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霞
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48~85 岁)。神经系统体征主要决定于梗死的部位及范围,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为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智力障碍[1]。本文通过对30 例脑梗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目的旨在分析心理干预的效果与推广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41 例, 女19 例;年龄46~88 岁, 平均年龄64.2 岁。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0 例。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入院时神志清楚, 查体配合;无精神障碍, 发病后能进行沟通;首次发病。排除标准:其他器质性病变的脑梗死患者。
1. 3 护理方法
1. 3.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指导, 具体如下。
1. 3. 1. 1 膳食护理 鼓励能吞咽的患者食用高蛋白、低 盐、低脂、低热量的清淡饮食, 餐后保持坐立位30~60 min, 吞咽障碍者行吞咽功能评估, 必要时予以留置胃管进行鼻饲, 禁烟酒。
1. 3. 1. 2 病情观察 每4 小时测量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临床表现。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处理。
1. 3. 1. 3 并发症的预防 气候发生变化时注意保暖, 防止患者感冒, 保持口腔清洁, 必要时行口腔护理。保持外阴清洁, 嘱患者多喝水, 留置尿管者行会阴擦洗, 2 次/d。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 餐后30 min 可按摩腹部15 min,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压疮预防:加强皮肤护理, 定时翻身拍背[2]。
1. 3. 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为“知-信-行”的理论流程, 即学习疾病知识、态度转变、树立自信心、端正价值观, 从而引发良好的健康行为。心理干预特别强调护理人员要以患者的利益为主, 掌握护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主要内容如下。
1. 3. 2. 1 支持性心理 针对抑郁为主的表现。主要听取患者的主诉, 了解患者的内心情感, 安慰患者, 减轻患者的烦恼与悲伤情绪。关心开导患者, 利用操作、宣教、巡房的时间与患者沟通。
1. 3. 2. 2 认知行为疗法 针对焦虑为主的表现。与患者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的配合, 鼓励家属关心、支持患者;对患者错误的认知, 用正确认知取代错误和不良的认知, 可使用图片、文字进行疾病知识宣教, 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疾病知识, 消除内心的不安, 正确对待自身的病情;
1. 3. 2. 3 老年心理护理 主要针对老年患者猜疑、抑郁、孤独、空虚感的心理, 应多给予患者关心、鼓励、表扬, 使其重建自信, 重拾原有的生活习惯, 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使其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心理干预从患者入院到出院连续、动态地将有效、实用、与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心理干预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 反复进行心理干预, 建立良好的心理护理氛围, 提高护理质量。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Zung 氏编制的SAS、 SDS[3]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 均由20 个 项目构成, 采取四级计分法(20~80 分), 以50 分为临界值, <50 分表示不存在负性情绪, 反之评分越高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 量表发放60 份、回收60 份、有效60 份。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SDS、SAS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DS、SAS 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 且实验组SDS 评分为(44.83±1.83)分、SAS 评分为(44.50±1.67)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49.72±3.20)、(49.25±2.10)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a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 P<0.05
组别 例数 SDS 评分 SA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30 63.08±6.42 44.83±1.83ab 64.48±6.75 44.50±1.67ab对照组 30 64.11±6.44 49.72±3.20a 62.00±6.42 49.25±2.10a t 0.620 7.266 1.458 9.697 P>0.05 <0.05 >0.05 <0.05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心理危机4 个方面的干预[4]。心理治疗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个体, 目的是减轻障碍, 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诱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 在中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 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对中年人的生存质量酿成重大影响[5]。
脑梗死的明确诊断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打击,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接受这个事实。该病患者生存质量偏差, 在诊治上, 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其临床诊治疗效果和以后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但是, 国外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特别是第1 次发病的患者都有程度不一的抑郁, 从而影响其医治的服从性。患者对疾病过程了解不足, 突然生病, 通常非常震憾, 很难接受从正常人变成患者, 容易产生怀疑、担忧心理, 悲观抵触情绪。一旦面对自己瘫痪的结果就郁郁寡欢, 因为疾病给患者的生活习惯造成不适应, 因此, 患者求医心情迫切, 没有耐性, 对诊治护理寄托很高的期望, 想快速复原到正常的活动状态。多数患者知道自己瘫痪, 在心理上是一个极大的挫折。有些因为家庭、夫妻生活原因, 有些因为长期卧床任何事情依赖别人帮助, 会感到担忧, 怕恢复不了, 造成家庭经济负累[6]。急躁心境会影响诊治进程及诊治疗效, 必须给予适当处理。
心理干预是减少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干预活动, 可使交感神经紧张度下降, 其重点是经过医疗常识传授的行为进行干涉, 转变患者的不良情绪, 促成良好的行为, 强化患者面对压力的心态, 减少焦虑, 能有效地改进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7]。护理人员细心、耐心察看患者情绪改变的特点, 经过多方面剖析引起患者焦虑的原因, 同时加大对家庭成员的心理辅导, 防止在患者面前表露出担心、忧愁的情绪, 取得家庭成员合作, 与医生、护士共同勉励患者加大战胜疾病的信念, 使患者消除焦虑的情绪。抑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降低、记忆力减退、悲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引发的活动障碍及没有康复的希望, 进而形成抑郁情绪。因此, 护理上对患者抑郁情绪要尽早察觉, 及时防治。仔细察看患者的举止, 注意微小变化, 不断增进护士与患者交流, 诱导患者丢弃悲观的思想去适应现在的状况, 改变悲观看法, 调度患者主动情绪。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DS、SAS 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 且实验组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程度, 缓解心理压力, 平稳其情绪, 是调整患者心理压力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