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
【摘 要】 趣味性是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 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乐此不疲,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玩中学,在学中记,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趣味性
一、运用故事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增添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如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时,我就用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从前,有几个盲人想知道大象长的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们一起去摸象。第一个摸到了象牙,他说“大象长得像一个大萝卜”。第二个摸到大象的耳朵,他说“大象像一把扇子”,第三个摸到大象的腿,他纠正说“不对不对,大象像一根圆柱”。第四个摸到大象的身子,他说“大象像一堵墙”,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是把新课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新颖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到愉快而又充满探究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启迪学生思维。
二、运用儿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儿歌是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将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引入到数学课堂,将教学内容隐藏其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通过抓住儿童心理特征,采用一些儿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运用实物教具学具,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据研究表明:7-10岁的儿童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钟。如何使他们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呢?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经常需要运用如小棒、红旗、小花、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等实物学具,这对于直观展示数学理论,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是教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通过学教具的实际操作,一方面能减少教师教学的空洞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其适用性。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学生的自我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感知力,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运用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构建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尤其重要。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闯关、游戏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求知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通过安排相应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潜移默化地达成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充满趣味、精彩纷呈,让学生在趣味课堂中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 况简香. 试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2018(12).
[2] 杨蜀红. 试论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J]. 新课程(小学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