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条件下O2O混合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建构及策略

2019-06-03 02:59刘颖
科教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

刘颖

摘 要 基于MOOC平台的教学环境是一个技术支持下的虚拟社会化空间,具有目标群体多元化、环境要素多元化等特殊性。教师作为虚拟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其角色建构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对学习的投入度,并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绩效。本文基于笔者MOOC平台下的混合教学经验,探讨了虚拟教学环境中教师角色建构的特殊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MOOC 混合教学模式 角色建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33

Abstract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MOOC platform is a virtual socialization space supported by technology,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cation of target groups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Teachers as implementer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n virtual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ir role construction will 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urriculum and their investment in learning, and ultimately affect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author's mixed teaching experience under MOOC platfo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rticularity of teacher role construction in virtual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 MOOC; mixed teaching model; role construction

0 引言

自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出现并引发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以来,MOOC似乎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既是挑战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先行者”,也是促进当前高等教育与信息化结合的“改革者”。[1]从本质上说, MOOC的核心是教育而非技术,它关注的是“全球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以及如何实现教学互动关系的重构以推动教育良性发展的问题” 。[2]

在当前国内高校MOOC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将线上(on-line)学习及线下(off-line)学习充分结合的O2O(On-line to Off-line)混合教学(Blended Learning)模式已经成为众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作为一种能兼顾现代与传统教学之优势,既实现学习者学习需求的个性化设置又能保证学习者不会处于监管缺失状态的创新型教学模式,O2O混合教学模式有望成为改善当前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绩效的可行之道。本文基于笔者所在高校的MOOC自建平台以及O2O混合教学实践,探讨虚拟环境下教师角色建构对于MOOC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1 虚拟环境中教师角色建构的特殊性

基于MOOC平台的教学环境是一个技术支持下的虚拟社会化空间,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交流和互动,因此,学生对虚拟环境中教师角色的不良印象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此课程的满意度,并投射为参与感差,投入度低的学习行为,最终造成学习绩效低,学习持续性差的恶果。虚拟网络教学同传统课堂教学一样也包括三种基本的教学交互类型: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者与教学内容间的互动。[3]在交互过程中教育者需基于对他人和环境的了解以及对个人形象的期待进行合理预判,并通过持续调整个人语言和行为,促成自我预判形象的实现。这实际是一种人际交互策略,被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称为“印象管理”, 它包含了社会化个体怎样通过预设、环境、道具、剧本来创造、维护、提升他们自己的社会形象。[4]因此,教师作为虚拟教学环境中的印象管理主体,需要积极适应环境变化,主动进行个人行为表现的调整,以促成学习者形成教育者的期待形象,实现有利于教学的角色建构。

影响角色建构的因素主要有5种:(1)管理主体的自我概念;(2)管理主体所期望的角色;(3)管理主体自身角色限制;(4)他人对管理主体已有的看法;(5)管理主体当前或潜在的社会形象。[5]因此,对于虚拟教学环境中的教师而言,其角色建构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目标群体多元化。虚拟环境的教师在进行自我角色建构时会发现他的学生群体身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是由虚拟环境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虚拟环境教学中,教师有时面对的是整个虚拟空间的学生群体,这就要求教师所塑造角色应是专业的,权威的,领袖型的以让学生对课程充满信心,愿意积极地投入课程学习;有时教师所面对的目标群体又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这时教师所建立的形象应是耐心的,博学的,咨询师型的以既保证学生的主体化学习地位,又能指导和辅助学生完成课程任务;MOOC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虚拟环境的教师更多需要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特征和学习目标的学生个体,这需要教师的角色建构必须是靈活的,多变的,有针对性的以适应不同学习个体的需求。

第二,环境要素多元化。影响虚拟环境教师角色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包括人格因素、情境因素、个体统计学因素等,其中人格因素涉及到自尊、自控、归因等要素;情境因素包括情境的公开性、个体对表现结果重要性的知觉、任务的本质和结果反馈等。[5]因此,教师作为角色建构的主体,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需要清晰认识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针对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策略。同时,由于虚拟教学环境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是实时变化的,这对教师的角色建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教师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进行策略的动态调整。

此外,虚拟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建构还与建构主体的个人素质息息相关。戈夫曼认为,要建构理想的教师角色,建构主体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素质:忠实、素养和缜密。在虚拟环境教学中,“忠实”意味着教师应充分认识并履行自己角色的责任与义务,根据在线学习的需要设计学习目标和任务,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素养”要求教师在虚拟环境教学中“扮演”好教师这一专业角色,适当隐藏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感情和态度,在与学生互动中展现出个人的专业精神;“缜密”要求教师关注虚拟空间教学中的细节,不能因为处于与学生相对分离的状态而放松对细节的要求,教师在某些细小环节的疏漏,如提供材料中出现错字,在线互动中模糊的指令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并影响到整个课程的学习绩效。

2 虚拟环境中教师角色建构策略

针对虚拟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建构所具有的目标群体多元化、环境要素多元化等特殊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习绩效的责任人必须采取专业化、技术化的策略以达到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学习绩效的目标。

首先,教师即时性(Teacher Presence)是教师角色建构策略的核心。它具体表现为:(1)对网络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系统规划——主动分析学生需求,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挑选适宜的教学内容,设计有吸引力的教學形式;(2)主动激发在线学习中的社会性互动——鼓励、肯定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学习贡献,辅助学生形成良性的生生互动,充分与学生交流,积极建立深层的师生互动;(3)给予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估及反馈——通过技术手段,收集并形成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库,设计合理的在线练习和测试,帮助学生达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同时根据数据反馈及时反思教学行为,做出相应调整,最终形成客观公正的学生线上学习综合评价,以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动能。

其次,教师虚拟环境下的社交技能是教师角色建构的主要手段。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社会个体一般倾向于以个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个人对其他事物或个体喜好的判断依据,并将会长期维持这一喜好评价结果。[6]在虚拟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个人信息展示往往是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师应在在线课程的个人主页上进行合宜的个人专业及学识展示,这是教师个体实现印象有效建构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学生对教师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此外,教师在虚拟环境的印象建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网络环境的社交礼节以及在互动过程中非语言手段的使用。在面部表情,语气,肢体等非语言手段缺失的在线教学中,教师往往需使用纯文字及表情符来传播信息,表明立场和态度。表情符号同时也是创建良性学习氛围,跟学生建立友好关系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保持对网络用语的熟悉度,正确选择合适的网络语言以避免出现传情达意的偏差。另外,在线学习中的互动频率、发言的时机、对学生提问反馈的次数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并最终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3 结语

MOOC平台下的虚拟教学环境以其固有的特殊性对适应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既关注自己课堂上的表现,还要能掌控自己在虚拟教学环境中的角色和形象,这不仅是为了赢得学生的好感,更是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并最终优化虚拟环境教学的质量、改善学生学习绩效。本文基于笔者在MOOC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经验,探讨了虚拟环境下教师角色建构的特殊性以及教师可采取的相应策略,期望为大数据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建构策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Kassabian, D. W. The Value of MOOCs to Early Adopter University [EB/OL].http://www.educause.edu/ero/article/value-moocs-early-adopter-university/,2014-11-20.

[2] 郑燕林,马诗婧,刘爽.SMCR模式视角下MOOC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36-41.

[3] Moore, M. G.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89.3(2):1-6

[4] 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Doubleday Anchor,1959.

[5] 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6(2):309-314.

[6]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