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欣 卞洋洋 李琳琳 黄金海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临床心脏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一旦将起搏器植入病人体内,将终身伴随病人,成为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但起搏器植入也会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应激反应,影响病人舒适度,术后并发症多,降低了病人生活质量[1]。个性化护理干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疾病护理干预中取得极大的优势。本次研究以112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人为观察对象,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并报道如下。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的对象为112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人,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9月,抽签法分组如下:A组(单号,56例),B组(双号,56例),A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29~78(62.7±2.8)岁,疾病类型:扩张性心肌病2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0例,肥厚性心肌病6例;B组:男性 31 例,女性 25 例,年龄 25~84(63.1±2.6)岁,疾病类型:扩张性心肌病2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7例,肥厚性心肌病8例,统计学对病人的资料处理分析不存在差异性(P>0.05)。
A组病人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术前:评估病人基本体征变化,协助病人完成血尿常规等基本检查项目,协助病人完成皮肤准备工作,并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指导病人掌握呼气、吸气动作,便于配合起搏器导管的植入。术后采取平卧位将病人送回至病房,监测病人心率,叮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清淡饮食,预防感染,对于可以出院的病人,需要告知其注意事项,例如,保持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清洁,减少摩擦,以防止脱落。
B组病人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对全面掌握病人的性格、病情特点、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等,便于对病人有综合掌握,针对不同性格、病情、背景病人,护理人员在进行疾病、植入术知识宣教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接受能力快,对疾病有一定掌握的病人,护理人员会采取统一授课方式,集体进行讲解,加深病人对疾病认知,减轻病人恐惧,对于接受能力慢,对疾病无认知的病人,护理人员对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方式进行宣教,便于及时发现病人的困惑进行针对性讲解。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会调查病人出现不良心理的因素,统计整理,对于相同因素病人分组,统一宣教,例如担心预后效果的病人,护理人员会将该类病人统一至固定地点,邀请治疗成功病人进行案例分析,增强病人信心,减轻病人恐惧。
术后:体位护理对病人舒适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术后,在不影响疾病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会通过对病人体位进行调节,并不断询问病人舒适情况,采取最佳的体位,保证病人的舒适度。例如,为保证病人舒适,防止大幅度翻身导致起搏器脱落,应用由起搏器组手术医生与护士共同设计研究出来的肩带,对保护伤口,并预防起搏器的脱落,具体如下:将肩带绕过肩膀中间纱布垫着,绕过来后用魔术贴粘附,从而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期舒适度及依从性。
并发症预防:为减轻病人的疼痛,可以对病人病人疼痛部位进行轻柔的按摩予以缓解,疼痛难忍则需要适当应用药物止痛,因病人平卧不利于排尿,为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可以指导病人床上排尿方法,予以病人支持,借助屏风等为病人创造隐秘空间,促进排尿,对于失眠病人,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调整病房光线等,促进病人睡眠。
指标:VAS评分、NR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评估:(1)VAS评分:应用视觉模拟法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评估,0~10分为评分区间,以0分表示无痛,以10分表示剧烈疼痛,疼痛程度随分数增加而加重。(2)NRS评分:应用数字评分法对病人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估,用数字代表病人的舒适程度,评分范围0~10分,以10分表示极度不舒适,以0分表示十分舒适,评分越低,表示病人舒适性越好[2]。
SPSS24.0用于本次观察指标数据的处理,指标中的计数资料表示为(%),应用χ2检验,指标中的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t检验,以P<0.05 表示比较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VAS评分、NRS评分干预前A组、B组数据结果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无差异性(P>0.05),B组干预后VAS评分、NRS评分均低于A组,有统计差异(P<0.05),见表 1。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B组发生率3.57%低于A 组 16.07%,差异性明显(χ2=4.940,P<0.05),见表2。
表1 干预前后疼痛、舒适度评分对比(±s)
表1 干预前后疼痛、舒适度评分对比(±s)
组别例数(n)疼痛评分(分) 舒适度评分(分)A组B组5 6 5 6 t值P值干预前6.4±2.1 6.2±1.8 0.5 4 1 0.5 9 0干预后4.3±1.2 3.5±0.8 3.1 5 1 0.0 0 0干预前7.7±1.3 7.6±0.7 0.5 0 7 0.6 1 3干预后6.2±2.1 5.1±1.8 2.9 7 6 0.0 0 4
表2 并发症发生结果对比[n(%)]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可以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可逆心脏起搏障碍性疾病,起搏器的主要是借助电子装置通过发生一定频率的脉冲,并在导线传输下对心脏进行刺激,进而促进心脏的兴奋,引发心脏收缩,从而达到维持心脏泵血功能。自进入老龄化时代,心脏疾病病人数量越来越多,临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开展数量也大大增加,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病人对心脏起搏器认知不足,担心术后效果,增加了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基于此背景下,对开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开展高效的护理干预极为关键。
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具有个体性、创新性的护理模式,在个性化护理干预中,病人始终为护理干预的核心,以病人的性格、背景等为基础,结合临床实际采取针对性、合理性的干预对策,旨在减轻病人的痛苦,最大程度保证病人舒适,进而提升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临床疗效[3]。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B组病人干预后VAS评分、NRS评分均低于A组,说明与常规护理对比,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开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利于病人保持舒适的状态,对病人乐观心情的保持,病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此外,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说明个体化护理干预中,能针对病人的实际问题、临床表现,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以具体的问题为基础,制定相关的干预对策,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人临床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减轻了疼痛症状,提高了舒适度,并发症少,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