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大数据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如何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成为目前考虑的主要方面。本文分析中,我们在分析大数据含义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的出现给企业内部审计开展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更好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方式,能够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保障。内部审计下,企业通过对自身业务予以管控、监督、协调,有助于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以及实现管理优化。内部审计中,注重企业科学管理,运用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审计工作开展中,将必要的审计工作软件应用到审计工作中,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所以,大数据背景下,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做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创新,有助于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一、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大数据,即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很难能够通过人工及其现有分析软件等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并为人们所用的信息。目前,人们很难能够通过大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对大数据进行优化管理。大数据对象,除了可能是有限实际数据集合之外,也可能是无限虚拟数据集合。综合来看,大数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体量。之前数据单位仅用TB表示,而目前则达到了ZB级别。按照权威数据统计,全球数据量每年的数据量增幅为40%,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其次,多样性。多样性具体体现在数据形态以及数据格式多样化方面。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各个方面,能够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之外,也能够提升工作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此外,速度快。庞大的数据量下,需要我们要在短时间下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因此,我们应该提升数据查询、筛选中的速度水平。最后,价值高。大数据发展中,具有价值含量高的特点。在对大数据分析中,我们能够了解未来发展趋势,增强企业盈利水平。考虑到上述特征的基础上,很容易引起人们日常思维和方式的转变。
二、大数据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企业数据量越来越高,为企业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作为审计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在数据收集、整合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发展。大数据发展背景下,我们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与云计算、信息技术等技术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我国审计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挑战
大数据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带来的挑战具体如下:一方面,企业审计手段存在滞后性。之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归纳分析审计对象要素内容,了解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不过,受到技术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能够做好外延工作,不利于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强审计工作创新的基础上,无疑也使得内部审计数据量增加,由于不良信息的存在影响企业内部审计整体质量水平。另一方面,审计环境面临较大的挑战。之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我们凭借计算机软件来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即便审计过程具有很大独立性,不过存在信息获取不全面的问题。相应的,大数据背景下,我们以及凭借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方式,实现数据同步传送以及数据共享的目的。不过,这里考虑到互联网的开放型、虚拟性,海量数据很有可能受到外界病毒的侵入。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机遇
大数据背景下,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计职能定位更加精准。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审计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在综合引入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新型技术模式下,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数据之间的关联,做好审计工作创新,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第二,管理决策科学化。大数据背景下,我们能够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全面挖掘。在此基础上,做好数据搜索以及数据分析工作,找出业务流程中存在着的潛在不足,有助于企业合理做好决策。
三、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
(一)数据质量风险
数据质量风险,即由于审计数据质量较低而使得不能够系统全面掌握审计单位问题的风险。其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不同角度:第一,被审计单位数据质量整体较低。之所以这样,可能由于数据录入失误以及数据存在故意修改等原因导致的,进而影响到后续数据分析结果。第二,受到被审计单位数据不一致问题的影响,由此增添了数据分析风险。例如,部分数据同时在多个系统中存在,同时业务系统数据以及财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等等。
(二)数据分析风险
数据分析风险,即由于数据分析质量较低、对大数据技术利用不足而产生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受到综合分析关联度整体较低而出现的风险。例如,在数据分析中,审计人员大多以集中在现有数据层面,而忽略了运用必要的外部数据开展关联分析等。第二,由于审计人员操作失误以及专业技能有限而导致的风险。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做好数据分析,并且能够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实施提供发展发展方向。
(三)数据安全风险
企业信息化子系统建设中,具有孤立性的特点,由此很容易导致数据安全风险的存在。其中,数据安全风险,即在审计信息数据中,受到安全防护的不足以及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数据泄露、数据破坏等方面的风险。具体来讲,数据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层面:第一,大数据集中存储下,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审计数据存在被攻击破坏的影响。第二,在应用互联网传递审计数据时,工作人员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内部审计的数据来源非常广泛,数据信息量大。如果存在数据安全问题,将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
(四)内审制度风险
法律法规为大数据内部审计工作的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大数据应用不断扩展的背景下,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尚且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所以,大数据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由此很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四、大数据时代我国内部审计的变革之路
(一)工作理念变革方面
之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工作开展大多是建立在工作人员工作经验基础上,并以此来选择对应样本进行调查分析。这一工作模式下,存在较强主观性,不利于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审计工作中,我们应转变内部审计思维,做好审计理念创新工作。积极运用信息手段、统计技术来做好数据分析以及挖掘工作,从而能够最大程度规避审计风险的产生。
(二)管理模式变革方面
随着企业目前业务量、管理制度的日益严格,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采取了多样化的管理系统。相应的,企业数据可能达到了TB级别。因此,大量电子数据下,之前审计模式很难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此时,我们应该做好模式创新,做好审计业务管理工作,加强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宽内部审计范围,做好审计工作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审计方式方法变革方面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势。其中,在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基础上,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更加高效的做好数据挖掘、提取以及分析工作,提升审计工作的连续性。针对企业发展中面临着的风险,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最大化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价值。同时,企业应按照自身实际,做好审计办公软件开发工作。将企业其他系统以及审计系统实现对接,做好参数优化工作。
(四)推行内部审计对外开放
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对外開放工作,做好内部审计信息的公开化,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企业员工对于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提升其他部门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配合度。同时,在舆论监督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内部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水平,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出具相关问题情况并由权威人士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发挥好企业内部审计服务工作。另外,积极宣传推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的先进经验和方式,提升内部审计职业形象水平,进而起到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增值的效果;加强与企业不同层次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听取他们在为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先进意见,不断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建立协作配合机制
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积极加强与监察部门、人事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之间的配合,重点做好在资产管理、监督管理以及资源运用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由此形成一种监督合力。在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技能面、知识面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水平。
(六)加大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运用
内部审计工作中,成果应用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找出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不足,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根据有关规定,将内部审计查出的不属于自身职权范围内的问题移送给主管部门负责,提升审计工作责任;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效果,从体制层面上,分析出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作者简介:张振(1996—),男,汉族,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15级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