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人隐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护理及其意义

2019-06-03 12:05路秀芳
智慧健康 2019年13期
关键词:隐性心电图动态

路秀芳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0 引言

隐性心肌缺血也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此类患者虽然有客观的心肌缺血证据诸如心肌血流灌注、冠状动脉病变、左室功能以及心电活动异常等相关表现,在老年人群体中相对更为常见[1]。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不断深入导致隐性心肌缺血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老年人自身合并其他慢性基础疾病,同时身体敏感程度下降不能感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隐性心肌缺血常由于自身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加上其他因素的掩盖,临床发生误诊、漏诊概率偏高[2-3]。为更深入地了解老年人隐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和临床价值,对近年此类患者资料整理后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内科2016~2018年收治隐性心肌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共有200例。患者中男性142例,女性58例;年龄在63~89岁,平均为(76.4 2.1)岁。

1.2 监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规格选择为CM1、CM3以及CM5导联方式,告知并指导患者如何对日常生活情况以及自觉症状认真记录,内容包括如下:心理状态变化、生活作息内容、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应用特殊类型药物的时间。对于存在心肌缺血情况的患者对其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进行记录,特别是在ST段出现缺血性变化过程中的频率以及幅度,同时还有发生具体时间,在发病过程中心率状态。

本次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所用仪器产自杭州百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CT-086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对患者24h的心电情况进行记录。

1.3 诊断标准

对隐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如下:①ST段呈现水平状态或者斜型下降且幅度超过0.1mV,或者原来ST段已经存在压低变化的患者再次压低,幅度在0.1mV或者以上,时间保持超过30s,ST段下移程度能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标准;②发作时间持续超过1min;③连续两次发作的时间间隔在1min以上[4]。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连续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期间隐性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在5~36阵次,阵次时间持续最长的有22min,ST段发生缺血变化的累积时间最长超过了1h。具体见表1。

表1 老年人隐性心肌缺血各时间段、活动状态下发作频率(%)

3 讨论

3.1 护理措施

隐形心肌缺血在临床并不少见,由于患者并不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常被患者、医生所忽略,但随着病情恶化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其出现的原因可能和以下因素存在联系:①出现缺血状态时并未达到老年人痛阈[5]。②老年人对于疼痛的阈值相对偏高导致疼痛感觉功能存在异常,心绞痛预警系统存在障碍。③传导疼痛的相关通道存在异常。特别是冠心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其冠状动脉硬化的恶化程度也对应严重,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各种因素影响下使得其痛阈异常升高,对心肌缺血的疼痛刺激不敏感,在为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时候应该警惕随时可能发生的隐性心肌缺血,加强夜间巡视,根据心电图的检测报告做好对应的处理措施,在床旁放置关于心肌缺血的抢救药品[6]。④排除冠心病,还有其他的临床因素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非特异性ST-T变化,此时无需将其归类为SMI。在为患者分析动态心电图ST段变化的时候要尽量排除可能存在的各种干扰因素,准确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对医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定时进行培训和考核[7]。⑤重视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存在隐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由于对自身病情不够了解,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在交流过程中应该掌握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实际需求,制定有效且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措施。部分患者需要反复住院,期间对战胜疾病的信念逐渐消退,导致依从性不断下降,此时应该为患者进行系统的疾病、治疗手段、预后质量健康宣教[8-10]。

3.2 小结

综上所述,对老年人隐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其病情状态以及发展程度,让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具针对性,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模式来保障患者受监测期间的舒适程度和依从性,保障监测质量,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隐性心电图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思考心电图之174》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