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杨师傅的七十年

2021-07-29 05:15刘萍
军工文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杨师傅厂子小杨

刘萍

1949年11月,杨师傅还是17岁的小杨,是山西一家解放军军工厂里的初级钳工。小杨是孤儿,父母兄弟早早都因为战乱死的死、失散的失散。15岁饿得吃草根时,小杨遇到了解放军,被安排进了军工厂。手巧话少的小杨被一位钳工看上收做徒弟,从问“啥是钳工”,到慢慢接触学习锉削、锯切、划线、刮削、研磨……。

1951年,19岁的小杨成为了军工厂里人尽皆知、技术过硬的“杨师傅”。某天领导找他谈话,说国家正式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有家厂子计划兴建,需要技术过硬的钳工过去干活,征求他的意见。他说:“党让我去哪,我就去哪。”刚成为正式党员还是单身的杨师傅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第三天就开好介绍信,告别军工厂的工友,一个人背着包袱,坐上了去往目的地的火车。那时候,他的目的地还是一片草地,杨师傅在厂子最初的半年里是白天帮忙建厂房,晚上睡在在建厂房旁边的草棚里。偶尔,干活间隙“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打到许多动物,如狼。

1970年,38岁的杨师傅是厂子里唯一的一个八级钳工,拿着企业工人里最高的工资,走到哪都是人群中的焦点。那时候的厂子因为政治因素,人心惶惶,杨师傅找到单位领导说,想培养几个能静下心干活的钳工好苗子。领导给安排了6个人,杨师傅把6个年轻人叫到一起,让他们用虎头钳夹持一件产品零件。看过结果后给领导说,教徒弟贵精不贵多,他看上了小王和小刘,领导点点头同意了。

1985年,53岁的杨师傅带领两个徒弟,用将近一个月的通宵,以干废了13个虎头钳为代价,攻克了祖国某航空设备上一项重要零件的生产难关,保证了祖国某飞机型号的顺利首飞。杨师傅荣获型号“一等功”。戴着大红花坐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时候,杨师傅嘴角一直都在上扬着,心想着“值了值了!”

1995年,63岁已经退休的杨师傅,怎么也没想到,儿子会哭着求他,让他给厂里领导说说,不要让自己下岗。老伴劝他,公司领导逢年过节都会来家里慰问他,帮儿子说两句好话也不是啥难事儿,况且儿媳妇已经下岗了。杨师傅坐在阳台上,来回摩挲着因长时间干钳工已经严重变形的指头,这是他思索时的无意识动作,这样做手指头能舒服些。坐了一晚上,他告诉老伴,他张不开这个嘴。他让老伴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帮儿子开了一家包子铺。因为此事,儿子儿媳妇好多年没给过杨师傅笑脸。

2005年,73岁的杨师傅在家属院大树底下边乘凉边跟老伙计们聊天。有个老伙计打趣他:“你二徒弟都快退休了,居然辞职下海去了。能行的很么!”杨师傅听着很生气:“胡说啥呢,我大徒弟小王前几个礼拜还给我说,他跟师弟小刘接了企业的一个大项目。成功了说不定也能拿型号记功奖励呢。”老杨满脸骄傲。过了几天,杨师傅知道了二徒弟辞职下海的确切消息。“师傅,南方那家民企给我5倍工资啊。”二徒弟觉得挺委屈,“师傅,我也是养家糊口的人,厂子里的工资真心没法跟南边比。”“滚滚滚!”杨师傅没等徒弟说完,拿着徒弟的礼物拽着徒弟的领口将徒弟撵出了家门。“厂子培养你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你好歹把那个大活干完再辞也行啊。为了挣钱连良心都不要了,忘本的东西!”杨师傅砰的关上了大门,此后近十年没让二徒弟进门。

2015年,83岁的杨师傅被邀请到厂子里给青年职工做报告。杨师傅挺开心,跟年轻后生们聊得也很开心。“现在的娃娃能力都强得很啊,我们以前费劲巴拉干不了的活,现在后生按几个按钮就能完成,真不错啊。”领导对杨师傅说:“现在大部分技术都能用数控设备完成,但是有些高精度、高难度的产品零件还需要钳工手工完成。”随后,领导邀请杨师傅到钳工工段参观,热情地对杨师傅说:“我们钳工工段只有一个女性员工,跟您一个姓也姓杨,技术特别好,是工段的工长。”杨师傅抬头一看,有点蒙,居然是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女。原本希望去当幼师的小孙女,咋就成了钳工了呢?钳工是女人干的活吗?杨师傅有些生气,小杨姑娘走过来搀着爷爷往工段里走。“爷爷,这个工作是我的选择。我是这个工段能力最强的钳工。我上个月钳工比赛得了陕西系统的第一名。”小杨姑娘轻声说着,“爷爷,钳工比赛不分男女组的!”小杨姑娘说话间骄傲的劲头让杨师傅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杨师傅所有的气愤在一瞬间消失无踪,他摸摸孙女的头,大声说道:“干得好,钳工不分男女,技术说明一切,小杨工长加油!”

2021年,89岁的杨师傅跟孙女视频通话。小杨姑娘戴着大红花,坐在人民大会堂里,激动地跟在家里坐着的爷爷说,一会要接受领导的接见,还说刚刚见到了很多行业里的“大拿”。杨师傅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看着几十年后孙女手机镜头里的更加漂亮庄重的人民大会堂,嘴角上扬,嘴里念叨着“值了值了”!

猜你喜欢
杨师傅厂子小杨
“及时雨”小杨师傅
言辞谨慎
言辞谨慎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风车(短篇小说)
小杨的外卖
那一抹蓝
另类的庆贺
一个人俩单位
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