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性的思维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学生熟练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也有所提高,促使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并能把思维导图应用在数学的各个环节中。而数学复习课是数学的重要课型,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学生素质能否增强,思维导图的运用则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进一步继续、深化和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教学;学习效率;实数
一、思维导图的起源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一書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被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数学的复习课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会出现以下问题:课堂中听得懂、课后记不住;熟悉题型能解决、陌生题型无从下手;每一节的知识能理解、综合在一起不会做。这些现象暴露除了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比较零散,学生没有建立起知识体系,没有对知识进行整合,不能将学过的知识技能灵活地运用,学生的建构思维能力还亟待提高。身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如何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整合知识、构建有机的知识体系呢?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是一种学生乐意接受,又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对学生而言,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将知识进行整合,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将知识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可以观察、体会、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甚至可以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知识产生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
三、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数复习课
在本学期笔者尝试了在复习课中融入了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并打破原有的传统复习课方式,用一条“无形的线”将整堂课贯穿起来,以下是笔者在实数复习课中的片段:
(一)合作共赢
1.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节课梳理的过程,绘制本章思维导图,请第一组同学在讨论过后在黑板上完成你们小组的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先将知识点整合,建立知识思维,对已学过的知识进有更深刻的领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进行回顾,提高学生对知识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展示并分析思维导图
师:请各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将本组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分析制作意图。
生1:我们小组认为实数这一章的知识点多而杂,通过老师本节课对我们的引导我们发现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结合我们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绘制了思维导图,黑板上所呈现的思维导图是我们整个小组的分析讨论成果,请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可以给出建议。
生2:我们以大树为载体,将实数作为树干,树杈作为它相应的知识点一级一级向外分支,体现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果时间再长一些我觉得我们组的大树会更加茂盛,也会更漂亮。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并分析思维导图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所制作的思维导图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再一次对本堂知识进行了回顾,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部分小组的思维导图展示:(如右图)
四、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数学复习课面临的问题是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灵活性大。教师在复习课上不能够忽略每个细节,但是有的学生并不能承受住这样的知识容量。而复习课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再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强化知识体系在数学思维中的作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复习课中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但是,数学复习课有需要达到夯实基础、建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这就需要能够找到一种合理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的。
五、结束语
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并将信息可视化。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可视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问题,思维导图正是实现这种可视化学习的一种工具,希望我们的同行们能将思维导图大胆地应用到教学中来,改变一下我们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 李斯译.作家出版社,1999.
[2]胡亚云.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2006.
[4]孙景丽.“友善用脑”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北京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