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时长对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

2019-06-07 14:59成方琪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孤独感亲子关系通话

成方琪

摘 要: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对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2)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的儿童,其与外出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不显著,但亲子关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3)对于父母都外出的儿童,与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通过通信工具,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留守儿童;通话;亲子关系;孤独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B-0123-04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越来越严重,农业生产逐渐机械化,导致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再加上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经济条件、户籍制度等方面,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无法带上子女举家搬迁,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由年迈的父母或者其他亲戚照料,有些甚至无人照料。这些未成年人就是农村留守儿童,段成荣等研究者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为6000多万,约占全国儿童的22%,还会不断扩大。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自身和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也即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的发展受到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王东宇等人的研究就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例如,攻击行为、辍学以及抑郁等,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将会给社会及留守儿童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孤独感是留守儿童常出现的心理不适现象,范兴华等就发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孤独感(loneliness)是一种对自己的关系网络感到不满意时产生的主观的复杂感受,通常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关于孤独感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强调情感成分,认为孤独感是个体缺乏与他人的情感联系时产生的主观感受;另一种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孤独感是以一系列认知過程为基础,当个体对知觉到的关系网络不满意时,孤独感就会产生。这两种观点都认为社会交往关系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越是重要的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越大,亲子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会对儿童的孤独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实证研究都证明,孤独感会影响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例如,孤独感可以显著预测儿童的抑郁、自杀观念和行为、身体不适以及不良的社交能力,也就是说孤独非常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加不幸的是,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孤独,Bullock认为儿童甚至在5岁时就可以体会到孤独感;Cassidy和Asher研究也表明,三至六年级的儿童就可以稳定地测到孤独感。因此,研究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尤为重要。

家庭对儿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家庭成员的父母,对儿童的影响不言而喻,父母给予孩子的温暖和关怀可以让孩子远离孤独,研究者将之称为父母关爱(parent care),实证研究也证明父母关爱是影响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很难给予留守儿童面对面的关爱,导致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即使父母无法给予面对面的关怀,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通信设备与孩子交流,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那么,这种形式的交流是否可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呢?这有待探讨。

系统观认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及发展的首要子系统,亲子关系又是家庭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在家庭系统的众多相关因素中,亲子关系是一个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亲子关系也一直受到大量研究者的关注。很多研究也确实发现青少年的孤独感与其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如Uruk等人同时考察了家庭关系变量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发现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均与青少年的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甚至,亲子关系对孤独的影响会持续非常久,一项针对大学新生的孤独感研究就发现,早期的亲子关系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个体的孤独感;国内张锦涛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亲子关系会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行为。不幸的是,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质量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现有的情况下,很多留守儿童无法得到关注,因此探讨“父母是否可以通过各种电子设备与留守儿童交流,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担心和爱护,从而改善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就显得很有价值。

简单暴露效应认为,仅仅是对刺激的重复呈现就可以导致更多的积极情感,与父母通话时间越长、频率越高,越可以提高父母的曝光率,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有调查就显示,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相比,德国人与母亲保持了更亲密的关系,因为德国人与母亲的通话频率要显著高于美、英、法。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留守儿童仅仅与父母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等方式通话,是否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减少孤独感。

因此我们提出假设1: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时长与其孤独感存在相关,即当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天的通话时长较长时,可以增加彼此的积极情感,减少儿童的孤独感。

假设2: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时长与亲子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当留守儿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每天通话时长较长时,儿童就会感受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果证明通话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那么,就可以呼吁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多打电话的方式关心孩子,陪伴孩子成长。国家也可以通过补贴话费,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20份,回收率88%,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0.91%。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可将留守儿童分为父亲外出、母亲外出和双亲外出三类儿童。本研究以广东省一所小学为取样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对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父亲外出的儿童47名,母亲外出的儿童34名,父母均外出的儿童66名,父母都没有外出的53名,共200名。其中,男生101人,女生99人,平均年龄12.14岁,标准差为0.89。

猜你喜欢
孤独感亲子关系通话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低成本视频通话APP
视频通话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2013年3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