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2019-06-11 06:35覃喆李国泉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理论特色时代

覃喆 李国泉

〔摘要〕 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在追求伟大复兴进程中迎来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通过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了新时代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有能力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倡导以各国人民为主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和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2-0017-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 〕对历史方位作出的这一新概括,不仅是一项战略性的政治考量,同时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从学理上阐释“新时代”?对“新时代”内涵的把握,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新时代的限定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发展的新起点、新阶段上来阐明其所指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定含义;二是新时代的“时代”与历史学意义上的“时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这个范畴只能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维度进行理解,否则就无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两个判断之间的关系;三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努力,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新时代的“序幕”,但这个时代的属性主要形成于十八大以后的实践,十九大通过总结五年的发展状况作出“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从而实现了理论上的升华。只有首先明确这些界定,才有可能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理论深深扎根于社会历史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一旦成熟并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就成为区分不同时代的鲜明标识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从理论维度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之新特征。

理论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创新是理论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推动理论上的创新,不仅是实现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由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所决定的。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 〔1 〕之所以要“在理论上跟上时代”,目的在于解决一些依靠原先的理论无法应对和回答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具有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向纵深发展,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创立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迎来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理论使命。而要实现这一使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所谓问题,其实就是矛盾的表现形式。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和呼声,发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 〔3 〕。早在《集权问题》一文中,马克思就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4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断,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提炼中国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我国发展现实问题的关切,没有积极聆听新时代的呼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军兴军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全面领导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不可能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理论的集中呈现。通过提炼和升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这一理论形态作了系统阐释,并把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即“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6 〕。这不仅意味着党的理论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作为一个结构严密、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更是“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1 〕,内容涉及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这个成熟的理论体系的创立构成了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当然,成熟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其就自然丧失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对于这一理论体系,“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6 〕,而“坚持”和“发展”这两个方面则统一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党的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并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又说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这表明,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逻辑,是继续在这篇大文章上着墨的结果。倘若从1978年以来黨的理论发展历程来审视,毫无疑问,这一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6 〕。

二、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对中国近现代史加以考察,不难揭示出中华民族长期奋斗过程所体现的历史逻辑。从“被奴役”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迎来“强起来”的光明前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新时代的一个崭新特点,就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在追求伟大复兴进程中迎来的新时代。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华民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攫取政治经济利益,造成中华大地山河破碎,使中国人民遭受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苦难。当时的众多仁人志士和先进分子开始寻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领导中国人民抗争国内外反动政治势力,在谋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实现解放,在推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心骨,中国人民才能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以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则表明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真正实现了“站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站起来”是“富起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就开始领导人民探索富国富民之路。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强调:“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7 〕225为了摆脱贫困的局面、发展够格的社会主义,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部分先富起来的政策导向,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证明,这条道路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实现了根本性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与之相对应,我国总体实现了小康,不仅稳定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更有力提升了人民的富裕程度。同时,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这极大提升了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巨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二是“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1 〕。比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了新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由于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够,导致了大量的无效和低端供给,这是长期希望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要求,推进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推进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触发了诸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导致改革的推进面临重重困境,许多希望推进的措施得不到落实。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敢于攻坚克难,不断向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通过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再比如,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腐败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威胁党的执政基础的突出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刮骨疗伤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这种背景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强大的勇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并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发展使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之所以作出进入新时代的定位,一个重要的现实根据就是基于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 〕的事实判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都更加显示出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 〕

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表明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对于这个特征我们要有理性的认知。所谓有理性的认知,首先是要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把握,而不能仅仅简单地把“强起来”拿出来当作事实判断进行单独解读,不能割裂“强起来”同“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关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开启迈向“强起来”的征程,是以“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历史发展成就为基础的。而且,强起来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之所以把新时代定位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1 〕,原因也正在于此。所以,不能笼统地认为我们今天已经走完了富起来的过程,而是要科学认识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富起来了、在什么意义上还要继续富起来的问题。与此相联系,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今天我们是“迎来”飞跃,也就是站在“强起来”的历史起点上,而不是已经完全“强起来”了。只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全方位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面前说自己已经“强起来”了。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与之前的发展阶段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显著差异表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即“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这一新变化,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又一个主要表现。

事实上,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8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再次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 〕168。

