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与解读

2019-06-11 06:30熊坚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发展趋势

熊坚

摘  要: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海洋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当前海洋资源开发已不仅仅局限于渔业、海洋运输、海底矿产开发等领域。现代旅游业方兴未艾、发展迅猛,使得海洋体育旅游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深化旅游管理,培养专业人才,打造特色品牌,优化旅游市场空间,科学、合理的开发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等建议。

关键词:滨海地区  体育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a)-0201-03

关于体育旅游的研究,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课题。目前对于“体育旅游”尚缺乏一个广泛认同的定义。针对“体育旅游的定义”、“体育旅游分类标准”等尚存在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以参与或参观体育活动(场馆)为基础的旅游活动类型。海洋为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运动资源,游泳、冲浪、潜水、滑水、风浪板、帆船、帆板、游艇、水上摩托艇等亲水运动项目均适宜在滨海地区开展。在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明确指出国民休闲体育的发展目标,表明了我国大力发展国民休闲体育产业的决心,也给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1]。然而现阶段国内对亲水运动的研究较少,滨海体育旅游开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有效利用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实现滨海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仍然值得深入探索与思考。

1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海滨游”红极一时,成为继运输、矿产之后的第三大新型产业。滨海体育旅游及相关亲水运动项目是滨海旅游产业中的一个分支,是借助沿海城市的环境资源、以体育项目为载体,融合滨海旅游、体育运动、旅游服务、运动技能指导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项目。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国内外均获得较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热爱体育运动、追求休闲旅游的游客积极参与其中,使滨海体育旅游成为现有旅游产业体系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特殊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旅游形式,滨海体育旅游备受青睐,并成为旅游业的新突破。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加之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体系、优质的旅游服务、良好的治安环境,具有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的优越条件。伴随国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健身意识与生活品味也随之增强,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在体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滨海体育旅游这种新型综合性旅游项目,既能够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陶冶情操,又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在兼容体育运动、休闲旅游两者社会功能的同时,对于完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培育高质量体育人才也大有裨益。

2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

2.1 旅游资源的内涵

在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通则》、《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均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3]。据此,我们可以将“旅游资源”做出如下理解:第一,旅游资源是可以成为旅游产品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如自然界中的山川湖泊、广袤平原、动物植物、气候环境等,也包括古今建筑、区域文化、风土人情、节日活动等。第二,旅游资源必须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欣赏、休闲度假、愉悦身心。第三,旅游资源应具备可开发性,加以开发和运营管理可具备旅游产品的功能,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实际价值。

2.2 对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讨论

顾名思义,体育旅游应涵盖“体育”和“旅游”两个不同的产业,既具有体育项目的社会功能也具有旅游观光的社会功能。可以说,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两大产业交叉合并而形成的项目,必须以体育资源和和旅游资源共同作为支撑条件,离开任何一方的资源支持,体育旅游都不可能存在、发展。就狭义角度而言,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项目的载体,是吸引旅游者参与体育旅游的各种实物,如体育场馆、体育赛事、运动景点、景区等。与体育主题有关的民俗活动、竞技项目也是体育旅游资源的一种。从广义上理解,体育旅游资源是具体存在的,可吸引并满足人们体育运动需求的环境,能够为体育服务、体育旅游提供支撑,并产生实际价值的全部事物与因素的总和。

滨海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特殊分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局限性。其特殊性在于需要借助沿海城市的特殊地理环境,其局限性在于需要将滨海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滨海体育旅游辐射了滨海旅游与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它具有愉悦身心、提高游客生活质量的现实意义。滨海旅游资源则是指代那些位于滨海地区、能激发游客旅游热情、具有开发和运营价值、能够作为体育项目和旅游服务支撑条件、能够产生实际价值的所有资源的总和。这其中包含自然资源,也包含人文社会资源。

2.3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概述

滨海体育旅游项目多属于较高消费,要求滨海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区域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条件是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要求开发滨海体育旅游项目的地区交通便利、医疗设施完备、星级酒店数量达标。除了上述基础条件外,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以沿海地区的资源环境作为支撑,区域资源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动机。可以说,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质量越高,游客的旅游动机就越强[4]。可以反应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的因素有区域海岸线的长度、气候环境、绿化情况等。滨海体育旅游涉及各环节的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素质优劣直接影响了产业各环节的质量,进而影响相关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反应人力资源情况与专业化水平的因素包含从业者数量、当地旅游院系学生数量等。

现阶段,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及天津、上海共计1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2001—2015年间经济基础、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人力资源、客源市场5项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撑条件呈波动趋势,但总体变化的幅度不大[5]。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上述几项条件的波动较为明显。2008年以后,广东、浙江、山东、河北、辽宁、广西6个省份上述支撑条件波动较为明显,呈上升趋势,之后又呈下降趋势。自2009年后上海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支撑条件呈上升趋势。而江苏与广西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福建与海南两省2008年后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支撑条件小幅度上升随后下降。就经济基础而言,上海、广东、浙江名列前茅,海南和广西两省则表现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广东、山东两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表现最佳,而天津市和海南省的基础设施情况较弱。浙江、广东两省因占据优越的区位优势,海洋资源丰富、气候环境好,而海南省和上海市的资源环境较弱。广东、江苏两地滨海体育旅游人才资源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情况俱佳,人力资源方面,河北省与天津市排名靠后。广东省和上海市凭借区位、交通上的優势在客源市场方面表现极好,广西省与河北省因区位上占据劣势,客源市场薄弱。

