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从制度建设、产城融合、完善功能等方面综合施策,城乡规划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逐步加强,人居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为了深化和创新城乡规划工作,思考影响城市发展大局的重点问题,结合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对存在问题深入思考,以求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提升;全市;城乡规划水平;思考
1、当前我市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城乡规划功能分区不明确,追求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忽视城市承载力的培育问题。我市发展重建设,轻规划,追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扩张,城市建设中不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有些乡镇功能叠加、布局交叉;有些地方工业围城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城市用地扩展、城市人口增加与城市基本投入不匹配。
(2)城镇特点不突出,活力不足,缺乏有特点的精品工程。有些乡镇追求经济效益,致使规划不注重城市形象,新区拓展缺乏长效动力,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县区产业发展和功能完善上存在不足,老城区问题日趨严重,城镇面貌难以得到改善,城镇特色不明显。乡镇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土地政策制约,特色经济不突出,扶持力量未能得到整合。
(3)规划编制经费紧缺,城乡规划水平不够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滞后。
我市规划编制费用投入少,聘请高水平设计单位难度大,导致规划设计水平不高,欠费多。县区、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比较早或编制周期短,调研不深入,造成部分建设项目与总体规划用地性质不符,或用地规划与用地权属存在争议,或缺少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内容。还存在少数建设项目在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等现象。
2、提升我市城乡规划水平的对策措施
(1)加强市城乡规划部门帮助县区提高规划水平的责任和加强城乡规划业务工作提高区县规划水平。城乡规划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发挥好管长远、谋未来的作用,应着眼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提高全市城市发展水平高度的要求,赋予城乡规划部门更多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着力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加强规划管理和引导,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探索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管好县区、乡镇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和约束性。要加强市级对各县区、乡镇总体规划的管理。
(2)强化城市设计,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和形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城市设计研究要注重水平,注重深度,注重科学性,注重实效,把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始终。一是将城市设计的思想方法贯穿运用于各层次的规划当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公共交通优先策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构建人性化的综合交通体系,要特别关注非机动化和行人的需求,做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步行等城市慢行空间环境系统和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公园、广场和街道等公共空间设计要简洁大气,营造通透开敞的空间视觉效果,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宽马路和大转盘。二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尤其要将城市设计作为确定空间布局、轮廓形态、土地利用强度等景观体系要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着力营造由街头绿地、景观带、景观水体、中心广场、城市公园、商业街、十字路口组成的公共空间体系,重视勾勒和显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天际线、水际线,构建形成大气敞亮、清新和谐的城市形象。三是要认真开展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城的重要节点和地段的城市设计。高度重视轴线和廊道的规划建设。通过轴线和廊道,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要通过规范不同区域的建、构筑物高度来控制城市轮廓线。在道路主轴上,合理规划高层建筑,营造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轮廓。四是加强对小城镇和农村村落风貌保护与建设的指导。
(3)城市历史文化具有独特性,弘扬自身独有油城文化,形成城市魅力。一是城市、县区之间在空间结构、布局形态和风格面貌等方面都应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各区县城市应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创新特色,切忌照抄照搬,避免造成“千城一面”。二是要强化城市天际线、滨水岸线的规划和保护,加强城市滨水、建筑高度、体量、风格的控制和引导,塑造城市标志性建筑,做到有收有放,疏密有致,避免照抄照搬外来建筑形式,避免求奇求异的所谓新潮前卫建筑形式,防止陷入盲目追求时尚的误区。三是提升城市发展和建设规划的文化品质,在城市更新和新区规划中,少拆迁、多改造,建精品,出亮点,围绕“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大湿地”的特色,塑造水城风貌,彰显“湿地之城”特色,强化油城文化名城的特色,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4)创新工作机制是做好规划工作的保证。健全规划编制机制。一是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选择优秀设计单位编制高水平的规划。规范规划审批机制。二是坚持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定重大项目的决策,发挥市规划咨询委员会咨询作用,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审批机制,严格技术程序、政策程序、决策程序、执行程序,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政策性、合理性、严肃性、权威性。三是坚持智慧发展,把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运营理念有机结合,使城市公共应用服务更人性化、更高效便捷。四是以执行公示制度为核心,公众参与要贯穿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全过程,主动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网上征集等方式,积极运用市、县区城市规划展览馆及镇规划展示图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让公众参与规划过程、了解规划成果、监督规划实施,形成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合力,使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保障规划的公平、公正、公开。
作者简介:
刘青,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山东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