则相对准确。如同时生产多种复杂程度不一的产品时,对于大批量、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来说,传统成本法计算的成本会比实际成本高,对于小批量、高复杂程度的产品,会得出比实际成本低的结果,使企业的定价决策产生失误[2]。作业成本法弥补了这种不足,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得来的成本较为准确。

其次,传统成本法是针对每个部门进行独立的成本核算,这会使个别部门的业绩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但是无法将所有生产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作业成本法则核算每项作业活动的成本,使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益最大化。

最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反映期末存货价值,并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作业成本法主要用于产品的成本核算分析,为管理层的成本决策和产品定价提供支持。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受本期期初产品成本的影响,核算结果会失真,而作业成本法全程追踪产品成本,不会受到期初产品成本余额的影响,体现出作业成本法的非累积性,便于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利于管理层对内进行成本管理与决策[3]。

3  企业成本管理采用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3.1  细化产品成本,利于成本分析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活动为成本的分配对象,在同一个作业库中分配间接费用,分析每个产品所耗费的作业数量,采用作业活动对应的分配率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层通过作业成本法,能够将产品成本的分析具体到每一项活动,计算每种产品消耗各作业活动的数量,进而更好地管理成本。同时,管理层还可以依据产品作业活动的复杂程度,结合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决策,分析哪些产品应该继续生产,哪些应该停止生产,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3.2  优化作业链与价值链,实现高效生产

以作业活动为成本核算单元,促使企业形成以作业链为模式的生产方式。每个作业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价值,价值会沿作业链传递,直至作业活动结束,形成商品,该商品凝聚了所有作业活动中可归属于它的价值。这一价值传递过程形成了一条价值链,价值链中包括可增值作业活动和不可增值作业活动。利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便于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活动,管理层可以优化作业活动,提高作业链的产能,优化结构,提高增值作业活动在作业链中的贡献率,实现高效、高质量生产[4]。

3.3  建立新的责任会计核算制度,改善业绩考核体系

建立以作业活动成本为分配对象的核算体系,可以明晰间接费用的分配。该方法并没有使用同一车间、同一项费用、同一个分配率,而是细化到每一个作业活动中,这可以进一步明确每一位员工的权责。因此,每位员工一定时期内的作业量可以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同时每位员工一定时期的作业量也反映出了该段时间的业绩,以作业量为标准的业绩考核体系随之出现,使业绩核算更加精确。作业成本法将新的责任会计核算制度运用到企业的业绩考核与员工奖励当中,形成了更加合理、精细的考核制度。

4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4.1  内外部环境不适

在内部环境中,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愿下放权力,仍保持原来的管理方式,阻碍了作业成本法的实施。相关人员认为会计部门只需要对外提供企业经营信息,产品定价和成本决策则是管理部门的工作。在外部环境中,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出台通用的成本管理会计准则,对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向外部报告财务信息时,大多提供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的数据。以上两方面限制了作業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4.2  会计人员素质和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比较高,需要综合运用管理、会计、统计和工程的有关知识,进行大量的成本核算工作,成本数据在企业各个部门流转时,要有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这就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都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作业成本法的了解程度不够深,企业直接转变成本核算方法会面临很大挑战[5]。

4.3  成本动因选择的主观性较强

作业成本法不仅要明确成本消耗的环节,而且要细分成本,具体到每个作业活动并确定成本动因。很多企业的生产流程不规范,多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活动存在交叉,管理者很难准确划分成本动因并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成本动因的划分受人为的影响很大,如果制定者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不达标,可能造成作业成本法运用失败,不利于企业进行产品定价和经营决策。

4.4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作业成本法要求管理层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若短期内投入大量资源,会使企业的成本大于效益。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需要配置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高技术的信息设备,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安装调试会耗费大量资金,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同时管理层在其有限的任期内很容易制定与企业长远利益不一致的决策,没有积极推动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有些企业过度挖掘与企业经营无关的信息,无法依据企业自身条件兼顾成本效益,浪费了企业大量的资源。

5  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5.1  加大宣传和保障力度

只有企业全体人员认识到作业成本法对企业成本核算的优势和意义,才能使作业成本法得到推广,管理层要了解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尽快制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指南,做好试点推广工作。要支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纳税和对外提供财务信息。

5.2  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企业信息化建设

由于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库的划分和分配标准的制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专业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举办相关课程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将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知识、技能纳入绩效考评等,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支持,无法广泛搜集与计算成本数据,所以企业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ERP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

5.3  规范生产流程和合理划分作业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需要自己去探索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这一过程必然会存在大量问题。如果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法,那么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当前的运作模式,改进生产流程不合理的地方,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企业管理者要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并收集作业信息,分解生产流程并进行归集,将同质的成本动因归于成本库,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型,并不断改进。

6  结束语

作业成本法较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加准确、精细,便于企业更加深入地分析成本,并据此制定成本管理决策。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限制,各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成本核算方法粗糙,成本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低下,作业成本法还不能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企业需要在这些方面作出改进,保证作业成本法能够被企业合理地运用。

引用文献:

[1]幸楠.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8(8):53-55.

[2]李召梅.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66+68.

[3]杨旭.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財经界(学术版),2014(24):48.

[4]刘平川.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99-100.

[5]谢祝霞.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6):147-148.

猜你喜欢
作业成本法价值链成本管理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价值链重构》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