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社团文化

2019-06-05 01:04张鑫刘赫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高职院校

张鑫 刘赫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也进一步突显。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社团为契机,拓宽文化育人和社会实践的渠道,以社团文化建设为载体,增强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格局。本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旨在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使其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团文化;文化育人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5.01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5-005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的作用。“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之外,还要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和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文明校园的创建,进而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之跟上时代发展。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为各高校社团管理制定了明确规范的框架。社团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营造高职院校良好的育人氛围、开展主题教育及培养凝聚力等方面,社团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弘扬社团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在一次次成功中不断增强自信,从而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广大的新世纪青年,如何创新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模式,使其更好地作用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简述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希望为相关课题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一、高职院校社团建设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团活动以新颖和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人生。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使大学生避免出现追求物质利益、重利轻义等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提升专业技能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式的群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成员之间充满信任,从而激发成员的创造力。所以社团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营造了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另外,根据兴趣爱好及专业特点组建的社团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吸收,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不仅开阔眼界,而且提升专业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社团活动除了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实践性外,也具有相当的社会性。从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来看,目前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的方向转变,由以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如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锻炼自我,促进了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既扩大了视野,广交了朋友,同时又能在社团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通力合作、公平竞争,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又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有关调查显示,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要强于未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学生。

二、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特色属性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学生社团的建设也要围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在建立社团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各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努力使社团建设和培养学生高度融合。建立专业型社团,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可以丰富专业知识,巩固专业技能。另外可以通过社团这样一种非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

(二)高职院校在建立社团时还要考虑要与社会高度契合的问题。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有必要提前感受社會,接触社会。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可以提前或者进一步了解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个人思想觉悟,从而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通过开展各种志愿者公益性活动,如走入乡村、孤儿院、敬老院等,提升社团活动与社会的契合度。

(三)高职院校在建立社团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建立个性化社团。个性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每名大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是不同的,其个性发展目标是不同的,因此要因材施教。个性社团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才能,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活动、演出等形式展示社团活动的成果,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新理念,创新发展思路

学生社团近些年一直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断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社团还是处于被边缘化的困境当中,没有起到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首先,高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学生缺乏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大都重视教育理论的灌输、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就业率的提高,而忽视了营造文化育人的教育氛围。所以这不仅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社团文化育人作用的忽视,同时也反应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缺乏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

当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很多大学社团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注重娱乐而不注重本质,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举办诸如签名、宣誓等表面活动,随意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内容简单,活动质量差。另外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消极价值观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很多社团也体现了娱乐化甚至低俗化。这些社团极需要高校管理者补给其创新的理念,不断引导其规范活动内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深深地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这一现象一定要引起管理者的足够认识,应给予社团大力支持。高职院校也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对社团的领导和指导作用,要加强协调和管理社团活动,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使社團活动的正面效应充分体现出来。

(二)健全机制建设,完善制度管理

1.高职院校应健全制度机制,保障学生社团规范化的发展。

为了保障大学生社团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建立规范的社团制度和约束机制,所谓约束机制不仅仅是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社团建设机制,更应该在社团实际活动中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首先,校团委应制定好学生社团章程,明确学生社团的性质、宗旨、任务、领导机构、职责分工、社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高职院校应设立固定的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目前很多学生社团缺少活动经费,导致很多学生需要自己到社会上寻求赞助,这虽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但是太多的商业化运作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同时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利用学生社团从事商业活动赚取利益。高职院校应为学生社团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活动场所,这样可以使学生专心投入学生社团活动中,保障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2.高职院校应建立社团考核机制,保障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各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社团的考核机制,各高职院校往往是针对某个社团是否具备建社标准而进行严格审核,而忽略了对学生社团后续的发展和教育成果的关注,很多学生社团“名存实亡”,缺乏后期监管。因此应定期组织召开由专家教师组成的学生社团审核审查会议,对所有学生社团进行“年检”,采取优胜劣汰的制度方式,优质社团颁发“合格证”,不合格的社团限期整改或淘汰,从而保证学生社团不存在“吃空饷”的问题出现。同时,学校应定期开展“社团文化节”等活动,让每个社团展示近期的活动成果,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魅力舞台,同时又可以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3.高职院校应把专业教师的指导列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考核中,从而保障学生社团专业化、高水平化、科学化的发展。

学生社团在建社之初都会配备专业指导教师,但是大部分指导教师忙于日常教学课程,而无暇顾及学生社团的活动,这就需要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承认社团指导教师的劳动,把社团管理、指导课和正常的教学课程等一起计入年终课时,或者由学校统筹另拨经费解决指导教师的费用问题。同时校团委应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从而确保聘用的社团指导教师是全校教师中的典范。社团指导教师应对社团活动的整体规划、专业技术等问题进行专业指导,从而保障学生社团专业化、高水平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4.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骨干的培养,保障学生社团日常有序的发展。

学生社团归根到底是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兴趣团体,社团内部的经营和管理是由学生自行组织的,可以说社团的学生骨干在社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自我服务的理念。为避免学生社团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境,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社团学生骨干的培养,校团委作为学生社团的直接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召开各社团学生骨干的培训,向他们传达相关政策文件及社团管理的方式方法,培养好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者,从而保障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三)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创建高职院校特色学生社团

高职院校应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创建特色学生社团,在内涵上下足工夫,办出自己的品牌特色。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那么专业特色社团恰好弥补了课程学时有限的问题,还可以结合实际多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社团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作用和优势,为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院校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服务。

(四)发挥共青团优势,探索大学生社团建立团支部模式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团中央《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实施方案》的要求,探索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即大学生社团建立共青团团支部。把共青团基层团支部的特性与大学生社团紧密结合,增强对大学生社团的引导,发挥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1.共青团基层支部具有联系和发动青年的特性。在大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就是要发挥共青团基层团组织的优势,不断增强大学生社团的内在活力,建立健全具有大学生社团属性的共青团基层团支部。大学生社团团长可以是团支部书记,也可以兼职团支部副书记,引导社团成员按照正确的舆论和政治方向发展,全面规范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按照团章规定的“三会一课”制度,通过理论研讨、学校考察和志愿服务等形式,不定期开展团支部团员大会、团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和团课。将社团的活动与团支部活动有机结合,全面发挥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创效教育和志愿服务社会的职能,增强大学生社团的凝聚力。

2.大学生社团团支部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严格遵守团章规定,团结带领相关成员,执行学校党委和团组织的决议,用正确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3.按照共青团中央从严治团的有关规定,大学生社团团支部要建立民主管理、监督机制。明确大学生社团首先由团委领导,其次由团支部共同民主管理。其团支部书记应纳入所在团总支或分团委的考核中,对不合格或违反规定的大学生社团团支部书记或社长给予罢免或停职。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拓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科学管理,保障大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让高职院校社团发挥出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高职院校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