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雯
在2016年,笔者有幸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主题为“笙声不息·传承”,其中涉及乐器演奏、舞蹈表演以及语言类节目等,表演者主要是来自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上岩村的侗族村民。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枝光与上岩村村民演奏的芦笙音乐令笔者最为深刻。在感叹侗族人民民族文化自豪的同时,让笔者对此民族的乐器产生了好奇,带着这种敬意,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一员踏上了寻找“传奇芦笙”的道路,了解其音乐文化背后的故事以及它的制作过程。
一、传承人的生活现状
杨枝光,1954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是一名传统乐器芦笙的制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芦笙吹奏者。2008年6月,侗族芦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枝光荣幸地成为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至今为止收有数个徒弟,都是同一村寨中的邻居或同堂兄弟。通过笔者联络、查阅等方式,于2018年笔者去往湖南省通道县独坡乡上岩村,杨师傅的家坐落于村落三省坡山脚下。离县城大约4小时车程,当地人自身的基本交通方式多为摩托车、小三轮或徒步,每天早上8点会有去到县城的小型客车(大致9座)。沿着山脚下大约有十几户人家,前有溪水和田地,后背靠山。
初次见面,见杨师傅穿着黄色塑料凉拖,挽着裤脚站在风雨桥旁的小路边迎接我们。他的家就矗立在路旁,是一个三层高的楼房,与杨师傅同住的是他的妻子,一位朴实的劳动妇女,白天一般在不远处运石块、做农活赚些生活费,杨师傅则是靠出售自己制作的芦笙营生。杨师傅平时制作芦笙的地方是一个低于马路水平面的小存物房,屋子的门正对阳光,其余地方光线很暗,但一个个竖在墙边的芦笙却是看的一清二楚,大大小小几十个。墙面上、地上还摆着很多各式各样的制作工具,主要的工具有:镰刀、卷尺、斧头、铁刀凿、木棒等。通过跟杨师傅的交谈了解,他经常在这个对着光的屋子门口做芦笙中最重要的部件——簧片,充足的光线有利于杨师傅目测簧片的厚薄程度。它的工作“桌”是一个圆柱体式的木头,上面有几千上万条被敲打的痕迹。二楼则是他子女的两个房间,两个儿子都外出打工,前几年一间留给了孙儿住,最后孙儿读完书也去到了外地,因此这两个房间除了逢年过节儿女回来以外其余时候都是空着。在房檐上有一个不小的燕子窝,傍晚燕子们就会飞到窝中,杨师傅经常清扫燕子的粪便,但地上依旧有大量印记。三楼偌大的房间中,除了摆放着一个简陋的圆桌、冰箱、老式电视和沙发以外,最夺目的则是墙上大大小小的奖状和锦旗,再往里就是灶房,与后面的山体连在一起,中间有一个天井,这样有便于晒衣服。据他们说,衣服一般是不挂在外面显眼处的,这可能正是侗族村寨在习俗上与其他民族不太相同的方式之一。
二、传承人的芦笙制作
杨师傅至今做了快40年的芦笙,据他所说制作芦笙没有特别技巧,第一是爱好和天赋,第二就是“多做,多听,必能生巧。”杨师傅说学习制作芦笙少之3年,多之8.9年,耳朵听不准音的甚至一直都难以掌握,故音的识别能力在制作芦笙中占有重要位置。杨师傅不仅会制作芦笙,还会制作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虽说少,但制作成品却很精致。如今的芦笙对比其传统芦笙,为了顺应当代曲调,乐器中增加了部分音、演奏上更加复杂、外观上更加精美。芦笙制作過程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制作簧片、芦笙壳、扩音筒、芦笙管、最后组装。
第一步:制作簧片。这一步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用偏薄、有弹性的铜片。宽大约1.5cm,长度根据需要的音用“芦笙种(十四根调音器)”去量,不固定。后用小铁刀凿成拱门型,使簧片中间属于镂空状态,能弹动。(凿的大小根据师傅多年的经验,没有固定规模)凿出的间隙不能太宽,一般簧片是两边厚中间薄。再沾水用工具磨得簧片平整不摩手。听此时弹出簧片的声音,用“芦笙种(十四根调音器)”校对音是否在同一音高。将簧片安装到做好的竹管中,先用簧片比一下竹筒,知道大概凿多大的孔来放簧片,再用刀具凿出一个比簧片稍稍小的镂空洞,把簧片上的两个角瘪进去,然后刮下面需要瘪进去的竹料,把簧片完整的别进去。最后用羽毛作的木棍将竹沫清扫出。
第二步:制作芦笙壳。找一块长方形实木,用工具磨成类似酒瓶型。对比做好的芦笙,磨具用刀划出需要编制竹条的线,再将竹条用镰刀切成更细,将其磨皮光滑,以免刮手。再将竹条编织成辫子型。根据芦笙壳的大小固定。后将芦笙壳其劈成两半,用镰刀挖空。留大致5cm厚度。再对比芦笙管来用2种工具凿偏斜的芦笙壳孔。把笙管按照两排且60-80度倾斜的角度插入提前做好的芦笙管,越大的芦笙斜度越大,反之。最后合上两半芦笙壳,用5条竹编固定。这5条竹编的位置分别是芦笙壳底部(含胶水)、第三排芦笙洞下方大约1cm、第二排芦笙洞下方1cm、第一排下方1cm、芦笙壳颈中间。
第三步:制作扩音筒。通过吹芦笙管,然后用气吹扩音筒,听微小的声音是否一致。扩音筒与芦笙管重合大约3cm。将这两个用绳子系起来。如果是多管芦笙则用胶粘住。
第四步:制作芦笙管。先用火烧,掰直后装入簧片,钻孔。长短选择参考“芦笙种(十四根调音器)”,如果需要做长筒低音芦笙则是成倍增加。
最后一步则是将前四步进行组装。
通过与杨师傅的接触以及向他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不仅是民族传统音乐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更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榜样,他用他的一生守护着这一音乐文化载体。还记得曾和他的交谈,笔者问道他自己能成为国家级传承人的原因。杨师傅笑而不语,接着他徒弟说道师傅做的细致,肯钻研。如今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者的努力和坚持密不可分,笔者希望杨师傅身体健康的同时,能继续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传统音乐学者也将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刘琼.《杨枝光:侗族芦笙守望者》,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第1期
[2]肖伟.《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湖南通道侗族芦笙传承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