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发宗,吕秀玲,宋晶晶,吴徐璐,翁巧优,陈敏江,纪建松
(丽水市中心医院 介入诊疗中心,浙江 丽水 32300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且进展迅速等特点,导致70%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1],这也使得肝癌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期不足20%[2]。针对这部分患者,临床上以姑息治疗为主,其中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代表的介入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中晚期肝癌的一线疗 法[3-6],最新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也推荐巴塞罗那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B期肝癌患者进行TACE治疗[7]。然而,近期有报道显示单纯的TACE治疗无法完全抑制肿瘤进展[8],需联合其他疗法进行综合干预提升TACE疗效。阿帕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能够通过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受体-2的ATP结合位点,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已有多个研究证实其能够对肝癌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9-10],但其联合TACE抗肝癌的临床研究仍不够充分。本研究着重阐明阿帕替尼联合TACE在手术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明确其对于TACE抗肝癌疗效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肝癌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HCC,符合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HCC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的相关诊断标准[11];②符合BCLC B期HCC的分期标准,单个结节>5 cm或具有3个以上的结节性肿块,PS评分为0分;③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B;④行TACE治疗的入组患者均符合HCC TACE治疗技术的适应证;⑤无外科手术指征或患者拒绝外科治疗者;⑥入组前未接受针对肝癌的任何治疗,如放疗、化疗、外科切除和介入治疗等;⑦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者。排除标准:①BCLC A、C、D期的肝细胞癌患者;②具有行TACE治疗禁忌证的患者;③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者;④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⑤造影发现严重的肝动脉-门静脉瘘或肝动脉-肝静脉瘘者;⑥药物或造影剂过敏者;⑦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本研究共纳入59 例肝癌患者,根据是否服用阿帕替尼分为联合组和TACE组,其中联合组28例,TACE组31例。TACE组,男23例,女8例,年龄(58.0± 7.1)岁,肿瘤大小为(7.4±2.5)cm;联合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57.2±7.0)岁,肿瘤大小为(7.7±2.4)cm。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2组患者均行TACE治疗,具体过程如下:患者局麻,利用Seldinger技术于患者右或者是左股动脉处进行穿刺,然后再将RH(5F)导管规范化地置入患者肝动脉中,并对其施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于左、右肝动脉处,首先灌注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然后再灌注超液化碘化油、吡柔比星混悬液,化疗药物及超乳化碘油剂量由肿瘤病灶数目、大小及肿瘤血供情况而定。
联合组患者在接受TACE治疗的基础上,于TACE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3)500 mg/d,服药期间出现药物相关性III或IV级不良反应时,剂量减少至250 mg/d或停药观察;待不良反应缓解或消失时继续恢复服药治疗;停药时间不能超过1个月。
1.2.2 疗效评价:利用改良的实体肿瘤反应评估标准(mRECIST标准)评估2组患者的疗效,在干预治疗3个月后进行肝脏磁共振增强扫描随访。疗效评估标准如下:①完全缓解:所有靶病灶中的肿瘤内动脉增强消失;②部分缓解:靶病灶的大小或增强病变的所有直径之和至少减少30%;③疾病稳定:靶病灶的最小直径既没有达到部分缓解,增大程度也未达到疾病进展的直径要求;④疾病进展:肿瘤大小(靶病灶的所有增强病灶的直径之和)增加至少20%,或出现新病灶。
1.2.3 ELISA检测:收集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表达水平,VEGF试剂盒和caspase-8试剂盒均购自美国R&D公司,具体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比较2种疗法对肿瘤血管再生能力以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组患者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术前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乙肝病史以及有无转移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见表1。
2.2 肿瘤反应比较 2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基于影像学随访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对肿瘤反应进行评估,发现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1.43%,TACE组的总有效率为45.16%,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41),见表2。
2.3 VEGF和caspase-8的变化情况 联合组治疗后VEGF水平相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TACE组(P<0.01),而TACE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阿帕替尼联合TACE抑制肿瘤血管再生能力明显更优。同时,联合组治疗后caspase-8水平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TACE组(P<0.01),而TACE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帕替尼能够增强TACE的肿瘤杀伤作用。见图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TACE作为临床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可通过对肿瘤供血血管进行封闭的方式,让内皮细胞出现缺氧/缺血的情况,然后再经局部注射的方式对患者施以化疗药物治疗,可对肿瘤的生长产生有效抑制。近期报道显示该疗法并不能对肿瘤细胞进行彻底灭杀,且患者在术后依旧存在残留病灶,进而导致其疾病复发率增高,并影响患者预后,降低生活质量[12]。因此,临床上往往采用综合治疗进行干预,将放化疗、射频消融以及分子靶向药等不同的姑息疗法与TACE进行组合干预,从而提高TACE疗效,其中分子靶向药由于其精准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索拉非尼更是成为肝癌BCLC C期患者的一线疗法。阿帕替尼作为临床最新应用的广谱抗肿瘤靶向药物,能够显著抑制肿瘤血管再生作用[13],而血管新生是恶性肿瘤发生与进展过程的关键步骤,其与TACE理论上能够产生协同抗肝癌作用,但两者之间的组合在肝癌中的应用研究仍不够充分,笔者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表2 2组患者根据mRECIST标准的肿瘤反应分布情况
图1 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后VEGF和caspase-8的变化情况
阿帕替尼为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其广谱抗肿瘤作用非常强,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细胞代谢周期的方式,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进行有效抑制,并通过RET/Src等信号通路产生多种细胞毒性,已有研究表明其能够对胃癌、甲状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产生抑制作用[14-15]。阿帕替尼对肝癌同样能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已有学者报道发现其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16]。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阿帕替尼联合TACE能够显著提高肝癌的控制率,根据mRECIST标准对肿瘤反应进行评估发现联合组干预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1.43%,TACE组的总有效率为45.16%,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表明阿帕替尼能够显著提升TACE疗效,这与近期的研究报道结果一致[17]。
VEGF作为阿帕替尼的重要作用靶点,caspase-8作为细胞凋亡的检测指标,两者可以反映阿帕替尼的治疗效果,笔者进一步对治疗前后的血管再生因子VEGF和凋亡因子caspase-8进行监测,发现联合组的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caspase-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进一步提示阿帕替尼能够显著抑制肿瘤血管再生能力,并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提示阿帕替尼与TACE联合治疗肝癌,疗效确切,且利于患者VEGF与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的改善。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患者的随访时间较短,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对患者进行随访,考察该联合疗法的长期疗效;其次,入组的病例范围较局限,仅入组BCLC B期患者,在后续研究中需扩大患者的入组范围;另外,入组的研究人数仍较少,需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于常规TACE治疗的基础之上,利用阿帕替尼对肝癌病患进行佐治,能够有效提高其病情控制效果,降低VEGF表达水平,并有助于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