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绮
〔摘要〕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理解不深、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等。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而且要拓宽实践渠道,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2-0121-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1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为明确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思想观念上的开放性虽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社会思潮和一些腐朽、消极、落后的思想文化也会趁虚而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學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此,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激发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积极进取和拼搏向上的精神,进而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肩负着建设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时代重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并确立的关键阶段,也是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大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比较容易受到各种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为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文化领域的全面转型。如何在吸纳、融合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践证明,要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要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彰显中华文化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生命力,而且要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积极学习、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定程度决定着中华文化的走向与地位,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因此成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着力点。笔者认为,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底气,而且能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维护执政安全
文化自信并不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的沃土之中。中华民族在长期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思想理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铸就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始终保持稳定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并存,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不仅要坚持培育和打造有感染力、影响力的主流文化,而且要将不同利益群体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精神纽带凝聚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基因;革命期间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有机结合,照亮了近代中国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文化自信为思想引领,能够切实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竞争力,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践中,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前进,必须要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提升其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并将这种思想理念转化为现实社会的行为方式,进而使我们国家真正成为文化强国。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上,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通过革命方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稳步前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些都构筑起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大学生是时代骄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也才能团结、引导广大青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跟党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紧密相连,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形成振兴祖国、服务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支撑。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不断发扬光大,得益于它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文化自信则能够促使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产生高度的认同感。与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相比,中华文化积淀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信仰、情感和伦理,成为联结不同地域、民族之间血缘关系的精神纽带。“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3 〕。从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始终发挥着凝聚人心和团结群众的作用。
文化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教育是文化活动的推力,教育在本质上则体现为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育人体系是高校文化的价值承载,内含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首先,高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育人工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成果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实现对他们精神、心灵及人格的塑造。其次,高校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其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自由交流、分享知识与理想,实现远大的人格目标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实践也充分证明,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二、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
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内在支撑。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虽然历经波折,但却从未中断,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着千年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并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斯宾格勒都曾感叹于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精神向心力。“历史和现实也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4 〕。可见,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引擎。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整个中国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而在经济、文化、社会繁荣昌盛的背后是其結构和运行方式的变化调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随之产生,加之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认知和接受水平的局限性,引发了他们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也因此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一)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导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发生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地域流动显著加强,随之带来了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其政治理念、意识形态进行包装,利用所谓的“普世价值”企图从思想上实施文化渗透。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与批判精神,在面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部分人甚至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了质疑。一些大学生有着浓厚的爱国热情,渴望参与政治事务,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在处理政治问题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陷入“价值观”困境。还有少数大学生文化历史底蕴薄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着偏颇,将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否定我国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价值体系。
(二)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关键在于培育大学生科学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在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大学生均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有些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内容相对重复陈旧,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尊重和关心他们,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追求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但仍有部分教师未完全摆脱教师自导自演的角色,加之一些大学生没有完全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理解和认识,仅仅是被动地加以选择和接受,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其次,一些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不高,对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往往是态度冷淡、漠不关心。这是因为,一些高校注重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往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使得个别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不高。还有少数大学生受到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培育文化自信仅仅是一种空洞的口号,主观上不愿意配合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三)多元化的网络环境,降低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接受程度
“法兰克福学派通过对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认为,传播媒介本身也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即媒介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操纵和控制功能” 〔5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因此,网络上举什么旗帜、唱响什么样的主旋律、用什么去引领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势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 〔6 〕。就目前来看,网络这把“双刃剑”带来了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首先,网络上的负面文化信息影响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接受程度,并使一些大学生对客观事物失去了正确、科学的判断。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搞文化渗透和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其次,网络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肆意散布各种负面信息,混淆视听,势必会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部分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容易受其影响导致思想道德出现滑坡、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再次,有些高校对网络平台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一些高校在传统教育体制制约下,往往停留于表面形式,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学习认识、弘扬传承诚实守信、集体主义等优秀传统文化。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栋梁。高校要充分发挥育人优势,以各种形式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和自身社会责任,将文化自信内化为精神气质和行为规范。但如前所述,一些大学生在面对东西方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理想信念与利益需求冲突时,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极易被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所影响,加之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完善,无法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和作用,使得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甚至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因此,高校要不断创新教育实践方式,将培育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之中。为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引导他们树立文化自信,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积极构筑立德树人新阵地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以其快捷、开放、交互、便利等特点迅速扩展开来,一个“互联网+”的社会形态应运而生。全民网络时代,不仅为资本財富拓展了流通渠道,同时为新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实践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逐渐成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造力强、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是网络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与大学生建立起友好互动的良性关系。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将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入各类新媒体中,以提升其教育和引导作用,引领大学生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品质,进而坚定文化自信。
(三)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渠道,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 〕文化离不开生活,大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主体和客体,其存在、发展都受到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在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使其切身体会到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形成追求高尚品格、文明修养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广阔课堂。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外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认识国情、体验民生、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解,进而激发为实现中国梦而矢志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8 〕。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23.
〔5〕张北坪,崔靖坤.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5(12):13-17.
〔6〕陈志军,浦解明,左 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3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8〕刘 波.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意涵与价值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