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焦鲁 樊沙沙 苟春雁 指导 王毅刚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1331)
“动留针术”是指通过躯体组织器官主动或被动地“运动”或“运气”,使得脏腑、肢体经络气滞部位经气通畅复原,达到“气通则和”的效果[1]。此法强调针刺感传,要求“针入神会,气至病所,机关自开”,是“守神”“守机”的又一种精准的临床治疗的技术。“动留针术”的根本目的是“欲令气行”。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是以寰枢关节为中心的周围组织的损伤、劳损、退变等刺激神经、血管所产生的以眩晕主症的特发性疾病[2]。寰枢关节紊乱在颈源性眩晕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3],高发于中老年人,其中尤以长期低头工作者比较多[4-5]。临床上对寰枢关节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常易被忽视,并且缺少相对安全快捷的治疗手段。在目前的医学发展阶段,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发病机制尚未明确[6-7]。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寰枢椎自身解剖特点密切相关,其解剖结构决定了寰枢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易受损[8-9]。
本次研究通过观察王毅刚老师的“动留针术”与普通针刺对照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眩晕症状、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在治疗前后的改变,从而进一步评价“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符合《实用脊柱病学》[10]和《临床神经病学》[11]关于眩晕的诊断;病程≥1 周;年龄18~60岁;受试者自愿参加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服从诊治方案,并配合治疗和随访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外伤、耳源性、脑源性、眼源性、感染性、高血压等疾病所致眩晕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疾者;造血系统、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者;X线显示,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者;颈椎重度骨质疏松、骨折、滑脱、结核等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门诊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留针术”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32例。“动留针术”组男性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2.19±11.50)岁;平均病程(2.69±1.50)年。普通针刺组男性1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87±10.19)岁;平均病程(3.14±2.529)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动留针术”组取穴:百会、外关(双侧)、阳陵泉(双侧)、阿是穴(左右各一,约寰枕关节处)。针具:1.5寸毫针[中国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苏食药监械(准)字2001第0020号,直径0.30 mm,长40 mm]。患者仰卧位,枕5 cm左右厚枕头,常规消毒后,刺百会、外关(双侧)、阳陵泉(双侧)留针,阿是穴快速针刺不留针,使局部筋结松软为度。留针期间,嘱患者做导引运动,术者坐于床头外侧,左手置于患者后枕部,右手拖住下颌部,向头顶方向微微用力拔伸,并引导患者做特定的三步导引运动。第一步:调整有规律的呼吸。第二步:呼吸时拔伸。第三步:主动运动或引导运动,若寰枢椎旋转,引导患者仰头向左、右转头,若寰枢椎侧摆,引导患者先向健侧偏头,再向患侧偏头,若寰枢椎前后的轻度失稳及倾仰式错位,引导患者做仰头和收下颌低头运动,若存在复合的紊乱,可将上述单式导引运动组合成复合运动。治疗要求:每次治疗留针25 min,期间行针1~2次,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催气导气操作,每日治疗1次,治疗7 d。2)普通针刺组根据《针灸治疗学》[12]中“颈椎病”和“眩晕病”的穴位拟定:百会、风池(双侧)、颈夹脊、外关(双侧)、后溪(双侧)、阳陵泉(双侧)、悬钟(双侧)、申脉(双侧)、阿是穴(左右各一,约寰枕关节处)。针具同“动留针术”组。患者俯卧位,自然放松,常规消毒后,取1.5寸毫针进针,颈夹脊、悬钟、风池、阳陵泉针刺0.8~1寸,外关、后溪、申脉、百会及阿是穴,针刺0.3~0.5寸,得气后留针25 min,期间行针1~2次,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治疗1次,治疗7 d。两组均采用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13]定位取穴。
1.4 观察指标 参考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14],观察两组的眩晕症状总积分、眩晕发作程度、眩晕发作频率、眩晕持续时间。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第 2版)[15]制定。 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症状评分减少率为100%。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或发作间隙时间明显延长,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症状评分减少率≥50%,<100%。有效:症状及体征稍有减轻,或发作间隙时间稍延长,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症状评分减少率≥30%,<50%。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恶化,症状评分减少率<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所有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总积分比较 见表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总积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动留针术”组总积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总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总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普通针刺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动留针术”组 32 13.67±2.88 22.25±4.61*△普通针刺组 32 14.10±3.18 19.01±3.98*
2.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发作程度比较 见表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发作程度分布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动留针术”组与普通针刺组治疗后在眩晕发作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发作程度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发作频率比较 见表3。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发作频率分布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动留针术”组与普通针刺组治疗后在眩晕发作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发作频率分布(n)
2.4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持续时间比较 见表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持续时间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留针术”组与普通针刺组治疗后在眩晕持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持续时间分布(n)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5。“动留针术”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6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操作安全可靠。
“动留针术”是重庆市针灸学术带头人,针灸博士后传承导师、名老中医王毅刚主任中医师总结40余年临床经验提出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该法是指通过躯体组织器官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或“运气”,使得脏腑、肢体经络气滞部位经气通畅复原,达到“气通则和”的效果。“动留针术”之所以能提高疗效,主要在于针刺的同时配合了机体局部“动作”对气道的驱动作用。屈伸扭摆是四肢躯干之形动,呼吸、咳气、吞津、提肛、摩腹是导引脏腑气道之气动。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经脉气血贵在流通,以针刺激发并促进经脉气血的运行,直达于病所,再配合导引运动,加强病所气血流通,促进化生之机,邪去而正安,故增强了疗效。
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是由各种原因造成解剖结构紊乱导致局部肌肉、血管、神经失去原有平衡后而引起颈痛、眩晕等症状。多采用正骨手法纠正解剖位置、药物改善循环及对症处理,手法纠正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亦反复,而药物的治疗作用及持久性有限,不能有效地解决该病。针刺治疗该病有着自己的独特疗效,能够显著降低肌肉的紧张程度,缓解神经血管的压迫,从而改善症状。“动留针术”治疗眩晕的治疗方法是结合《诸病源候论》[8]中“一手长舒,令仰掌,一手捉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颈骨急强,头风脑旋,喉痹,内冷注偏风”的导引法与临床王毅刚老师多年的经验选穴,该法能够祛除颈骨急强,转动不利,促进上段颈椎的经脉气血流通,以治头风病的眩晕等疾病。
通过观察研究得出,“动留针术”组和普通针刺组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在眩晕发作时的持续时间两者疗效相当,故 “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优于常规针刺,疗效显著,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