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伟
【摘 要】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结合补片法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0名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的对象,开展回顾性的分析工作,对照组在使用传统张力修补法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无张力修补法(即补片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是30.8分钟,平均的住院时间是4(包括术前检查天数)天,平均的住院费用是3900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是69分钟,平均的住院时间是8(包括术前检查天数)天,平均的住院费用是3700元,在研究组当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0.4%,复发的概率也是0.1%,对照组的两项数据分别是5.8%和8.2%。结论:下腹部手术结合补片法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突出,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下腹部手术;补片法;腹股沟疝;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229-01
根据相关的调查统计可以发现,我国腹股沟疝患者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60岁以上人群出现腹股沟疝的概率达到了0.59%,是在小于60岁人群当中,出现这种疾病的概率只有0.12%。对于腹股沟疝这种疾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主要选择补片修补治疗的方式,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接受与认可,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疾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和疾病的复发概率均明显比传统张力修补术低,但费用略高于传统手术,究其原因主要高在补片费用上,而药品费、护理费等治疗费用明显低于传统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选取了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不分斜疝和直疝)患者110名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的对象,开展回顾性的分析工作,按照他们的入院顺序,将它们平均划分为两个小组,每组都有55例患者的资料。在研究组的55名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50名(其中斜疝后传统手术后复查3人),女性患者有5名(斜疝后其中传统手术后复查1人),他们的年龄在19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5.7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到38个月之间,平均的病程是21.4个月。在对照组的55名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51名,女性患者有4名,他们的年龄在18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6.4岁,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到37个月之间,平均的病程是21.1个月。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可以作为临床对照性实验的相关资料。
1.2 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主要使用传统张力修补法进行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腹股沟中点上方2—3cm处腹股沟平行切口,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显露腹外斜肌腱,切开腹外斜肌腱后,分离腹外斜肌腱两页,上页分离至联合腱,下页分离至腹股沟韧带,显露精索,寻找疝囊、并切开,游离疝囊后在疝囊颈部开展高位的结扎,然后使用腹股沟周围韧带进行自体组织的牵拉强行重叠缝合(即将腹外斜肌腱上页牵拉缝合到腹股沟韧带深面,然后再将腹外斜肌腱下页牵拉缝合到联合腱),然后在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研究组的患者主要使用无张力修补法(即补片法)进行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当中,首先采用于传统手术一样的方式进行到疝囊颈部高位结扎后,然后再对患者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即补片法修补术)。即游离精索后,在精索后方将补片上缘缝合固定在联合肌腱浅面,下缘缝合固定在腹股沟韧带及耻骨梳韧带上,覆盖在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的之间的缺损区域,将精索归位后精索穿过补片尾部空隙,并将补片尾呈燕尾状固定在腹股沟深环的精索外上方的腹内斜肌腱上,再按解剖位置缝合腹外斜肌腱,然后在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如术中发现患者为股疝,只需在分离腹外斜肌腱下页至腹股沟韧带后继续分离到耻骨梳韧带及腔隙韧带,显露股管,将疝囊上提出股管后分离、高位结扎,并部分缝合股动脉外上方的股管,再在游離精索后在精索后方将补片下缘缝合固定在耻骨梳韧带及腔隙韧带上,其余操作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如果患者属于直疝,疝囊太小,那么不需要进行疝囊的游离操作,直接疝囊回纳后行间断横向缝合,防止已回纳的疝囊再次突出,再用相同方式进行手术修补。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的平均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复发概率作为观察的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是30.8分钟,平均的住院时间是4天,平均的住院费用是3900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是69分钟,平均的住院时间是8天,平均的住院费用是3700元。在研究组当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是0.4%,复发的概率也是0.1%,对照组的两项数据分别是5.8%和8.2%。
3 讨论
在患者腹股沟疝手术的治疗过程当中,使用腹股沟中点上方2—3cm处腹股沟平行切口的方式,对腹股沟疝的显露充分,可直接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可以避免精索及腹股沟神经的损伤,并可以直接处理、结扎出血点,整体的手术操作步骤也比较简单,能够非常方便和快捷的进行游离操作,且股疝误诊为腹股沟斜疝或合并股疝时方便处理,同时不用深入腹腔,减少了腹腔污染及损伤的可能。近些年来,在临床当中最受欢迎的是填充式补片修补术,即不过分要求疝囊颈部高位结扎,减少了疝囊内容物损伤的风险,而是采用疝囊颈部低位结扎后用网塞进行填充,将残余疝囊回纳入腹腔后将网塞四周固定于腹横机上,然后在将补片按上述手术方式缝合在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的之间的缺损区域。这类型的手术方式操作比较简单,如果患者属于直疝,且疝囊太小,那么不需要进行疝囊的游离操作,直接用网塞将疝囊回纳后将网塞四周缝合在腹横机上,防止已回纳的疝囊再次突出,再用相同方式进行手术修补。术后麻醉效果消失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且切口处不用加压压迫,术后患者腹股沟手术区疼痛轻微。
而传统张力修补术后患者卧床休息3天后才能下床活动,切口处常规加压压迫,术后患者腹股沟手术区疼痛明显,部分患者手术侧下肢由于疼痛致活动明显受限。
由于科技的发展,补片的柔软度、抗感染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能得到了不断提升,且放置位置相对比较深,因此患者在术中及手术后不会觉得有异物感存在。同时由于补片价格不断下降,抗生素药品费用几乎为“0”,患者总费用亦不断下降,减少了患者的输液次数及天数,临床当中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有着显著的优越性,故而也提倡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在本次对比性研究的过程当中,可以发现使用下腹部手术结合补片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平均的住院时间还是手术时间,都得到了明显的缩短,同时出现疾病复发的概率以及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值得在临床当中对这种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下腹部手术结合补片法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探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5).
[2] 黄建生,张学民.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法与无张力补片法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8).
[3] 黄杰.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法与无张力补片法疗效的临床探析[J].医学信息,2013(14).
[4] 张武传,王辉,吴德顺.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法与无张力补片法疗效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