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少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转变教学模式,大力引进数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智力因素,第二个方面是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小學生的特点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不断采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学习的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数学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教材所给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小学生只是坐在座位上听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小学生不会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课后,很多小学生在做数学试题时会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些知识点,使得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
现阶段,教师需要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以身作则。因为很多小学生都会将教师当作自己的榜样,无论教师做什么,小学生都会模仿教师的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开展教学,通过榜样的力量,以及日常行为习惯,不断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引导学生手、口、脑并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传授知识,而好的老师是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转变灌输式传统教学法,通过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小学生。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题目转变成为有趣的方式来传授知识,通过这种模式,既讲述了知识,又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对数学题做到去听、去做、去想、去说、去读、去写,养成小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数学教师要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教学中既要凭借经验,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相时而动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大多提前备好教学方案,但是在制作方案时,教师往往只注重讲解知识点,忽略了小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以至于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加减法的运算”时,教师可以先向小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教师看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师便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小游戏,通过小游戏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还可以巩固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学题,然后将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之间进行做题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答案,对于获胜的小组,教师可以奖励学生一些小奖品。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使得小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感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逐渐引入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数学公式及数学符号,比较晦涩难懂,所以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中展开素质教育,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素质因素,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