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丽
摘 要 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教育部等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也相继开设了系列课程、开展了各项活动,但是从近几年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创新创业教学效果收效甚微,结合本校及周边几个学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意愿的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和思路。
关键词 创新创业 现状调查 意识意愿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84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ve national strateg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have issued a series of document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opened a series of courses and launched various activities. However, from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effect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eaching is very little. Combining with the innovative and innovative cre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and the surrounding schools, the effect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eaching is very littl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on the willingness of industry consciousness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idea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ebei Province.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conscious wil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0 前言
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个人的就业难题,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就业,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各个部门先后出台了若干文件,如2014 年末,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 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2015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希望高校教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2018 年 8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都表明了国家领导、政府部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国高校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当然,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也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创业者,然而这种教育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正如创业教育专家布罗克豪斯所说:教一个人成为创业者,就如同教一个人成为艺术家一样。我们不能使他成为另一个梵高,但是我們却可以教给他色彩、构图等成为艺术家必备的技能。学生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做什么都会匠心独运。
在这种背景下,各类各级高校都逐渐成立了专门管理创新创业的相关部门,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孵化基地,但是,通过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相关资料显示,虽然高职高专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均有所增长,但是绝大多数创业者创业领域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不高,多数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准入门槛也相对较低的电子商务领域。或者基本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带动性、辐射性不强的洗衣店、电影院、服装店、奶茶店、小吃店等。并且,由于种种个人、家庭或者周边环境等因素,三年后还能存活的比例非常低,不足1%。
国家各级部门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似乎也如火如荼,但学生走上创业道路的不多,创新意识激发也不是很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的反差呢?带着这种疑问,课题组成员就周边的几个高校展开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双创”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进行实证分析,挖掘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因素,研究政策预期与实际效果的差别及其原因,从而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课程设置提供借鉴,为政府的创新创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从而使得政府政策和学校教育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改变目前政策制定、学校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两张皮的局面,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加快我省进入创新型社会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强省目标的实现。
1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课题组先后对燕山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等学校进行走访调查,或者通过浏览各校官方网站、或者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或者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1)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多隶属于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由招生就业处老师和各学院的招生就业辅导员来担任。课程也集中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
(2)规定了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与毕业挂钩。
(3)舉行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每年都遴选部分项目给予支持。
(4)普遍重视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并对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依据获奖级别给予相应奖励。
2 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不明确,所设课程针对性不强,专业性差,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而且任课教师本身基本都没有创业经历,教师的专业性差,所以这些课程基本停留在完成任务阶段,因此,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
(2)虽然规定了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但是对于这些学分的要求却不高,而且针对性也不强,比如四六级考试过关都可以转化为创新创业学分,这种应付也不利于学生的重视。
(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就目前看来,虽然确实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有一定的锻炼,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但就总体来看,学生的参与度还不是太广,就拿笔者所在学校来说,每年被推荐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数量也就在20项左右,而学校资助的校级项目,又因为资金有限,资助额度在1000-3000元之间,每年立项项目150项左右,这相对于4万在校生规模来说,比例实在太低了,另一方面,由于项目研究期限基本上设定为一年,由于时间短,有相当一部分项目也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4)学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重视不够。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各高校热衷于组织学生“听讲座、听报告”,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但却很少能使大学生的激情得以调动起来,高校的教育中未能将实践创新和技能创新贯穿于学生学习的主线之中,导致学生只适合传统的教学、被动接受的模式,缺少实践创新的机会,使其自由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 改进措施建议
(1)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概念,搞清楚创新创业内涵。创新更多是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而思维与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多年的锻炼,从而成为一种习惯。因为教育资源有限,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多年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使学生养成了上课听讲、记笔记,考试时背笔记的被动式接受习惯,大学阶段开设一门或者几门创新创业课程,而且还多是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是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目的的。因此,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效果,是需要狠下一番功夫,切实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真正贯彻素质教育。
另一方面,创业内涵也需要进一步厘清。创业不能仅仅狭隘地将其理解为创办企业。对于广大的文科学生来说,对创新创业不太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企业,而我是学文科的,创业与我犹如天方夜谭。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创业不仅包括创办企业,它还有更为广泛的内涵,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较大的成绩,拓宽了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可以叫做创业。
创新与创业二者密不可分,创业离不开创新,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意识不仅可以拓宽思路,便于创业开展,同时,创新还是创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石,包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由此,创新创业课程就必须形成体系,它不仅包括基础入门型的普及型课程,进阶型的提高课程,同时还要注重专业性和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提高型课程一定要做到小班授课,授课教师的选择也要多样性,实践性课程占到足够的比例。并且,学校还要搭建多种平台,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在课程设置上,还需要打破专业壁垒,各个学科专业通力合作,针对学生的需求制定严密可行的课程方案。
(2)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意愿调查。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意愿调查,切实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意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了解买主的意愿、需求,再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对创业意愿的调查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创业意向,同时还可以细致掌握他们关于创业的知识需求,以便于加强后续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的针对性。切实了解大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对个人未来发展的思考、对创业者素质以及自身欠缺的认识、对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期待、自主创业的顾虑等问题,从而较为全面的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意愿,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平台搭建等提供借鉴,对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也至关重要。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业意愿的激发、创业素质的提高,需要高校进行到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更需要各级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等。因此,寻求学生需求和政府、学校供给无缝对接至关重要。高校不仅要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专业和理论性上的帮助,同时还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沟通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平台。同时,各级政府部门更需要在政策扶植、资金援助等方面提供帮助,从而是全社会形成重视创新,尊重创业的合力和氛围,使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1.6.
[2] 孔伟英,朱盼.“95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调查与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