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皓
摘要: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论证,再对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以达到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对策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分析
(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理论基础相同
公司治理本质上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有效履行的制度安排。根据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董事会委托高级管理者对公司进行经营借任里,高级管理者对董事会又有一层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这就需要由种机制来达到所有者又挺圣营者的监督。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多层次分权管理和分权经营的体制,也同样形成了组织内部多层次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这一层层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催生了内部审计韵产生。
(2)内部审计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补充公司治理结构
安然事件给内部审计师开启了一扇介入公司治理结构的机会之门,董事会更加看重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师也意识到内部审计应延伸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层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日趋规范,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股份较为集中,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弱化,致使经营管理失控,决策程序流于形式;其次,由于真正的所有者虚位,导致监事会的监督动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最后,外部监督体系尚不完善,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
(3)内部审计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维护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帮助企业增加价值。随着公司治理的发展,内部审计也从以往遵循性或财务性的传统审计工作基础上扩展到鉴证和咨询服务方面,不仅能起到监督制衡的鉴证作用,而且能利用对公司所有业务进行审查的优势,充分发挥咨询服务的职能,探索提高公司价值的途径,这与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现代内部审计能够通过系统和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和预测,向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提出有关的咨询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二、内部审计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面临结构性矛盾,难以完全融入公司治理体系。过多的关注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方法等技术性问题,忽视了内部审计在企业宏观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致使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相割裂,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1)内部审计部门很难保证其组织和业务上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但由于内部审计人员是本单位职工,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息息相关,又受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内部审计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本单位的制约。当审计涉及本单位具体的人和事时,难以遵循回避原则,而当审计事项涉及外单位时,又很难进行调查取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必定受到影响,这就为审计风险留下隐患。
(2)内部审计主体未能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保证程序
目前,许多内部审计部门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对内部审计项目缺乏贯穿项目所有阶段的具體、详细的管理监督和评价体系,仍缺少事前的审计计划、事中的审计程序和报告期数的审计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一般仅记录审计问题事项,而未记录审计人员认为正确的审计事项使得审计复核、审计质量控制无从下手,审计]很告以协调关系为出发点,以肯定工作成绩为基调,反映的问题含糊不清。
(3)内部审计选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的不确定性
由于内部审计也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人员可能会舍弃一些对审计结论影响不大但耗费时力的方法和程序,这可能导致审计结论出错,从而引发审计风险。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人工智
能等快速发展,对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巨大挑战,也提供了变革的重大机遇。这在客观要求内部审计要树立科技意识和大数据审计思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审计。落后的审计技术,既不能缓解公司内审人员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使得内部审计难以全面发挥在公司中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率与质量。
(4)缺乏专业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内部审计风险大小的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内部审计涉及经济活动、组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有一只专业的内审人员队伍,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能在日渐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论,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而在现实工作中,缺乏专业内审队伍,临时拼凑现象居多。内部审计入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更新较慢,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少数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观念,不能正确履行审计职责,提供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
三、公司治理下强化内部审计的具体构想
(1)明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性质和定位
公司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增加企业的价值。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最新颁发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标准》中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目标是一致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进行审计战略的转移,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审计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的目标。内部审计关注的活动也应提升至组织整体的层次,其核心定位于帮助一个企业达到战略目标以增加企业价值。
(2)设置合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提高内部审计地位
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公司治理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对组织中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负责人负责;内部审计机构应与董事会之间能直接交流信息;内部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工作项目计划、人员计划及财务预算,应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备案;内部审计机构应每年一次或在必要时多次,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评价其《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宗旨、权力和职责是否继续适用和有助于完成审计任务,并通报给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
(3)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评级体系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核心,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并把这些制度具体运用到每一个审计人员和每一项审计业务当中去,促使内部审计人员按照专业标准要求执业,在审计的每一个环节上,通过全面、综合的考核与评价,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4)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与方法,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一方面,内部审计应该突破传统审计模式,运用风险管理技术来进行审计。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以及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地位的逐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同时应注意风险管理的运用,既要关注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又要关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应向内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加强内外部审计的沟通与合作,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5)加强内部审计人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要熟悉企业战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掌握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并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管理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另外,要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可行的做法是让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轮岗实习,熟悉各项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陈晖.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和整合[J]财会学习,2018(31):149+151.
[2]吴冰.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8(29):139-140.
[3]肖伟.对新时代内部审计更好履职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8(10):27.
[4]黄英.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J]财会学习,2018(27):137-138.
[5]曾椿升.关于内部审计治理如何作用的机理分析[J]财会学习,2018(27):151+153.
[6]董峰.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内控机制构建与完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