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德育教育

2019-06-06 04:20刘鹏举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班主任

刘鹏举

摘要:“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教育当以德育为本,使学生的人格渐趋完整。可以说,德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推动力。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践行者,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主体和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管理责任,在班级管理中充分与班级教育融合。

关键词:初中班级;班主任;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教育为本,将德育放在第一位,重视教育的实际效果。德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初中的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们的个性,建设德育的班组织,提高学生在整体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修养和德行。

一、理解尊重学生

一位优秀的教师于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仅要有耐心和恒心,还需有爱心,只有以爱心为出发点,方可于教育过程中严而有爱,方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付出的真实情感,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构建相互理解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人与人只有相互理解,方可形成共识。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识及人格,从学生角度出发,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如此方可到达教书育人的目的。初中学生正处于角色混乱时期,对于教师和家长往往心存依赖却往往又急于摆脱前者束缚,急于自我独立。作为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当于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谆谆教导,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错误行为对抗教师。

二、尊重个体差异

初中学生具有独立的思想,是思想和行为上都比较独立的群体,学生之间由于思想上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对班级内的学生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对每个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要有一定的了解,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教学管理重视程度的评价标准,虽然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数量比较多,教学工作也是比较繁重的,但是对待学生不能够采用单一的方式,每个学生的适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发挥榜样作用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都强调为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习,但是许多班主任老师给学生的榜样太过遥远。笔者认为对于初中生来讲,不仅需要伟大的榜样,同时更需要身边的榜样。当然,初中生身边的榜样很多,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用智慧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每学期都会评选出各种星级学生,如会评选出学习之星、助人为乐之星、热爱劳动之星、孝顺之星......,这不仅是对当选学生的认可,更是为了给班上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这些榜样都是来源于自己身边,他们更容易看到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也更容易激起他们追梦的力量,进而让每个学生都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四、建设班级文化

德育教育需要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做基础。班级文化就是根据班教室环境的布置及要求,构造学习德育的外部环境,它从一个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物质文化建设能够帮助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环境优美的教室环境能展现一个班级的文化气息,能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德育的培養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观的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抵御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等利益观。将传统文化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中,使学生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力量,获得道德熏陶,形成健康的道德取向。最后,教师要建立正确的精神文化导向。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正确价值导向的建立,在学生中树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对学生产生现实感召力,形成精神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感。

五、开展集体活动

如果一个初中班集体没有集体活动,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势必阻碍班集体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通过活动不仅可以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可以切实凝聚班级活力。当然,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组织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是一个班主任工作智慧和艺术的体现。每次组织班级活动时,我一般都只充当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充分相信和依赖学生,大胆放手的让他们去组织和实践;同时,我也会在活动中放下架子,积极参与。当然,要确保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就必须要造就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悉心的指导,我对班委的帮助和指导始终遵循“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多的去尊重他们,但同时也尽可能多的去要求他们。

六、注重家校联系

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结合家庭、学校的力量,形成合力,这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学校、家庭的联络员。学生处于这个复杂的社会大家庭中,他们受到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总在不停地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综合的作用力。所以,家庭教育在德育中占有必不可少的一大部分。为此,可以专门召开了一次家长会,把这种德育教育思想传输给各位家长,希望家长们让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所处的德育教育环境都是一致的,只有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地位才能展现,德育发展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

结语: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且极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班主任积极更新德育观念,坚持以生为本,在与学生日常的交流中渗透德育教育,保证德育能真正深入每一名学生的心中,增强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彭志宏.对初中德育工作管理新途径的探索[J].教师,2015 (15)

[2]朱仲丽.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J].读书文摘,2015 (6)

猜你喜欢
初中班级德育教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论初中班级的教育与管理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