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辉
(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1)
踝关节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是由于受到外力导致,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干预,很容易留下后遗症,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以及对腿部关节正常功能产生消极影响,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便是下胫腓联合分离[1-3]。一旦发生,会降低踝关节稳定性,增加治疗难度[4]。目前,主要是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不同的方式其疗效不同。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收治的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开展研究,分析手术治疗效果如下。
选择于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甲组(40例)与乙组(40例)。甲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23例、17例,最大51岁,最小24岁,平均31.43岁;乙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24例、16例,最大52岁,最小23岁,平均31.45岁。均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组间资料对比(P>0.05)。
甲组接受短肌腱移位手术治疗,主要内容包括:行连续性外膜麻醉,结合疾病类型行相应切口,并对伸肌支持行切开处理,向外拉伸肌腱组织,充分显露踝前动脉,有利于寻找到腓动脉等,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系数;行长形骨膜手术于腓骨内侧远端位置,下翻骨膜瓣,确保能够同胫腓韧带完全重合,并缝合以及对损伤部分进行修复,最后行止血以及缝合。
乙组接受骨膜移位手术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对腓骨短肌腱接近位置组织(同外侧板肌腱接近)行截断手术,确保与踝关节平面之间的距离在0.5cm左右,在腓骨前缘以及腓骨后缘位置打穿骨髓,借助丝线行破碎组织修复干预,在对踝关节前侧关节囊以及软组织等予以整合修复时需要选择缝合方式,最后行下胫韧带重构操作。
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对比分析。
治疗效果:踝关节多项功能恢复正常,损伤也得到痊愈,能够进行正常生活,经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踝穴形态恢复正常,为显效;踝关节多项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损伤有所改善,日常生活基本没有障碍,经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踝穴形态有所改善,为有效;踝关节功能以及损伤等情况均未得到改善,为无效。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χ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较甲组80.00%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比较[n(%)]
组间对比患者恢复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情况,结果显示乙组显著优于甲组(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手术相关情况比较(±s)
表2 手术相关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恢复时间(d)手术时间(min)乙组 40 61.42±2.36 61.24±7.43甲组 40 91.32±2.42 81.32±5.82 t 55.944 16.456 P 0.001 0.001
在临床骨科中,踝关节损伤较为常见,多是下肢关节受到损伤,且会对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5]。下胫腓联合踝关节损伤属于其并发症,一旦发生会增加治疗难度。就目前而言,多是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但是关于哪种术式能够确保踝关节稳定性以及提升治疗效果在医学界仍然属于研究重点[6]。
对于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时,需要先对断裂韧带进行修复,接着固定等。短肌腱移位手术方式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因为韧带形状以及肌腱形状具有相似性特征,可有效诱导出现韧带化,除此之外,肌腱不仅具有较高的韧性以及弹性,还具有理想的抗拉功能,因此下胫腓联合能够进行小量活动,即便足背伸时,踝穴也能够根据骨关节面的具体情况而发生改变,经过治疗后,关节能够同生理状态更为接近[7-8]。但是,此手术方式也存在一定不足,操作具有复杂性,且手术时间较长,治疗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因此,在推广与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提示对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行骨膜移位手术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同短肌腱移位手术方式对比,骨膜移位手术方式所行切口较小,可有效修复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损伤等,完成之后需要重建修复下胫韧带部分组织,因此,不仅可对损伤部位进行治疗,还能够增强稳定性,所以,治疗后踝关节多项功能能够得到理想恢复,加上所行切口较小,手术时间也较短,有利于患者术后较为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9-10]。
综上所述,对于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对其行骨膜移位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以及恢复时间,并提升整体疗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