党的十九大报告结合新时代的特征,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个判断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实践依据和时代根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总体跃升,大量产品的生产能力居于世界前列,“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基本不符合中国的现实。而与这一改变同时而来的是两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社会公平正义有待加强;二是人民的需要逐渐从物质文化层面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总体,呈现出多样化、全方位、高层次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了新时代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那么,变化前后的两个社会主要矛盾之间是何种关系?后一个矛盾是对前一个矛盾的纠正,还是对其丰富和拓展?从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到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均发生了改变。但是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要认识到,两个社会主要矛盾最为直接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中。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10 〕531根据这个观点,历史的发展是有原动力的,那就是人们的需要。当然,与心理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界定不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需要建立在现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其形成和实现都依赖于物质生活过程 〔11 〕。简言之,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所以要满足人们的需要,首先必须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在这个意义上,原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但是,人的需要还具有历史性和趋于复杂化的属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10 〕531-532所以,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1 〕。這时,关于“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思想,自然就表现出其历史局限性。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全局性,更要集中力量解决新的主要矛盾。当然,新时代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是对原有思想的简单否定而是批判性超越,即在继承其合理内容的同时根据新的实践作了完善。这决定了我们不能改变或放弃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而是要在坚持这一战略的前提下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加注重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否改变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研判?进入新时代,虽然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发展质量和效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生产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明显制约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够格”,就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欠发达阶段,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生于这个历史阶段之中。由于它没有改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判断,因此,科学把握其中蕴含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下,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对此,邓小平早就有定论,他不仅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是提出关于“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而马克思也曾深刻批判道,资产阶级的统治“既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自由,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都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12 〕。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是适用的、科学的。没有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会沦为空谈,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忘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除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还有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 〕373。对此,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保持着清醒认知。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要注重发展,更要保障发展成果归人民所有,以支撑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

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有能力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定位,不仅要从国内的维度进行说明,同时还应从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以一种更为宽广的大视野,把它放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大逻辑中进行审视。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是,与原来相比,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世界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根据“外围—中心论”理论的解释,世界可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和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它们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只能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依附,走社会主义道路。沃勒斯坦实现了从“外围—中心论”向世界体系论的转型,他不仅指出,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中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构成的整体,这三个区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经济、政治角色,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向相邻区域转化,而且还强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的作用” 〔13 〕。在《变化中的世界体系》一书中,他进一步批评了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民族发展的意识形态的狭隘理解方式,并大胆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里,可以而且很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思想和实践,使我们达到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共识,一种新的科学的认识论,一种新的历史学,它们将结合马克思的基本洞察和价值观,并以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方式,超越它们,达到一种新的扬弃,从而可以建设一个更民主、更平等的世界。” 〔14 〕

二战以后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提高国际地位创造了良好的契机,随着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以及中日、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中国在全球事务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基于这个新变化,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邓小平不仅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 〔7 〕233,而且对时代主题作了新的研判:“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7 〕105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 〔7 〕282,即如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本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明确了搞活经济、实行开放的战略方针。与此相适应,我国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发展,据统计,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生效、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等,都显示了中国的主动姿态,表明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增强。由此可断定,中国已经从世界体系的边缘位置“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1 〕。这个定位与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并不矛盾。由于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在一些方面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它不是“已经登上”而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于中国当前的发展水平,我们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既不能抱着“妄自菲薄”的态度,同时更不能产生“妄自尊大”的心态。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过去我们主要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今天不仅世界需要中国机遇、可以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而且人类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国方案和经验。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中国道路的发展活力,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模式,21世纪的资本主义面临许多严重的结构性矛盾,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变得更加不公平。一些欠发达国家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简单效仿,在现实中面临着政治动荡、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重重困境。因而,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改变在国际体系中的边缘境地,必须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模式和现代化框架,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中国式的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的追求树立了榜样,为发展中国家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全新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有自信、有能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新时代对应着新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1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使命的重要定位。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阐明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一致性,指出共产党人的使命是要构建这样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5 〕。恩格斯在1880年更是指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6 〕当然,对无产阶级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的强调,与一些现代西方国家所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逻辑,存在着根本区别。恰恰相反,共产党人最反对的就是这样一种由资本主义来主导国际秩序的价值观。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不搞霸王条款,不图占别人便宜” 〔17 〕。在探索新时代如何为人类作贡献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理念,为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域 〔18 〕。所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指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命运”“共同书写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19 〕。在21世纪的世界,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超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想象,如果什么都说成他们已经说过了,那是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现实情况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1 〕。在确证文明差异的前提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意义的彰显,倡导以各国人民为主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和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9-30(01).

〔3〕陈锡喜.“发现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起点〔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5-1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3.

〔5〕習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

〔6〕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2017-10-29(01).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李国泉,陈锡喜.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机制再审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9):73-8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6-247.

〔13〕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M〕.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中文版序言.

〔1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变化中的世界体系——论后美国时期的地缘政治与地缘文化〔M〕.王逢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107.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6.

〔17〕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EB/OL〕.(2017-10-3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1030/c1024-29617416.html.

〔18〕李国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四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7(06):19-25.

〔19〕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

猜你喜欢
理论特色时代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