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高 磊,杨文辉,胡德升,胡扬喜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胃肠道肿瘤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一旦发现时,大多为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早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肿瘤发生属于多因素及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当前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对其确诊,且不同时期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不相同[1]。本文为了分析CEA水平在不同时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0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与10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的10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病者;心电图异常;化疗禁忌症。将10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63例,女性42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8.5岁;病种:食管癌41例,胃癌31例,大肠癌33例。同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10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56例,女性49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9.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底物显色后采用DG302A型酶标仪于450nm处读各个孔的OD值。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化疗第一次(60 d内)、化疗第二次(61~180 d)的CEA水平。
2.1治疗前后CEA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EA水平高于对照组(t=24.674,P=0.0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水平也高于对照组(t=12.351,P=0.000),但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64,P=0.000)。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CEA水平比较比较(mg/L)
2.2化疗前后CEA水平比较 化疗第一次,观察组患者CEA水平高于化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1,P=0.000)。化疗第二次,观察组患者的CEA水平又降低到化疗前水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08,P=0.054)。见表2。
表2 化疗前后CEA水平比较(mg/L)
胃肠道是人体较大的免疫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胃肠道肿瘤包括胃癌、结肠癌及直肠癌,其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多发生于50岁以上患者,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多数学者认为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相关。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同时辅以化疗治疗,无论是手术治疗或者是化疗都需要进行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而肿瘤标志物在其病情评估中有着重要作用[2]。在肿瘤发生早期,多数影像学等检查并未出现阳性结果时,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在临床中肿瘤标志物可作为早期肿瘤诊断的有价值指标。尽管当前,没有一种特定肿瘤标志物,但联合检测各项肿瘤标志物对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CEA是一种广谱抗肿瘤标志物,从结肠癌及胚胎组织中所提取的肿瘤相关抗原,具有人类配套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并且存在于内胚层细胞分化所得到的癌症细胞表面。其表达水平可作为早期结肠癌及直肠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在病情监测、疗效评价上有重要意义。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CEA与癌症早中晚期相关,癌症晚期的CEA水平均高于早中期,但阳性率并不是很高[3,4]。若患者肿瘤转移,CEA水平也会有所升高。连续监测CEA,可用于手术后、化疗不同时期的疗效观察。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CEA水平,得到观察组患者的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的CEA水平有显著差异,表明肿瘤的切除可降低患者CEA水平,有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化疗第一次后的CEA水平与化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第二次后的CEA水平与化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患者接受化疗后,患者会出现短暂的CEA水平升高,此时期的CEA水平并不能作为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指标。
综上所述,通过监测CEA表达水平,有利于了解不同使其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