就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而言,浙江省以其海岸线的绝对优势和环境保护优势为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的强大支撑。而山东省发展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过硬,尤其是城市可达性与医疗基础方面优势明显,但人力资源开发有待加强。上海凭借其经济基础与客源市场方面的优势极大提高了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但海岸线短是目前制约上海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江苏在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需要关注的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市场开拓。福建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环境优势明显,但人力资源支撑较为薄弱、高校旅游院系学生数量较少,表现出旅游人才资源的缺乏。辽宁在经济基础、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人力资源、客源市场等方面均有待提高。河北省在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人力资源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经济基础与客源市场是制约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天津则在资源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开发方面表现较弱。广西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落后,需要加强经济发展与市场开发。海南在资源环境开发方面有相对优势,但需强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开发。

3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化举措分析

3.1 深化旅游管理

滨海体育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在相关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需要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积极响应相关政策,科学合理开发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以促进产业的长足、可持续发展。首先,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各类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加以整合,确保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环保性。其次,在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做好监控与协调,以开发与保护结合为原则,防治因滨海体育旅游开发带来的建设性破坏,防治对区域水资源与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即在滨海体育旅游活动的组织上,需要基于安全第一的原则,完善安全监督与管控机制,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滨海体育旅游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3.2 培养专业人才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不断引进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滨海体育旅游的人员需要兼具旅游专业知识与滨海体育项目运动技能,故培养优质、专业的人才势在必行。满足现阶段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应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优化现有岗位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促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第二应在本地高校开设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体育旅游类专业或相关课程,或在原有体育专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设施“滨海体育旅游”模块化课程,完善现阶段的高校体育专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不断输送专门化的体育旅游人才。第三应创新人才引入机制,积极引进可从事滨海体育旅游项目策划、营销、运行管理、运动技能教育的专业人才,为滨海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

3.3 打造特色品牌

充分利用各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优势,以海洋、海滩资源为基础开发融竞赛、表演为一体的滨海体育活动,如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高尔夫等。在确保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开发多层次、多种类的特色滨海体育旅游项目,如观光型、体验型、参与型。休闲观光型主要包含各类体育赛事,休憩体验型主要为海水浴、日光浴、沙浴、沙雕、海边露营等,运动参与型则主要为潜水、水上摩托车、帆船、游泳等。通过深入开发各类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滨海体育旅游项目之中。同时着力打造滨海体育旅游城市的形象与城市品牌,将各类体育旅游项目与当地的海洋文化相结合,开发独具区域特色的滨海体育旅游产品。

4  关于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趋势的展望

滨海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需要强化旅游者对滨海体育旅游的认识度,同时加大滨海地区体育旅游的市场开拓力度,予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目前很多丰富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发掘,需要借助政策杠杆、增加资金投入比,采用灵活的融资模式吸纳国内外资金的参与。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不断优化滨海体育旅游项目,不断提高滨海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就人才培养角度而言,在加大现有从业者培训力度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完善沿海城市高校体育、旅游等专业的教育体系,培养兼具体育运动技能与旅游专业素质的复合人才。

由于影响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较多,各地区滨海体育旅游资源条件差异较大,区域特色明显[6]。因此需要着眼于“大发展、共发展”理念,积极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的联动合作,积极借鉴国内外的优质理念与先进经验,整合各地滨海体育旅游资源,打造融合自然生态、人文民俗、赛事活动等一体化的海洋体育旅游区,在市场导向下因地制宜的发展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并树立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洋体育旅游品牌。不断缩小各地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差距,坚持国内外市场的共同拓展,以优化客源市场空间。

5  结语

我国有着丰富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资源种类多,国内客源市场广阔,国外客源市场稳定增长。就当前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而言,想要获得滨海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需要适时的开发更高层次的滨海体育旅游产品以增强该项目的吸引力。尽管现阶段各地区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都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并相继打造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滨海体育旅游项目。但总体而言,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观念尚未形成、体制机制也不够完善、资源开发深度与层次不够、体育旅游管理专门机构与人才的匮乏、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仍较为严峻。但我国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大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发挥优势,改善和克服劣势,不断增强滨海体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珂,周艳丽.体育旅游的界定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5(6):27-29.

[2] 单德朋,亓元,等.论亲水运动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基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1-223.

[3] 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N].中国旅游报,2013-02-28.

[4] 邱建国,徐瑶,任保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实施目标下我国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1):36-42.

[5] 刘庆余.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4):39-43.

[6] 井玲.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7):48-54.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发展趋势
如何有效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策略的研究
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