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东
[摘 要]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从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入手,提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即“强师资—精教学—重实践”,构建以增强师资力量为基础,精细教学内容为抓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着力点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民办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138-02
随着我国教育开放性程度的提升,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并在政策环境、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待,其根本目的是打造“百花齐放”的高职院校发展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好的发展环境给予民办高职院校更广阔的上升空间,但在发展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在教学制度、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当前高等教育转向应用型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发挥好自身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民办高职院校建立“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仍然处于一种竞争劣势地位。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人们最关心的其实还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也就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民办高职院校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了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工匠们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精神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人们的敬佩。“大国工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能力和潜力。民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工匠的摇篮,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理清思路,研究清楚什么是职业教育,怎样办职业教育,探索建立高职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彰显出民办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办学特色。。
二、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师的招聘和录用过程中,缺少一套像公办高职院校一样,由教育部门根据教学需求制定教师招聘计划,教师经过笔试、面试等层层考核的教师招聘体系。招聘上岗教师的资质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考量,并且,院校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缺乏重视。
(二)教学内容有待精细
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技术层面,课程的设置与实际工作的关联度较高,例如,当前的民办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有财会、电工、汽车维修、电脑维修等等,这对提升学生的实践技有着很大的帮助。但“一刀切”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毕业就业时,尤其是应聘规模较大的公司时还是遇到了理论知识不足,外语水平过低,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有限等“敲门砖”不符合的问题。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有待完善
民办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上还存在短板,一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机会少、时间短;二是实践教学內容与工作脱节,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学校教学与工作实际存在差距。同时,由于经费和场地等实际条件的制约,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相应的实验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得到的仅是实验能力,而不是实际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着力构建“强师资—精教学—重实践”的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人才、留人才,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在招聘教师时不仅要注重理论水平,还要考量教师的实训能力。但由于此类综合型的教师人才紧缺,民办高职院校要结合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情况,建立灵活的教师聘用体系。
1.要引人才。民办高职院校在招录全职教师时,一方面要严把入口关,参考公办高职院校的招录流程,通过笔试、面试、实践考核等方式,确保招录教师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可短期聘用当前行业内的尖端人才或长期在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工匠为学生授课,带领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将具有操作性和应用型的工作技能教授给学生。
2.要留人才。对于招录的高学历应届毕业生,要重视教师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给予教师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上升空间,增加民办高职院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此外,对全职和兼职的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工资水平,节假日时特别是教师节要给予一定的福利待遇,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教师也会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投入教学工作。
(二)研教学、精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要研教学。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上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对书本的依赖,要立足于市场需要,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对学生面对人才市场需求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积极与院校各专业相对应的单位、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探讨和调查研究,确定职业岗位需要的、内容明晰的教学内容。
2.要精教学。进一步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入手,使课程的设置更符合市场的需要。课程设置不仅要有公共必修课、专业理论课等基础性课程,还要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菜单式选修课,如外资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外语课程、高新技术企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软件课程等。如果学院让学生仅依赖进入企业后的任职培训才掌握相关技能的话,在企业面试时,学生很容易失去对职位的竞争力。并且,高职院校还应将与学生就业有关的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当中,让学生入学后能迅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所需要考取的资格证书,尽早了解考试的大纲和内容,掌握考试的基本技能,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三)真实践、多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设计
由于我国当前劳动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聘用对象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地找到并适应实际工作,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要多为学生提供形成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机会和场所,使他们在走出校门前就可以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和综合动手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要多实践。要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标准地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校内实践基地。受资金限制的民办高职院校,要主动谋求与其他高职院校间的合作共建,发挥区域内民办高职院校的互补性优势,通力合作,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件配套设施齐全、利用率高的学生实践基地。校际之间还可通过联合招生、资源共享、课程共建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在实践中各取所长,补己之短。另外,高职院校要针对自身培养的学生多数是生产一线的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特点,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
2.要真实践。实践教学不是抛开书本后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而要真正地去熟练掌握日后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操作。在校企合作实践方面,以不损害师生利益为前提,高职院校可就企业继续教育、人员交流、技术服务咨询与开发、人才供给等开展紧密合作,利用企业的人才和设备资源,让学生在见习、实习阶段在经验丰富工人的指導下真正地参与工作生产,进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团队协作的精神。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民办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自己的校办企业,作为学生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的实践场所。通过校办企业的实践锻炼后实践能力较强,专业适应性高的学生可向企业直接推荐,实施订单式培养,追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要构建好“强师资—精教学—重实践”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强师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只有搭建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见习、实习阶段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精教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抓手,教学内容要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技术服务的需求与潮流,就会受学生所接受和欢迎,从而在学生和家长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也能缓解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少的问题。重实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民办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办学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特点,主动出击,在学生实践教学方面与企业开展紧密互动,组建民办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民办高职院校之间也要协同合作,发挥各自在人才供给、技术服务、课题攻关等领域的优势,互利共赢,为学生创造多领域的实践教学机会,进而培养出越来越多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景波,孙丽,张丽娟.刍议公办和民办高职院校在“专本套读”人才培养中的影响[J].新西部,2018(17):21-22.
[2]林业成.论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47-48.
[3]潘万贵,林海波.校企深度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探索:基于“三位一体”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40-42.
[4]费重阳,张巾帼,刘金録.校企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