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2019-06-11 11:55梁颖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梁颖

[摘要]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的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8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管理,参与研究的护士共40名,随机分入两组,各20名,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呼吸内科;层级护理管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089-02

临床护理作为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必需手段,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着深远影响[1]。实践证明,呼吸内科患者具有起病急周、病情容易突变的显著特点,为了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有必要加强患者病情监测[2]。为了探讨更加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案,该文以该院呼吸内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38例和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就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展开了下述探索。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3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9例。观察组男37例,女32例,年龄19~78岁,平均(62.53±4.31)岁。对照组男35例,女34例,年龄21~78岁,平均(62.75±4.68)歲。参与研究的护士共计40名,将其随机分入两组,每组20名,全部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对照组护士年龄23~41岁,平均(28.25±2.68)岁。观察组护士年龄22~43岁,平均(28.46±2.47)岁。组间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上岗实习、定期培训和考核等内容。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管理:①根据护士工作经验、年限、职称、个人实际能力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其中工作年限>10年的资深护士为主管护师,当中经验丰富、专业出色的护士为护士长;工作年限>5年者为护士,担任护理小组组长;工作年限>3年者为责任护士;未满3年者为助理护士。②明确规划各层级护士职责,护士长负责科室护理管理、与其他科室协同工作等内容;主管护师负责护士培训、协同护士长完成日常工作;组长协助护师、护士长完成护士日常培训、考核、护理指导、监督等工作,定期巡房,掌握患者病况,落实责任负责制,确保责任到人。③根据个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开展针对性护理培训,提高培训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日常护理期间充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生理及心理需求,保证护理安全、效率和质量。④实施APN连续排班制,科室病房管理24 h安排专人值班,除护士长外所有护士均纳入其中,包括上午班(A班)、下午班(P班)和夜班(N班),对于请假者护士长应提前安排好换班人员。⑤定期召开科室护理总结会议,分析阶段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将个人考评结果与护士绩效挂钩,实施季度考核,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①由科室护士长负责评价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实践操作、基础护理及病房管理5项内容,各项内容分值0~20分,满分100分。②统计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计量资料(x±s)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为(95.58±2.31)分,对照组为(90.32±3.64)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6,P=0.000)。

2.2  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包括:管路弯折、脱落1例,输液外漏2例,护理记录有误无,长期未翻身导致皮肤红淤无,发生率4.35%(3/69);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包括:管路弯折、脱落4例,输液外漏3例,护理记录有误2例,长期未翻身导致皮肤红淤2例,发生率15.94%(11/6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P=0.030)。

3  讨论

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中护士长和主管护师无法清楚掌握护士的技术水平,影响护理工作的有序展开[3-4]。临床实践证明,护理层级管理能够根据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岗位和层级划分,明确护士工作范围,促使护理人员在小组同事的协同作业下,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5-7]。有学者[8]对220例呼吸内科患者和16名护士研究后发现,采用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护理质量水平,降低差错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合该文研究结果可知,管理前组间护理质量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护士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实践操作、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35%,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5.94%相比较显然更低,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呼吸内科各类风险事件发生风险,提高临床护理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的病房管理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护理质量,改善科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玲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231-232.

[2]  关菲,纪丛.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145-147.

[3]  崔远航,郭宪民,张春艳,等.团队资源管理在急诊卒中溶栓绿色通道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6):2842-2847.

[4]  惠蓉.消化病房护理管理中引入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探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0):148-149.

[5]  张照亮,李严峰,姚晚侠,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实证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779-782.

[6]  谢红.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4):146-148.

[7]  刘小娟,肖瑾,姚晚侠.层级护理管理在心理卫生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5):1118-1121.

[8]  彭彩金.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291-292.

(收稿日期:2018-11-03)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